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用農民鎮壓農民,是確有其事,還是史學家的聳人聽聞!

清朝末期,統治者昏庸無道,官員愚昧貪腐,帝國主義列強剝削壓榨,底層的勞動者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當時的民眾要求其實很低,能吃飽、能穿暖就好,也不奢求大富大貴,但如此簡單的溫飽問題,清政府都不能給予。於是,一旦有人振臂一呼,喊著分田分糧的口號,反抗壓迫的農民起義就誕生了,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其中的代表。

清政府用農民鎮壓農民,是確有其事,還是史學家的聳人聽聞!

事實上,當時中華大地上的農民起義軍不只太平軍這一股,北方比較著名的還有捻軍,以及其他零零散散、實力較小的起義軍還有幾股。但為什麼天平天國運動在歷史上受到這麼大的重視呢?主要原因在於天平軍領導人洪秀全建立了政權,對清王朝的統治產生了實質上的衝擊,就像明末農民起義領導人李自成一樣。

清政府用農民鎮壓農民,是確有其事,還是史學家的聳人聽聞!

農民起義政權的建立與軍事行動的勝利是分不開的,太平軍在打江山時期,軍事上還是比較順利的,所到之處遇到官軍的抵抗不大,民眾因為太平軍口號的緣故也比較支援,所以陸陸續續地從廣西到湖北,再到浙江、江蘇,直到攻下南京以後,建立政權,改國號、建首都。隨後,太平天國領導人洪秀全及他分封的各個王,開始了守江山時期。

清政府用農民鎮壓農民,是確有其事,還是史學家的聳人聽聞!

其實,軍事上的順利並不是因為太平軍的戰鬥力有多強悍:論單兵素質,就是普通農民階級稍微進行一下軍事訓練;論武器,不如當時的八旗和綠營;論軍事領導,沒聽說太平軍裡有很出眾的帥才。

歸根結底,還是當時的官軍太水了。入關幾百年的八旗鐵騎紙醉金迷了太長時間,享樂、奢靡之風盛行,全然忘記了祖宗們在馬背上吃苦受凍打下江山的不易;綠營本身就是作為軍事補充力量建立的,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清朝末期更是如此,普通士兵待遇低,訓練少,戰鬥力自然而然高不了哪裡去。

清政府用農民鎮壓農民,是確有其事,還是史學家的聳人聽聞!

而太平軍則不然,敢犧牲、能拼命,待遇還好,況且是新生力量,打仗套路沒被別人摸清楚,軍事上也就無往不勝了。

然而,太平軍的這種勢頭在地方團練——湘軍產生和壯大後,就得到了遏制。團練起初是當地務正業的農民,組織起來抵抗不務正業的流民土匪而產生的一種民間軍事力量,他們勇敢、誠實,與自身的利益想息息相關,這種力量各個地方都有,曾國藩不過是把他們組織化、正規化、軍隊化了。

清政府用農民鎮壓農民,是確有其事,還是史學家的聳人聽聞!

由此可見,太平軍是由一群反抗剝削,反抗壓迫,渴望獲得更多利益,過上美好生活的勞苦大眾組成的;而以湘軍為代表的鎮壓太平軍的地方團練,是由保護自身利益的務正業的民間武力改編而成的,二者追根溯源,其實都是農民,所以這場運動其實就是農民和農民之間的鬥爭,運動最終的結果是官場化的地方團練勝利了。

可想而知,近代社會的勞苦大眾才是犧牲最大,失去最多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