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自殺前說了兩句忠君名言,曹操推崇備至,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皇帝始終都是國家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當時國家最高的權利和榮譽。為此秦始皇嬴政在一統六國後,就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刻在玉璽上,以彰顯中國帝制的獨裁性和君權神受理念。可以說在舊時封建禮教下,人們普遍都認為臣對君、子對父必須是絕對服從,“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

就是在這種封建倫理道德觀念下,無數忠臣良將白白丟了性命,譬如像戰神白起晚年因功高震主,遂遭到秦昭襄王猜忌被賜死於咸陽杜郵,史稱“杜郵之戮”。然而,在秦國曆史上除了白起被賜死之外,其實還有一位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名將被殘忍殺害,他就是深得秦始皇尊寵的大將軍蒙恬。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於巡遊的路上,其子胡亥一上臺就大開殺戒,先是賜死公子扶蘇,後又將掌握軍權的蒙恬問罪囚禁。最終蒙恬因連坐罪被賜死,而不甘心赴死的蒙恬在自殺前也說了兩句肺腑之言成為千古名言,奸雄曹操更是對其推崇備至,每當受委屈時必讀一次!

蒙恬自殺前說了兩句忠君名言,曹操推崇備至,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說起秦朝名將蒙恬,想必大家在透過如今的影視劇後或多或少有所瞭解,蒙恬雖然沒有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但是名氣卻絲毫不比他們小。蒙恬出生在一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籍雖在山東齊國,但早在祖父蒙驁時期便棄齊投靠秦昭王成為秦國的功臣,累官至“上卿”。父親蒙武也為秦國名將,曾經與秦將王翦聯手攻破楚軍,斬殺大名鼎鼎的項燕,還俘虜了楚王負芻,徹底將楚國從歷史上抹去。正是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蒙恬自幼便胸懷大志,立志衝鋒陷陣,報效國家。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秦始皇封為將軍,率領大秦鐵騎攻伐齊國,後因在破齊時立有大功被拜為內史(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蒙恬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戰成名,為此秦始皇對他的軍事才華非常欣賞,據《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蒙恬就被委以重任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區(今內蒙古河套一帶)。

蒙恬自殺前說了兩句忠君名言,曹操推崇備至,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當時的匈奴一直多次南下侵襲中原,而在統一六國後,秦國終於有精力應付強悍的匈奴,在蒙恬的帶領下,三十萬秦軍把匈奴打的狼狽而逃,由此收復了富庶的河套地區。此後十幾年間,大將蒙恬都鎮守在北方邊境,使得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不僅如此,他還根據北部的險要地形,率領軍隊修通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有效地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同時,對於促進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蒙恬作為一位傑出的良將,他不僅武功蓋世,而且還是大秦王朝的肱股之臣,所以秦始皇非常尊寵蒙氏,信任、誇獎蒙恬的才幹。為此蒙恬的弟弟蒙毅也受秦始皇恩寵,官至上卿,外出則陪秦始皇同乘一輛車子。當時兄弟倆被世人稱讚為“忠信”,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因此,其他的諸將相,都不敢和他們爭寵。《史記·蒙恬列傳》記載:“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蒙恬自殺前說了兩句忠君名言,曹操推崇備至,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作為秦朝歷史上著名的將領,蒙恬可謂是為秦帝國北逐匈奴,開榆中地數千裡,為北方的邊境安全立下巨大功績。然而,如此賢臣良將卻未能善終,著實讓人扼腕嘆息!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遊會稽途中病逝沙丘,隨即天下局勢大變,中車府令趙高因害怕扶蘇繼位後重用蒙恬,對自己不利,於是他扣住詔書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據《史記·蒙恬列傳》記載:“因有賊心,乃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陰謀,立胡亥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

趙高讓胡亥繼位後,要處理的頭一件大事,那就是解決身邊的隱患,而當時在趙高看來最大的隱患,除了公子扶蘇外就是手握重兵的名將蒙恬。他讓胡亥下了一道聖旨,捏造了諸多罪名派使者賜死扶蘇和蒙恬,公子扶蘇素以剛毅勇武著稱,在聽到父親懷疑自己後,便直接含恨自殺了。而扶蘇死後,蒙恬請求復訴,可讓他失望的是等來的卻是“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最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名將蒙恬也只能吞藥自殺。

蒙恬自殺前說了兩句忠君名言,曹操推崇備至,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可就在臨終前,不甘就此負義的蒙恬還在解釋,為此蒙恬在自殺前說出了兩句流傳兩千多年的遺言:“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意思是說,我蒙氏家族為秦國出生入死已經有了三代,現在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是我寧願堅持守義之節,情願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不辜負先皇的厚愛和祖上的教誨和榮光。

而對於名將蒙恬臨終的肺腑之言,可謂是將古代封建忠君的倫理道德觀念展現的淋漓盡致,奈何胡亥已經下定了決心殺死蒙恬,結果蒙恬也只能毒藥自殺。可能連蒙恬自己也沒想到,他臨終悲喊的這兩句忠君遺言,會在數百年後的三國時期讓一代梟雄曹操推崇備至,每當曹操受委屈時必讀一次,而且往往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原來在建安十五年,曹操在完成統一北方大業後,欲繼而圖謀統一全國,可此時在政治上卻受到群臣質疑,抨擊其為“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為此曹操特地寫了一篇《述志令》來表明自己的心意。

蒙恬自殺前說了兩句忠君名言,曹操推崇備至,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在《述志令》中,曹操先是介紹了自己的生平和功績,然後又強調別人懷疑自己有篡奪帝位的野心,常使他感到心神不寧。之後他舉了齊桓公和晉文公的例子,說此二人稱霸天下後,仍然尊重周天子,而他本人亦是如此。後來當他寫到秦二世胡亥要毒殺蒙恬時,曹操更是感動不已的說道:“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

確實,蒙恬臨終前的一番話,能夠引起奸雄曹操的共鳴。而曹操之所以看到蒙恬遺言會流淚,實在兩人有著相同的處境,沒有蒙恬築長城北擊匈奴,秦朝北境將永無寧日。最後我們要說,名將蒙恬自殺前說出的兩句千古名言,其中原因必然會讓令人落淚,一方面是蒙恬的氣節本身令人肅然起敬,其錚錚鐵骨和無暇忠心令人感動。另一方面是曹操對此的尊崇,其實也間接反映了曹操對大漢的一絲忠心,然而這一絲忠心或許就是讓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