不是疑冢!工人施工擴建意外發現包拯墓,專家:墓中場景難以接受

據《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北宋廬州合肥人,字希仁。天聖五年28歲時考中進士……他先在一些縣、府任地方官,所到之處,都取消了一些苛捐雜稅,清理了一些冤案錯案。

包拯為官為民,得百姓愛戴

包拯以其政績以及品行而為人愛戴,因而當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於衢路”。

不是疑冢!工人施工擴建意外發現包拯墓,專家:墓中場景難以接受

在臨終前,包拯曾著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其大致的意思也就是說,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汙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放回老家。

在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祖墳上。不順從我的志願的,那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

如今藏於開封博物館的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其上刻有183位開封知府的姓名以及上任年月,而其中包拯的名字卻已被磨去。

據說,這是因為人們在觀賞碑記時,由於過於敬仰包拯,或者是遭遇冤枉無處可申,因此老百姓經常用手撫摸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竟將其碑字磨去。

包拯墓穴所在成謎,曾發現多個疑冢

作為我國曆史上的著名人物、傑出的清官代表。長期以來,人們對於包拯的傳奇一生就充滿著好奇,尤其是他的墓究竟在哪裡,更是眾說紛紜。

省博老專家吳興漢說,主要有兩說,一說是在河南鞏縣,一說是在合肥大興集。“和曹操墓的爭論不休類似,當年,包拯家族墓沒有發掘前,包公墓到底在哪裡,河南和安徽也經常爭得面紅耳赤。”

不是疑冢!工人施工擴建意外發現包拯墓,專家:墓中場景難以接受

吳老還說:“盜墓從漢代開始就非常盛行,當年為防止墓葬遭遇盜掘,包公家族墓葬區中還藏著包公的疑冢。 ”

在包公墓葬的發掘過程中,他們發掘的第一個墓葬,就是包公以及其夫人董氏的合葬墓。

在墓葬內,除了兩塊墓誌銘之外,就是一堆雜亂的屍骨。一般情況下,墓誌銘都是放在墓葬裡面的,而這兩塊墓誌銘為何放一起,而且遺骨凌亂呢?

因此,最後專家得出了此墓是包公和其夫人遷葬墓的結論。也就是說,當時的包公並不是埋葬於此。

發現包拯真正墓葬,結束了“包公之爭”

為弄清包公墓葬的位置,考古人員便繼續的進行發掘,最後發現了一個“超級”墓葬。“當時,雖然他們推測該墓葬就是包公的原址墓,但因為沒有其他的證據佐證,因此都不敢斷然確定。

後來在墓葬裡發現了一個十二時神用,才確定了吳老的判斷。

宋代的官員陪葬都有嚴格規定,只有二品以上官員,才能陪葬十二時神傭,而這正好與包公的身份相吻合。

2010年的10月20日上午,省博物館文保中心文物專家開始著手於修復包拯家族墓出土的多塊墓誌銘,這是省博第一次對其進行修復。

不是疑冢!工人施工擴建意外發現包拯墓,專家:墓中場景難以接受

曾參與發掘包公墓的吳老也來到現場,老人感慨萬千,老人說正是當年包公墓葬的發掘,才終結了河南與安徽多年的“包公之爭”。

墓中出土古物,卻有一幕場景讓人難以接受

在經過了四個月的緊張發掘之後,一共發掘包拯家族墓12座,4座磚室墓以及8座土坑墓。其中出土墓誌、瓷器、銀器、銅器以及陶器共計50餘件。

並且,還包括了六座墓葬的墓誌。

尤其是包公墓誌上,其上洋洋灑灑刻了3000多字,不僅記錄了包公的生平事蹟,而且其死亡時間以及死亡後由河南運回合肥的經過,也都有著詳盡的敘述。

除此之外,專家還發現了讓人難以接受的場景:包拯墓曾遭瘋狂的盜掘。

根據史料記載,當年金兵在侵入了廬州時,曾對一些墓葬區進行了瘋狂盜掘,尤其是對他們痛恨的宋代一些高官墓葬則更是變本加厲。

從該墓葬的破壞情況看,應該就是金兵所為。

不是疑冢!工人施工擴建意外發現包拯墓,專家:墓中場景難以接受

小結

千百年來,人們傳頌包拯,歌頌包拯,說明“人心是桿秤”。誰對老百姓好,為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辦事,就能夠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就能夠千古流芳。

然而,如今包拯墓卻遭到了嚴重破壞,真是讓人感到痛心。

參考資料:《宋史·包拯傳》、《開封府題名記》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