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雨花臺之戰,之所以太平軍敗給湘軍,有多個方面的原因。有李秀成指揮的失誤,也有太平軍畏戰導致戰鬥力衰退的原因,也與太平天國經歷“天京事變”後,陷入內憂外困的局面有關,當然也有湘軍採取了正確的進攻策略的原因。

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雨花臺戰役前的情況

1862年3月24日,湘軍曾國荃率部由安慶沿江東下,一路攻佔太平軍所佔的巢縣、含山、和州、西梁山、蕪湖等地。從湘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來看,此時的太平軍已沒有當年的戰鬥力了,才導致湘軍一路勢不可擋。

湘軍彭玉麟率水師由金柱關東下,攻陷頭關、江心洲、蒲包洲後,停泊在天京的護城河口。曾國荃依靠水師,於5月28日攻陷秣陵關,接著又攻陷大勝關、三汊河。5月30日,湘軍逼近雨花臺要塞紮營,已經距天京只有四五里遠了。按照曾國藩的計劃是由四路大軍圍攻天京,但由於其他原因,其他各路大軍都沒有按時到達,這就造成了曾國荃部孤軍深入。許多湘軍將領都對曾國荃的處境擔心,包括曾國藩和左宗棠都認為曾國荃太過於冒險,處境非常危險。

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太平軍的現狀

據記載,雨花臺戰役,太平軍的軍隊有近三十萬人,而湘軍只有不到三萬人,按人數太平軍差不多是湘軍的十倍。但實際上太平軍並沒有那麼多,最初戰役開始的時候,太平軍不過有十幾萬人而已。

經歷了“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的實力大受打擊,各個部隊之間也不能相互信任,形成了各自為戰的局面。再加上洪秀全大肆封王,更是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將領之間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建設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出現了不願戰、畏戰的情緒。再一個,由於太平軍戰鬥力最強的“廣西老兄弟”,在多年的征戰和天京事變,已經石達開出走等情況下,已經所剩無幾,現有的太平軍戰士,大多數都是新招募計程車兵,既沒有作戰經驗,又缺少對太平天國的忠誠。所以太平軍的戰鬥力已經是很弱了。

在曾國荃部駐紮在雨花臺後,對天京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洪秀全急忙召正在松江、上海等地作戰的李秀成回師救援天京。接到詔令的李秀成於6月6日從前線回到蘇州,召開會議研究救援天京的事情。李秀成認為,現在湘軍的勢頭正盛,太平軍沒有必要與其正面作戰。對於天京,可以先輸送大批糧食、火藥、槍炮等物資,讓天京城內的太平軍固守。待一段時間後,等湘軍懈怠了,再與其一戰,那樣勝利的把握會大一些。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李秀成也已經存在畏懼湘軍的情況了。

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李秀成的建議,很快就被洪秀全否決了,他一日下三道詔書,催促李秀成馳援天京,並斥責李秀成不忠。在這種情況下,李秀成再次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救援天京,因為不救也不行了。但是與會的各王各懷鬼胎,都不願意救援天京。可以看出,洪秀全在這時已經失去人心了,而且指揮排程已經很困難了。在李秀成的堅持下,好不容易,才由各王湊了十幾萬軍隊,但是距曾國荃駐紮雨花臺已經過去3個月時間了。

直到10月,忠王李秀成率領的大軍才到達天京南郊。10月22日,侍王李世賢也率部趕到,參加解救天京。從10月13日雨花臺戰役開始,到11月25日結束,太平軍與湘軍展開了44天的雨花臺戰役。

湘軍的情況

曾國荃孤軍進犯雨花臺後,曾國藩曾勸曾國荃不要貪功,並試圖勸其撤軍。但是曾國荃一心想立攻佔天京的首功,他對曾國藩的勸阻,拒不聽命。當時,曾國荃部加上曾貞幹部及彭玉麟的水師,總共不到三萬人。而且,當時湘軍營中瘟疫流行,很多士兵都感染了瘟疫,患病的比例將近十分之三。

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面對勢單力孤的情況,曾國荃又立功心切,他決定不主動出擊,固守待援。於是曾國荃命令湘軍修建深溝高壘,立足於守,絕不輕易出戰壕作戰。並讓自己的三弟親守三汊河,確保自己與後方聯絡通道的暢通。為了鼓舞湘軍計程車氣,曾國荃還下令對作戰勇敢者給予重賞,極大地提高了戰鬥力。

太平軍作戰失利的原因

從10月13日開始,李秀成率部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向雨花臺放棄進攻。經過六天的激戰後,李秀成改變兩路進攻的策略,集中優勢兵力,由東路進攻曾國荃的中軍大營,這一次擊斃湘軍悍將倪桂節,曾國荃本人也被槍彈擊中受傷,這是雨花臺戰役的第一次高潮。

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11月3日,太平軍再次發起攻擊,透過挖地道,將湘軍的第一道壕牆炸塌,給湘軍以沉重的打擊。在曾國荃採取向地道灌水的辦法後,也淹死了不少的太平軍,阻止了太平軍透過挖地道向內進攻的計劃。雙方呈現僵持狀態。由於當時太平軍在皖北的基地全部被湘軍佔領,其他各地也是自顧不暇,李秀成大軍的後勤保障全部靠自己籌措。天京雖然近在咫尺,但根本無法供應大軍糧草彈藥。冬季馬上到來,太平軍將士還沒有禦寒的棉衣,而且糧草彈藥也所剩無幾。在這種情況下,11月26日,李秀成只得率領大軍分路撤退。自此雨花臺戰役以太平軍的失敗,湘軍的勝利而告終。

太平軍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李秀成指揮失誤,他開始將兵力分為東西兩路,導致本來佔有優勢的兵力,沒有發揮作用,等他合兵一路時,曾國荃已經有所防備,錯過了集中優勢兵力,一鼓作氣擊敗湘軍的機會。另一方面,太平軍各部之間各懷私心,在戰役中為了儲存實力,沒有全力參與作戰。太平軍士兵缺乏鬥志,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當時太平軍的洋槍洋炮是多於湘軍的,也就是說武器配備是強於湘軍的,但是太平軍士兵卻普遍存在投機取巧,畏戰畏死的現象,所以雖然人多,戰鬥力卻不強。

雨花臺大戰時,太平天國李秀成的軍隊數倍於湘軍,為什麼還會敗?

還有就是,湘軍有較為強大的水師,控制了長江的水路,能夠保障後勤供應的暢通,而太平軍因為無水師部隊,無法控制江面,自己也沒有後勤保障。天京事變後,太平軍在各地的戰場處於被動的局面,一些後勤基地幾乎被湘軍全部佔領,僅剩蘇南還在太平軍手裡。太平軍各部難以排程,相互之間不能支援,李秀成部雖不是孤軍,也約等於是孤軍,既沒有後勤保障,也沒有後援部隊,這些都是太平軍在雨花臺戰役中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