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劉備是三國中比較討喜的人物,相較於曹操的奸詐、孫權的冷酷無情,劉備算是一位頗具人情味的君主。他雖出身沒落皇族,但是憑藉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不僅招攬了關羽、張飛、趙雲等名將為其衝鋒陷陣。就連荊襄隱士臥龍鳳雛,都甘心放棄閒雲野鶴的生活,出山輔佐劉備。然而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劉備也有遺憾,曾經有四位著名的猛將和劉備失之交臂,甚是可惜。

第一位:張遼

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但是剛開始張遼並非是曹操的手下,他的經歷頗為曲折,先後經歷了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等四位君主,當然並非是他數次賣主,而是先前的幾位主公命太短,沒活幾年就掛了。張遼和關羽的私人關係不錯,在徐州的時候便已相識。後來關羽被曹軍圍困的時候,還是張遼主動出面去緩和兩軍緊張情緒。

劉備和張遼接觸時間較短,當時張遼對呂布頗為忠心。呂布白門樓被擒後,呂布卑躬屈膝的向曹操投降,但是在劉備的慫恿挑撥下,果斷被曹操殺了,其後張遼被押解進來,他反倒是大罵曹賊。曹操大怒欲殺之,當時劉備挽著曹操的胳臂,關羽更是跪在地上懇請曹操,願以性命為張遼擔保,曹操借坡下驢,以開玩笑的口氣巧妙的化解了怒氣,放棄了殺掉張遼的念頭。可以說劉備對張遼是有救命之恩的,但是兩者在日後的關係上沒有更進一步。不過張遼後期也很少和蜀漢正面對戰,或許曹操也怕張遼會被劉備收為己用吧。張遼的主要戰場在東吳方面,其中逍遙津之戰更是差點活捉孫權,讓張遼名震江東。

第二位:太史慈

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東吳沒有武將排行榜,如果有的話,太史慈甘居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太史慈是一個孝子,當時為報母恩而投奔北海郡孔融,當時孔融被圍太史慈冒死突圍去搬救兵,當時劉備為平原相得知孔融被圍,便率三千兵敗救之。當時劉備和太史慈聯合絞殺了管亥賊軍,解了北海之圍。當時劉備手下有關、張、趙等人,也並未對太史慈感興趣,所以兩人的關係僅止於此。後臺太史慈投奔了江東的孫策,成為了東吳首屈一指的名將,不知道劉備會不會後悔沒有爭取到如此人才。

第三位:張任

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張任是劉璋麾下的大將,當時劉備率軍攻打益州,一路上幾乎都是順風順水,但是攻到雒城一帶的時候遭遇到了頑強抵抗,連著名的謀士龐統也命喪於此。當時駐守雒城的將領正是張任,劉備惜才不忍心傷到張任,寧願損失兵卒也要保證安全的拿下了雒城。當時張任被抓後,言明瞭自己的氣節,表示自己一生不會侍二主,見張任態度如此的堅決,劉備最終下令將張任殺掉。

第四位:龐德

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錯失龐德可謂是最為可惜的一件事,龐德本是西涼馬騰部下的一員猛將,馬騰被曹操囚禁後,龐德跟隨馬超一同投靠漢中張魯。當時馬超受人威脅,獨自投奔劉備而去,龐德因身體不適,未能和他一同前往。後來馬超歸附了劉備,張魯投降,龐德也順勢到了曹操的麾下,至此二人分屬兩個對立的陣營,真可謂是造化弄人。

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龐德雖然勇猛過人,但是他在曹軍中的地位並不高,大抵是因為曹操生性多疑,怕龐德會吃裡扒外聯合馬超對付自己,縱使知道龐德才能出眾,也不敢對其委以重任。後來關羽挑起樊城之戰,龐德和于禁皆被關羽所俘虜。被抓後於禁當場反戈表示願意投降蜀漢,而龐德特別的忠誠,寧死不降最終被殺。

三國中與劉備失之交臂的四大名將,若得他們相助,必滅曹操、孫權!

大家都知道劉備拿下益州後稱王稱帝,但是蜀漢後期人才凋敝,關羽、張飛、馬超等名將皆早早殞命,甚至一度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若是劉備當初能把握時機,收歸上述四位名將來輔佐蜀漢,相信也不會有關羽敗走、諸葛殞命的悲劇,或許一統三國也猶未可知。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