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在一大13位代表中,我們在上學經常學到的我黨重要創始人“南陳北李”卻未參加會議,“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沒參加一大會議?

“南陳”是指陳獨秀,“北李”是指李大釗。這兩位無論名望還是資歷都堪稱我黨元老級人物。他們出生於清末,是我黨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李大釗河北樂亭人,比陳獨秀小10歲,不過1920年,兩人見面,商定分別在北京和上海籌建我黨。無論在我黨歷史上,還是近現代史上,陳李二人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但作為創始人和發起人之一,為什麼缺席歷史意義十分重大的會議呢?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陳獨秀當時任孫中山南方政府的教育廳廳長,1921年開會時,據史料記載,陳獨秀正在籌款。據說是為修建校舍而籌款,但陳獨秀派兩個人參會,一個是陳公博,據說代表廣州成員參加會議,另一個是包惠僧,他的身份有兩種說法,一說也是代表廣州,另一種說法是陳獨秀的私人代表。

在這裡簡要介紹一個包惠僧,他是湖北黃岡人。1917年,在湖北省立第一師範畢業,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教書,半年後他擔任了《漢口新聞報》、《大漢報》、《公論日報》、《中西日報》外勤記者,負責在全國各地採訪活動。實際上包惠僧就是一名記者。

包惠僧當記者,經常參加採訪活動,他認識到當時我國社會黑暗,於是經常發表文章,筆名以“雷”和“鳴”,意味雷電轟鳴,想以此向民眾吶喊,呼籲建立一個新社會。

1920年2月,陳獨秀來到武漢。包惠僧就以記者的身份專門採訪陳秀,在採訪中,兩談到當時的熱門話題:婚姻自由、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漢學等,據說包惠僧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興趣。

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武漢籌備我黨早期組織時,由於包惠僧與陳潭秋是第一師範的校友,經陳潭秋介紹,包惠僧敢加入組織籌建工作。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1920年8月,我黨在武漢早期組織成立,包惠僧參加了會議。1021年,包惠僧到廣州再次拜訪陳獨立,陳獨秀就召集包惠僧、陳公博等人在廣州譚植棠家開會,會上陳獨秀說了李漢俊的來信,要求派兩位代表參加一大的事。這就是前文說到的,陳獨秀派包惠僧、陳公博參加會議的事。

無論陳獨秀多忙,但他一定沒有意識到一大會議歷史重要性,而且作為當時的創始人,沒有不參加的理由。如果他去,或許他的相片永遠被後人所看到。

據史料顯示,李大釗當時不參加的是北大正值學期畢業,校務繁忙,無法分身。由於一大開會時正趕上北大放暑假,按理學生放假了,李大釗應該沒什麼事,但他還有什麼重要任務呢?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據說李大釗這個“重要任務”是為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討薪,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政困難,停發了這8所學校教職員工的工資,於是8所大學就聯合成立“討薪委員會”,負責人是馬敘倫。據說馬敘倫經常抱病,根本無法主持這個委員會,於是李大釗就成實際領導人,天天忙著給教職員工討要工資。

作為我黨重要創始人,連重要第一次代表大會都未參加,的確讓人不理解。而且兩人都有公職。就如金一南將軍講課時說到,陳李二人不參加一大理由,與一大在歷史上重要地位,是“芝麻與西瓜”相比。顯然兩人沒把一大當回事,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也沒有能掐會算的能力。當時清末民初很多事件讓人無法看透,當時武昌起義誰知道能成功,最後成功了有許多因素。孫中山對袁世凱也有過信任的過程。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我們在看這段歷史時,總認為這兩個重要人物不參加會議的確很遺憾,照片沒有掛到會址那裡,沒讓後人天天看到。無論誰也不可能預測到今後幾十年的事。陳李二人如果能活到28年後,必然有遺憾。但歷史就是歷史,不可能倒回來。即使參加會議的一些代表也有遺憾。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一大時有個代表叫劉仁靜,當時參加會議時只有19歲,是北京小組的名額,當時李大釗是固定名額,另一個是張國燾。據劉仁靜說,李大釗去不了也輪不到他。因為北京小組裡還有一位資深黨員鄧中夏、羅章龍,鄧羅兩人是劉仁靜的入黨介紹人。當時鄧中夏去南京參加中國少年學會會議,沒參加一大。羅章龍因為要到二七機車車輛廠開工人座談會,搞工人運動,也沒去。於是劉仁靜就去參加會議了。

其實鄧羅兩人與陳李二人想法差不多,也沒把此次會議當回事,無論少年學會,還是機車車輛廠座談會都不是重要會議,鄧羅二人雖然資格比劉仁靜老,卻不如劉仁靜有名。

探析:“南陳北李”指的是誰,為何未參加一大?

剛才我們談到劉仁靜,這位19歲的小夥子作為一大代表,他的相片永遠被後人所看到,而且也是最後一位去世的代表。據說85歲時晨練,被一輛公共汽車撞了。

劉仁靜雖然參加一大會議,但他當時也不知道會議的重要性,後來參加“託派”、脫黨的錯誤,直到晚年才檢討錯誤,但機會都錯過了。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