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發現秦國李斯石碑,學者復原碑文,感慨絕不可能

公元前221年,大秦將卒奮戰十載,先後征討韓、趙、魏、楚、燕、齊6國,秦之大業初成。然而為山川五嶺所阻隔,幅員遼闊的百越之地尚屬化外之地,不列秦土,故而在秦始皇的意志下,討平六國的大秦將卒稍事休整,遂於公元前219年開赴嶺南,50萬大軍分5路包抄嶺南之時,咸陽宮內的秦始皇,也沒有片刻閒暇。是年,中車府令趙高奉命制車架輦輿,與丞相李斯一同出咸陽,浩浩蕩蕩東巡。秦始皇為何不辭辛勞東巡?除了以王之威儀震懾關東之地外,最為人熟知的要數“尋仙”了。《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蕩平六國後,原六國的能人都紛紛投奔咸陽。

山東青島發現秦國李斯石碑,學者復原碑文,感慨絕不可能

這其中就包括方術之士。不論燕地還是齊地的人來到咸陽後,都向始皇提及東方大海深處,有“三神山”,此三山為“蓬萊、方丈、瀛洲”,始皇聞聽這三山都在雲霧繚繞的大海中,因其山下乃是巨龜揹負遊之,故而漂浮不定時隱時現,難得一見。更為神奇的是,此三山非尋常所見的山,“其上物皆白,金銀為宮闕,珠樹叢生而結華實,食之不老矣”,而就在齊地琅琊的徐福,亦給始皇上書,並且同樣描述了大海之三山,正所謂“眾口鑠金”,眾人都這麼說,始皇對這神秘莫測的大海三山篤信不疑,不僅連番派出術士入海尋找,自己也不辭勞苦自咸陽東巡而來。

然而不論是盧生抑或徐福,就連始皇本人到達大海後,也僅僅是在海邊眺望,至於方士所描繪的白色仙山、金銀宮殿等等,壓根沒有蹤影,而且後來盧生、徐福等人都相繼一去不復返。如此一來,仙山真假若何,始皇必定早已心中有數。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始皇東巡不僅沒有因此停下來,反而仍然非常頻繁的存在,即便是公元前210年病卒,亦是在東巡的途中,而且彼時正值酷暑時節,即便一路坐在轀輬車中,亦是來回顛簸勞苦,絕對算不得是什麼悠閒的好差事。細觀始皇出巡的記錄,我們就能發現,東巡之深意,絕非尋山尋仙那般簡單,應該另有意圖。

山東青島發現秦國李斯石碑,學者復原碑文,感慨絕不可能

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及史學家都頗為仔細的研究始皇東巡過程,寄望從中能有所發現。《史記》記載,琅琊之東渤海畔有山,“形如臺,故曰琅琊臺”,琅琊臺是始皇瞭望大海的重要一站,亦是東巡目的地,故而公元前219年,特意遣發3萬役徒到琅琊臺上修築望海之處,此琅琊臺就在青島黃島(膠南)的琅琊鎮內。從1921年起,山東歷史考古學者就多次前往琅琊臺尋找秦之遺蹟,最終在山間發現了碎裂成多塊的石碑,在石碑修復之後,學者對碑文進行了釋讀,結果發現了始皇東巡的真正用意,眾人都深感意外。

這處石碑即是“琅琊刻石”,研究認為是大秦宰相李斯所留,亦為李斯本人所書。石碑修復後,儲存的文字共有86個,學者發現碑文開頭即是“東撫東土,以省卒事,事已大畢,乃臨於海”,很明白的交代了始皇東巡的意圖,乃是“東撫”,而且“事畢”之後才到琅琊臺觀海。碑文繼續提及“舟輿所載,臨察四方,並一海內,存定四極,不用兵戈,天下和平”,石碑末位書“刻於金石,以為表經”。令學者感觸至深的莫非是“不用兵戈,天下和平”,始皇以10年時間定六合,而他內心的寄望竟然是“天下和平”,平六國而定天下,不正是其心願的達成。

山東青島發現秦國李斯石碑,學者復原碑文,感慨絕不可能

除了琅琊刻石,始皇在是東巡路上還曾於山岩留下大小不一的各種石刻,其中都提及了“不用兵戈,天下和平”,足見這是他的夙願。這無疑是令後世意外的,但其實也是意料之中。回望春秋戰國五百餘年,無不是征伐連著征伐,尤其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為稱霸而相互圖謀頻繁征伐。

以至烽火迭起連年不息,而烽煙迭起的背後,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始皇發10年之力,終結了綿延500餘年的烽火,正是以兵戈之息而得天下太平。當然始皇在橫掃六合後,亦曾大興土木,尤其驪山陵墓役使數十萬眾,使之疲於奔命,但他的一統之力,確實是千年之績。琅琊臺的李斯石碑,也揭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