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騎兵很厲害,卻都懼怕董卓,原因是他使用了這種騎兵戰術

董卓是涼州隴西郡人,出身於世家大族。他年輕時也是一個遊俠,以膂力過人,騎射精湛著稱,能夠兩邊帶著箭袋,於縱馬賓士之際,左右開弓。從那時起,董卓在涼州就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連勇悍敢斗的羌人、胡人都很懼怕他。

董卓粗猛有謀,具有大將的風度和才能。在與羌族騎兵的一次戰爭中,他大獲取勝,朝廷賜縑九千匹,他毫無保留地全部都分給了手下官兵。

韓遂在涼州起兵後,朝廷調動多路大軍前去平叛,董卓也被任命為中郎將,向西對韓遂進行抵禦。

胡人騎兵很厲害,卻都懼怕董卓,原因是他使用了這種騎兵戰術

涼州是漢族和羌胡雜居的地方,涼州軍也都是由漢人和羌人、胡人(漢朝人當時對包括匈奴在內的北方異族的統稱)等混編而成的部隊,韓部、董部皆為如此。董卓在討伐韓遂時出師不利,被數萬羌胡兵阻住。

當時的情況很危急,糧食斷絕,歸途之上還有河流相阻,倉促後撤的話,只要對方追殺過來,必然全軍崩潰,官兵不被殺死也會被淹死。

董卓情急生智,假裝因乏糧需要釣魚,築壩攔住河流作為水池,將幾十裡的河道蓄滿了水。趁敵軍暫時未加留意,董卓領兵悄悄地從水壩下透過,通過後即掘開水壩。等羌胡兵聽到訊息後前來追趕,河水已經很深,人馬無法徒涉,他們只得望河興嘆。

當時朝廷派了六支軍隊赴隴西作戰,五支都潰敗了,只有董卓全師而歸,部隊未受損失。

自漢初以來,騎兵在戰場上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匈奴騎兵曾對漢帝國疆域形成極大威脅,為了對抗他們的騎射優勢,衛青、霍去病將中原步兵慣用的正面衝鋒戰術移植至騎兵,依靠近距離肉搏戰,最終打得匈奴騎兵人仰馬翻。

胡人騎兵很厲害,卻都懼怕董卓,原因是他使用了這種騎兵戰術

要組織大規模的騎兵衝鋒,必須有像步兵那樣嚴整的軍令紀律,匈奴部落鬆散,想學也學不像。羌胡人亦如此,雖然每個壯年男子都是天生的騎射戰士,但打仗時都習慣於遠距離騎射,碰到漢軍精兵很難抵禦得住。

董卓長期在西北與羌胡作戰,招納或俘虜了很多羌胡騎兵。這些羌胡騎兵融入漢軍後,接受了漢軍的組織化訓練,戰鬥力成倍提高。至於涼州的漢族土兵,他們就像董卓年輕時那樣,世代生長在邊地,熟悉遊牧生活,在騎射方面足能與羌胡比較。

作為來自西北的騎兵集團,董卓軍具備很強的戰鬥力,但在與韓遂的羌胡兵對陣時,卻給人力不從心之感,之前董卓在奉命鎮壓黃巾軍時,也是屢戰不勝,以致與他的涼州老鄉、戰功顯赫的皇甫嵩相形見拙。

事後來看,很可能董卓並不是真的就打不過韓遂或黃巾軍,這個老油條實際是在儲存實力,就是時時刻刻都留著一手,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與對手硬碰硬。

胡人騎兵很厲害,卻都懼怕董卓,原因是他使用了這種騎兵戰術

三國之董卓(1)連載中,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