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古墓出土一龍袍女屍,大腿處還有血跡,專家康熙最愛的人

《天工開物·龍袍》中寫道:“其花樓高一丈五尺,能手兩人扳提花本,織來數寸即換龍形。”古之龍袍,皇帝專用,紋有九龍,象徵皇權,九五之尊,做工精美,無與倫比。今有女屍,身著龍袍,實則逾規。

眾所周知,在古代龍袍有著權力、地位的象徵,一般人並不可以穿著,只有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才有權穿著。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考古隊曾先後發現多件龍袍,其中部分並非出土於皇陵。由此可見,在古代也有例外,並非如同後人所想那般,僅皇帝一人可穿龍袍,皇帝有時也會賞賜龍袍於他人,只不過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例如,我國考古隊曾於2006年發現一座清代古墓,墓主人叫作黃拙吾,生前是一名四品官員。當考古隊員開啟其棺槨時,竟然發現此人身著龍袍,留有明朝時期的髮髻。專家們查詢古書後才得知,他是明清兩朝的官員,龍袍正是康熙皇帝賞賜而得,並非是此人有謀反篡位之心。

內蒙古古墓出土一龍袍女屍,大腿處還有血跡,專家康熙最愛的人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學家就曾在內蒙古境內的一座清代古墓中發現龍袍,墓主人不僅不是皇帝,而且還是一位女性。女性在古代地位低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為何此人能夠穿著象徵地位的龍袍,著實令人費解。此外,更令人費解的是墓主人身上還帶有血跡,一時間令考古隊員有些摸不著頭腦。

既然此人可以穿龍袍,必然同清朝皇室有關聯。可縱觀清朝歷史,並未出現過如同武則天一樣的女皇帝,僅在末期有慈禧太后掌控政權。但慈禧太后的陵墓已被孫殿英盜掘,墓主人絕不可能是慈禧太后。

內蒙古古墓出土一龍袍女屍,大腿處還有血跡,專家康熙最愛的人

隨後,專家們查詢諸多古籍,結合發現古墓的位置進行探索,終於找到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她就是清朝的固倫榮憲公主,即康熙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她的母親為榮妃馬佳氏,正是康熙最喜歡的嬪妃之一。

在榮憲公主出生之前,康熙的長女與次女早已不幸夭折,所以康熙與榮妃非常寵愛這第三個女兒,生怕她也早逝。由於康熙皇帝特殊寵愛,榮憲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從未吃苦受累,更不會受到他人排擠,在皇宮之內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可以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內蒙古古墓出土一龍袍女屍,大腿處還有血跡,專家康熙最愛的人

隨著榮憲公主逐漸長大,到達談婚論嫁的年齡,康熙皇帝將其許配給烏爾袞。此人出生於蒙古巴林部落,是皇太極的曾外孫。他同榮憲公主從小一起長大,算是青梅竹馬,且身份地位較高,無疑是一位理想的駙馬。兩人婚後生活幸福,史書雖未過多記載,但也可以想象到。

不過,直到公元1721年,烏爾袞跟隨康熙出征在軍中去世。七年之後,榮憲公主因病去世。此時在位皇帝已經變為雍正,他為紀念父親最為疼愛的女兒,特意為榮憲公主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並且賜予龍袍以彰顯她生前身份異常尊貴。

內蒙古古墓出土一龍袍女屍,大腿處還有血跡,專家康熙最愛的人

1972年,考古學家在我國內蒙古巴林赤旗境內發現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墓,其光是佔地面積便可以達到5000平方米,並且在周圍還建有圍牆。可以想象到,當初榮憲公主下葬時場景該有多麼宏大。考古學家進入墓室後,注意到榮憲公主的屍體儲存完好,肌膚仍有彈性。

經過兩百多年的時光,依舊可以保持屍體不腐,已然令人驚豔。可真正令考古學家感到不解的是,他們發現在榮憲公主腿部存在血跡。一個已經去世兩百多年的人,竟然還有血跡存在,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專家們或許會認為這是某個小說中的情景。

內蒙古古墓出土一龍袍女屍,大腿處還有血跡,專家康熙最愛的人

可這些血跡到底由何而來呢?有人猜測會不會是榮憲公主的經血,畢竟血跡位於大腿處,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經血。但要知道榮憲公主已經生育,同烏爾袞有一子,並且她去世的時候已經五十六歲,按照常理推斷並不可能會產生經血。那麼那些血跡又是從何而來呢?只能等待專家們進一步調查研究。

從黃拙吾與榮憲公主的故事不難看出,清朝皇帝對龍袍似乎沒有那麼重視,可以賞賜給其他人。另外,皇帝還會賞賜黃馬褂給大臣,同樣說明“黃色”與“龍袍”在他們看來似乎並非是皇帝的特權,這也是女真部落同漢文化差異碰撞的結果。如今,封建帝制早已被推翻,但面對不同文化所採取的方法還是一樣,便是求同存異,不需要刻意貶低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