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手下頭號猛將,因為常做一件缺德事,年僅40歲便暴斃

歷代帝王將相在建國初期都喜歡粉飾太平,但是通常情況下,都是殺雞儆猴的表現,如果大張旗鼓的趕盡殺絕,那麼還有哪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來為自己賣命呢?估計人家也會反過來起兵造反,為什麼呢?因為帝王太兇殘了,已經引起了群臣的憤怒,都說“群眾的力量最強大”,現在看來還真有那麼回事呢?而且,歷史也曾記載了很多,比如“陳勝吳廣起義”,為什麼呢?因為秦始皇統治下的暴行,各種法規的殘酷無情,已經嚴重激起了群眾反抗的強大決心,所以他們開始起義,也得到了巨大的響應,不是嗎?可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下有一員猛將,打仗時也不拖泥帶水,但是其特殊的嗜好讓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如此如臨大敵呢?請跟隨小編的步伐,追根究底去吧!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頭號猛將,因為常做一件缺德事,年僅40歲便暴斃

他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手下干將-常遇春,他雖然戰功赫赫,但是聲名在外並不好聽,為什麼呢?他喜歡打仗,喜歡到什麼程度呢?他喜歡在攻下一座城池後,大肆屠殺城內的百姓,無論是男女老少,無一倖免。所以每次打仗,朱元璋都會派他去征戰,不是因為他殺人如麻的特點,而是因為他在戰場上從未失手過,因為他的戰無不勝,也間接的促使了明太祖的建國大業的順利完成,對於如此衷心賣命的大臣,皇帝怎麼會不高興呢?但是他乾的缺德事太多了,手上有多少條人命啊!雙手沾滿血跡的雙手,還會乾淨起來嗎?一個打仗失敗的國家,百姓是他們的子民,也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所在,但是他們的生命也很寶貴啊,他們也很無辜啊!但是常遇春卻不這樣認為,一則手上沾得鮮血太多,不怕多這這幾條人命,二則他手下計程車兵也受到他身體力行的薰陶,隨隨便便解決掉幾條人命沒關係,畢竟都是他帶出來的兵,什麼都得聽他的,不然自己也會掉腦袋,所以只能按照他的行事作風來解決問題,無奈啊!幸而他在最後一次征戰後,順利回朝期間,途遇柳河川時,突然暴斃而亡,年僅四十歲。作為各個國家的百姓來說,不失為一種放鬆心情的好訊息,這樣別國的百姓不會輕易出現性命之憂,再也不會怨天尤人了。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頭號猛將,因為常做一件缺德事,年僅40歲便暴斃

他雖然是明太宗手下最得力的大將,榮華富貴永享不斷,但是他殺人如麻的本性從未改變,甚至在他手下慘死的人不計其數,所以被當時的人俗稱“人屠”,尤其是在沒有下達明太宗的禁止令之後,他勢必會把全城的百姓統統殺掉,一個都不留,不僅僅讓人們看見了他殘暴的本性,更多的只是讓他的手下耳濡目染,和他一樣的殺人不眨眼,何等的兇殘,如何來安撫城中深受打擊的百姓呢?又有多少人會真心的善待他自己呢?而徐達呢?也是明太祖手下的得力大將,他卻以寬厚待人來安撫失利的國家中的百姓,他不僅寬容大度,而且從未濫殺無辜,所以世人都銘記他的恩情,有多少無辜百姓是被他保釋下來的呢?在此對比之下,何等明顯,想想寬厚之人的手下不也一樣會耳濡目染嗎?他們卻怎麼不似常遇春的手下一樣兇殘至極呢?想來常遇春也是性情過於兇殘,其手下的人命實在是數也數不過來,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想必在他手下慘死的無辜者又要多上幾倍了吧!

雖然貴為大將軍,明太祖最重視的得力干將,但是他做的缺德事太多了,手上又少條人命啊?害人害己不說,還影響他的手下,和他一樣的沒有人性,只以殺人取樂為最終目標,何等的令人髮指啊!如果在現代,這人早就死了千回百回,甚至被人們所唾棄,以致像秦檜夫婦那樣,遺臭萬年。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頭號猛將,因為常做一件缺德事,年僅40歲便暴斃

縱觀他的平生,除了為皇帝征戰天下,其餘的也沒什麼了。畢竟他手下的人命實在太多,有多少無辜的老人和婦孺慘死於他的手下,此等絕情之人,又有誰可以與其闢比呢?

所以待人對物上,我們都應該以寬容之心相待,畢竟像常遇春那樣嗜血無情,又有什麼好下場呢?還不是在四十歲時暴斃而亡了呢?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何嘗不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呢?無論怎樣,以寬容之心待人待物何嘗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嗎?不覺得這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最引以為豪的地方嗎?我們都應該學做新時代的青少年,以寬容化解一切的煩惱與憂愁,或許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