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美國在二戰時期的坦克殲擊車想必大家有所瞭解,和當時大多數國家並不是很一樣,美國殲擊車的車體結構和常規坦克很是相像,說白了就是依舊擁有可旋轉的炮塔。

代表性的車輛就是大名鼎鼎的“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儘管它出名的原因和那炫酷且不太好理解的名字有一定關係,但自身實力還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移動速度方面,它也算的上是美軍在二戰時期的重要裝備之一了。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用於對付坦克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坦克本身”

,這句話也不知道是從什麼開始流行的,聽起來挺對的也挺具有騎士精神。迴歸現實的話,用坦克打坦克確實經常發生,但它未必就是一個好辦法。相比之下,使用地雷或反坦克炮這些武器,既可以起到以逸待勞的目的,同時擊殺效率也提升了不少。所以在反坦克武器還不是很多的二戰時期,裝備有一杆強力火炮的殲擊車就走上了歷史的舞臺。要說殲擊車和坦克的區別,不看結構的話,就是一個主要針對坦克,另一個跟戰術需求而定。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先拿蘇聯和德國的殲擊車來舉例,二戰期間出現的殲擊車大多直接採用了常規坦克的車身,並去掉了炮塔結構,主武器直接按在車體上。

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炮塔結構對於殲擊車來說用處不是很大,而且因為主炮體型大幅度增加,炮塔很難與其匹配。另一點就是研製新的炮塔費時又費力,深陷戰爭泥潭的時候,能省自然要省一些了。這樣一看,美國給殲擊車裝上了炮塔,也是一種財大氣粗的表現。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在1941年的時候,美國鑑於戰爭的逼近,成立了坦克殲擊車戰術和射擊中心,專門負責坦克殲擊車部隊的組建工作,指揮官為戴維斯·布魯斯中校。

在這之前美國的殲擊車已經出現,但並沒有得到陸軍的青睞,因此新一批戰車的研發計劃才被提上了日程。最先誕生的是“M10狼獾”,它繼承M3坦克的底盤,並應用了一個新式的菱形炮塔,主武器為M7反坦克炮。至於那沒有炮塔頂蓋的設計,是因為實在用不到頂蓋,別看有了炮塔,它一樣上不了一線,所以很難碰到步兵。同時這種開放設計,還有利於車組成員的戰場上的發揮。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M10型殲擊車雖然也是美軍的主要裝備之一,而且透過租借法案,它在整個盟軍部隊中都佔有一定數量。但戴維斯·布魯斯中校對它卻很不滿意,他認為殲擊車沒有必要重視裝甲,它需要的是移動速度,就像海軍的驅逐艦一樣,並不是戰列艦,而且M7反坦克炮明顯有些過時了。同時中校也不是很喜歡後來出現的M36坦克殲擊車,因為它在本質上就是M10的升級版。因此在戴維斯·布魯斯中校的堅持下,一款不同於以往的新式殲擊車誕生了,它就是“M18地獄貓”。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這輛坦克全重僅17。7噸,車身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裝甲最厚的炮盾處也只有25mm,看來裝甲被放棄的很是徹底。

而以此為代價換來的移動速度也是驚人的,在平地上它的最快移動速度可以到達每小時近90公里,越野時速每小時30公里。主武器是一門M1A1反坦克炮,面對德國後期出現的坦克,這門炮的威力並不是很盡人意。當然這也怨不得M18,在西西里島戰役的時候,美軍誤以為這種76mm炮足以應對日後所有的威脅,所以才放慢了新式武器的列裝速度。車組成員為五人,分別是車長、駕駛員、炮手、裝填手和通訊兵。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至於M18主炮威力不足這一點,美國人還是嘗試著彌補了一下這個問題。在炮彈上,美軍將次口徑穿甲彈優先配給M18殲擊車,這才使得它的殺傷力有所改善。而後,又出現了將90mm反坦克炮搬上車的計劃,炮雖然是上去了,M18單薄的車體無法長時間經受90mm炮帶來的巨大後座力。在這輛車上威力和裝甲欠缺了不少,可好在它的速度是實打實的,待車組成員摸索出門道後,往往會利用其高速移動的特點,進行迂迴作戰,成效頗豐。而基於缺點比較明顯的,原計劃生產9000輛的M18殲擊車到1944年的時候就已經停產了,僅被生產了2507輛,反而之前不被看好的M10和M36,加一起被生產了超過9000輛。關於“M18地獄貓”名字的來歷和延伸型號

關於這款殲擊車的實戰能力,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當初駕駛它的盟軍士兵了,而這一點可以間接體現在它的綽號上面。想必不少人好奇“地獄貓”這神奇生物到底是什麼,單從字面理解來看,“Hellcat”確實有地獄貓的翻譯,“hell”即是“地獄”,“cat”是貓。

同時在零幾年的一部科幻片中,也出現了一種類似黑豹且渾身長滿了尖刺的虛構生物,併名為“Hellcat”。關於二戰時期美軍裝甲車輛的綽號,雖然普遍是在戰後才確定下來的,但無不是當時士兵給它取的,而“地獄貓”就很像是這輛車常以速度取勝的意思。可這無疑是一種敷衍了事的解釋,裡面理應是有誤會。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Hellcat”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18年的一部電影名字上,當時還是“The Hell Cat”的形式。不過它可不是什麼科幻片,而是一部愛情片。“Hell”雖有地獄的意思,但同時它也指“彪悍放蕩的生活”,“cat”本就有代指女性的用處,所以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就不用多說了。後來“Hellcat”這個詞就流行了起來,大多數的時候是用於對“悍婦”、“潑婦”的形容,以美軍以往的起名癖好來看,這才應該是M18殲擊車被賦予的真正含義。如果要是估計直譯後再翻譯地符合東方文化一點,那這輛車應該叫“母夜叉”一類的。以上是個人理解,並無文獻支援,如有錯誤請指出。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言歸正傳,“M18地獄貓”停產的早一些,但改進型號還是有的,其中唯一被量產的就是M39多用途裝甲車。

簡單點來講就是將炮塔和武器取消了,變成了一輛裝甲運兵車,這一點應該是跟英軍學的。當時英國人將落後的公羊坦克及一部分借來的謝爾曼坦克拆除炮塔,並當成運兵車來使,即“袋鼠運兵車”。這也側面反應,M18殲擊車的實力有限,在戰爭後期已經有些疲軟,卻憑藉著速度優勢變身成了運兵車。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綜上所述,M18殲擊車的可能還真強不到哪去,但出名程度絕對是遙遙領先。而且這輛車的可靠性也是值得一提的,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將被淘汰下來的M18用於對外援助。

大多數堅持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有甚者至今還能處在預備役序列中,可謂壽命極長。

“M18地獄貓”殲擊車的名氣從何而來還不是那被誤解了的名字

參考文獻《76mm Gun Motor Carriage M18》、《M18 Hellcat Tank Destroyer 1943–97》、《Patton‘s Vanguard: The United States Army Fourth Armored Di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