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答案令人心碎

以下文章來源於歐洲價值 ,作者葉克飛

歐洲價值

歐洲沒落了嗎?沒有。為現代文明奠基的它,經過二戰後的痛定思痛,冷戰後的融合,已成為價值觀最為多元、人道主義最為豐沛的地區,這也正是歐洲價值所在。

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答案令人心碎

納粹德國時期,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很多人想象不到,答案是少女。

納粹上臺後,希特勒在德國推行一體化政策,對各類社團組織進行納粹化改造。其中,青少年組織是希特勒青年團和希特勒少年團,而在青年團和少年團之下,又有相應的分支組織,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德意志少女聯盟。《希特勒青年團法》規定所有符合條件的青少年都要加入相應團體。

1939年初,德意志少女聯盟已有成員34萬人。到了1944年,德意志少女聯盟成員人數達450萬人,成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青少年女性組織。

這個組織對希特勒的擁護程度和狂熱指數,堪稱前無來者。作為希特勒的忠實擁躉,她們失去了天真爛漫的一面,充滿暴戾之氣。

希特勒一直重視女性的社會作用,他曾在演講中讓德國女性振奮,他說:“婦女所擁有的平等權利在於,她們在其自然所定的生活領域內收穫了她們理應獲得的高度尊重……德國婦女有自己的戰場:帶著她們為國家所生的每一個孩子,為民族的鬥爭事業奮鬥。”

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答案令人心碎

也正是遵從希特勒的思想,德意志少女聯盟領導者尤塔·呂迪格於1939年寫道:

“男孩們將成為政治戰士,而女孩們則將成為堅強勇敢的婦女,成為戰士的戰友,並在日後在家庭中以婦女和母親的角色中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同時培養頑強且驕傲的年輕一代人。為此,我們必須培養有具備政治意識的少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培養一批日後坐在議會中討論政見的婦女,而是一批懂得德意志民族生活必要原則並按其行事的女孩和婦女!”

最後一句顯然揭示了真相:納粹德國並不需要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女性,只需要服從命令的女性。希特勒所強調的“平等權利”倒也不能說不存在,因為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是他的炮灰,無非戰場不同。

對於納粹而言,德國女性的價值在於生育,嚴格來說是“種族優生意識”,其次是家政能力,能夠成為男性的堅實後盾。德意志少女聯盟所要做的,就是給那些少女灌輸這類意識,使之成為價值觀的一部分。

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讓少女們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恰恰是納粹的強項。納粹德國也被稱作制服之國,各種精心設計的制服營造了整齊劃一的效果,也讓人沉溺在所謂的“集體意識”裡無法自拔,服從於狂熱甚至暴戾。

德意志少女聯盟也不例外,白襯衫、褐色短外套、深藍色裙子和黑色領巾的組合,兼具嚴肅與朝氣。唯一可以個性化的環節是齊膝襪,少女們可以根據心情自由搭配。這個小小的“放鬆”,也給愛美之心留下一絲縫隙,有助於認同感的增強。

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答案令人心碎

這身制服並非所有少女都可穿上,因為根據納粹1939年的規定,加入者必須提供雅利安血統證明。而早在1935年,根據《紐倫堡法》,猶太男孩和女孩便已被排除出這類團體。

與其他納粹團體一樣,德意志少女聯盟的主要維繫方式除了強制,還有無處不在的“集體”,藉此抹殺個人意識。要培養集體意識,就要組織各種活動,包括年輕人特別喜歡的郊遊、遠足與大合唱等,還有各種集體體育專案,尤其是體操。

曾有人回憶:

“我們擠在一間昏暗骯髒的地下室裡參加俱樂部晚會,簡直無聊透頂。晚會上無非是收集會費,整理數之不盡的表格,或者背誦歌詞。一些《我的奮鬥》文字討論活動,往往很快在一片沉默中結束。週末戶外活動則是德意志少女聯盟給我留下的最佳記憶,我們可以參加郊遊遠足,體育活動、篝火野營,或者在青年旅館中過夜。有時候,我們也可以與附近的團隊進行野外偵察遊戲。由於存在著對抗,這種遊戲也時常演變為群體鬥毆。我不想去描繪一群女孩子為爭奪一面三角旗時相互撕扯的畫面。”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因為少女們要強制參加義務勞動,統一下放農場,長期住在營地裡,旁邊就是男生營地,所以僅僅在1936年,就有近千名少女在參加完相關勞動後懷孕。

戰爭期間,許多少女聯盟成員加入醫院照料傷員,也在大轟炸中為民眾提供服務。還有一些成員成為軍隊輔助人員,甚至操作高射炮和探照燈等。雖然納粹德國一直沒有強制女性上戰場,但仍有少數人參加了戰爭,除了軍隊之外,還包括在被佔領區進行遊擊戰和各種破壞行動。有三千名聯盟成員加入黨衛隊,被稱作“黨衛隊少女”,其中還有一部分加入了集中營看守工作。

這些遠離家庭、過早走上社會的少女們,受到的不僅僅是戰爭和思想的侵害,也不僅僅是對暴力耳濡目染帶來的價值觀無底線滑坡。因為長期與男性一起生活和工作,她們往往過早發生性關係,德意志少女聯盟也成為民間八卦的笑談。因此,當時德國人常常稱德意志少女聯盟為“德意志床墊聯盟”(Bund Deutscher Matratzen)和“小壞蛋上我”(Bubi Drück Mich),因為三者的德文首字母縮寫都是BDM。

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答案令人心碎

真正讓歷史學者們重視的,是這個群體對希特勒的狂熱擁護。當時的德國陷入舉國癲狂的境地,沒有哪個群體會例外,但德意志少女聯盟的狂熱程度,對惡的無限縱容,完全違背了人們對少女群體的固有認知。誰也無法想到,那些原本純潔如白紙的女孩,反而對各種不合理、各種殘暴有著更大的容忍度乃至接受能力。

有人將之歸結為女性相對注重感性的思維方式,認為納粹的大型集會、統一制服和煽情演講,對女性的影響更大。

但更深層的原因還是教育,因為要杜絕獨立思考與個人意識,所以納粹上臺後重編統一教材,基本不再教授知識,而是希望統一製造只盲目迷信希特勒的工具。在沒有起碼邏輯思維和智識基礎的情況下,整整一代青少年失去了判斷力。相比之下,少女確實因為情懷與感性,更容易陷入某種迷戀之中,完全喪失理性的價值觀判斷。

希特勒最狂熱的擁護者是哪個群體?答案令人心碎

精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