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君子修身應篤實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孔子說,君子的道有四項,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兒子應該對父親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臣民應該對君王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弟弟應該對哥哥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朋友應該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儘量謹慎。德行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己努力;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怎麼會不忠厚誠實。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孔子家語》中講,“孔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三恕之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把這個心推廣開來,厚責於己而寬待他人,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有別、長幼有序,禮義廉恥開始做起,從家庭、工作、學習、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從我講好話,做好事開始做起,落實於最平常,最平易的日用倫常之中,落實到庸言庸行當中。這是一個君子最為切實的修身,也是一個君子的絜矩之道。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唐代的一代明臣韓愈曾說:“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作為一個有志的君子,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常常反躬自問,要求別人做到的事,自己做到了沒有。常常“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從端身正意,修身齊家,篤厚家風,開始做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做好人,做好事,講好話的庸言庸行開始做起,如清朝的半個聖人曾國藩所言:“絕大部分學問都在生活日常之中。於孝悌兩字上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於細微處盡孝心,如此便可合格地為人父母了”。善養中和之氣,誠意正心,篤實修身,端恭孝悌,中庸持家,“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如詩經中所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曾國藩家書》中的庸言庸行

曾國藩,名子成,字伯涵,號滌生,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為晚清力挽狂瀾,平定太平天國,剿滅捻軍,官拜兩江總督。與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諡號“文正”,稱為“曾文正”,被後世譽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儒家聖賢。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曾國藩於道光十九年離開家鄉,到咸豐二年八月母喪歸家,在練兵、剿匪、治軍的繁忙政務中,13年間共寫了90餘封家書,每一封信都言辭懇切、恭敬謹慎。信中將京城家事細細叮囑,如個人身體狀況、家中經濟、開支情況、對同鄉支助,孫輩讀書等瑣碎之事,皆一一道來,不嫌繁瑣,為的是寬慰萬里之外的雙親對自己及家人的牽掛和擔憂。對家中老屋諸事也是詳細詢問、百般囑託,譬如“家中材料可以做衣,若再久收,恐被蟲打”。“九弟信言母親常睡不著……用熟地、當歸蒸母雞食之,大有效驗”。“叔父病勢似不輕,男猶掛心,務求病症開示。”等等。拳拳赤子之心,“禱切望切”之情,“至囑至囑”之意,令人感動。他在瑣碎日常中處處體現出的對父母的關心和牽掛,這也正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為人父母,首先做好為人子女的責任,子女們耳濡目染,自然有春風化雨之效。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曾國藩一生恪守節儉的生活原則,也是其家教的主要內容。他在家書中時時告誡子弟要節儉,親自分派家中的用度,根本不給子弟奢侈浪費的機會。家書中提到的“餘教兒女輩惟以勤儉謙三字為主。弟每用一錢,均須三思,”在一封家書中提到,曾國藩寄回銀子五十兩,其中四十兩的用法是:“六弟、九弟在省城讀書用二十六兩,四弟、季弟學俸六兩,買漆四兩,歐陽太岳母奠金四兩”。剩餘的十兩則囑託叔父送給親族中最窮困者;還詳細寫明寄給母親、岳母、嬸母、四位弟婦的零用錢各是多少;上半年、下半年各是多少,。曾國藩作為湘軍統帥,百忙之中親自分派家中用度,不使有浪費奢侈的機會。即便有些餘錢,也用來救濟窮親戚或者救助鄉里,居心用意實在難得。

曾國藩為官清廉,恪守儉樸。“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發誓除了領取該有的薪水,其餘決不再取一錢。咸豐九年的家信中,帶回銀兩700,其中“二百用於溫弟祭田之助”,五百則捐獻給湘鄉的忠義祠。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咸豐十年,曾國藩在寫給四弟的信中談論治家的道理,應該以其祖父曾玉屏(星岡公)的“八字訣”為家訓:早掃考寶書疏魚豬,不僅要讀書,也要從事生產勞動,不要以為這是丟面子的事情。書信中多次提到子侄宜守“勤敬”,“宜令勤慎,無作欠身懶漫樣子”。認為一家之中,勤則興,懶則敗。在寫給紀澤的信中說:“餘在軍中不廢學問,讀書寫字從未間斷”。並以此告誡紀澤一刻千金,絕不可虛擲浪費。這種教育是十分形象生動的,曾國藩的實際行動中,無形中對子侄產生著積極的影響。曾國藩對父母對家人慮事以細的關愛,對家中開支親派用度的種種庸言庸行,給諸弟子侄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身教重於言教,正如曾國藩所言:“以身垂範,不用誨言之諄諄矣!”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曾國藩還在家書中,為曾家子弟訂立了明確的家規,即八本:“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當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曾國藩為了光大祖德,還提出持家教子應注意十事:一、勤理家事,嚴明家規,二、盡孝道,除驕逸。三、“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四、居家之道,不可有餘財。五、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六、家事忌奢華,尚儉。七、治家八字:考、寶、早、掃、書、疏、魚、豬。八、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九、不可厭倦家常瑣事。十、擇良師以求教。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君子修身要篤實!

正是由於曾國藩治家有方,從曾國藩父親到現在,曾家家族前後出了很多的秀才、舉人和進士,約20多人,還出了很多大學生、博士、碩士160多人,大多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