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王朝時期,有不少皇帝的功過存在著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歷史上親政時間將最長的皇帝,甚至,被後代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

康熙少年時期就打倒了權臣鰲拜,之後,收復臺灣、平定三藩、驅逐沙俄等等,可以說,他的一些所作所為更是為大清的興盛奠定了根基,開創了後世的“康乾盛世”。但是,從我國海域這個角度來看,康熙的做法似乎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甚至,還給後世留下了許多麻煩。

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之後,鄭成功收復失地,並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絕對統治。但是,好景不長,鄭成功病逝之後,其子鄭經不願投降。之前,由於鄭氏內鬥,最終導致,在康熙三年的時候,清朝曾與荷蘭聯手進攻金門與廈門,金廈兩島陷,鄭經便撤退臺灣,將“東都”改為“東寧”,並且,伺機反攻福建。

這期間,大清朝早已展開了與鄭氏政權長達近二十年之久的武裝對峙,並且,希望能將鄭氏政權徹底封死在海上,以至於使其不戰自敗。

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就在康熙二十一年,也就是1663年的時候,臺灣鄭氏王朝的領導人鄭經因中風去世,此事便成為了臺灣鄭氏政權和清政府長達二十餘年對峙的重大轉折點。此時,康熙派遣曾經與鄭成功結下血海深仇,瞭解臺灣實際情況,並且,善於水戰的施琅為收復臺灣地區的總指揮,並且,賜予其福建水師提督頭銜。

施琅率精兵兩萬餘人,三百餘艘戰船出征,最終,降服了鄭氏。之後,清政府收回故失地,在臺灣設立一府三縣,隸屬福建。雖然,康熙皇帝最終收復了臺灣,也維護了國家統一,更鞏固了國家統治,這是值得後世讚揚的。但是,在這期間,康熙並沒有吸取前朝丟失臺灣的教訓,而是為了打壓臺灣的鄭氏政權,一意孤行的延續了前朝“禁海絕民”的愚昧之策。

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在此期間,康熙對沿海地區實施了長達二十餘年的“遷界令”。這項法令是從順治時期開始實施,但是,到了康熙皇帝這一時期,他又一次次的擴大了“遷界令”的規模與範圍。

歷史上的“遷界令”是指:使用武力摧毀海邊的建築設施以及一切人為資源,最終,強制沿海居民撤離自己的故鄉。康熙甚至嚴令:“寸板不許下海”、“片帆不許入口”。對於這件事,曾有記載:東山縣當年在遷界的過程之中,兩萬多人當場被屠殺。可以說,就是靠著這種暴力的拆遷手段,康熙製造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沿海無人區”。

康熙大概是受到祖輩遊牧出身的影響,馳騁於高山草原,所以,對陌生的大海產生了恐懼的心態吧。然而,就是這樣一種恐懼的心態,後來,則產生了諸多勞民傷財,甚至,國破家亡的慘劇。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曾寫道:“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於此。”從使用暴力手段導致百姓大量死亡的資料來看,康熙對沿海漢民的大屠殺,僅次於忽必烈和順治皇帝。

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並且,“遷界令”還明確規定:從山東省至廣東省,所有沿海的居民全都要向內陸搬遷至五十里,沿海所有船隻統統燒燬殆盡,一塊帆板都不準留下,所有的貨物都不準越界。。。 。。。並且,他們還在邊界區設定了哨兵,隨時監視邊界區內的居民情況,違反的人一律處死。隨著1661年鄭成功對臺灣全面收復之後,康熙又一次補充了“遷界令”的遷地範圍。

最終,規定沿海居民必須再往內陸遷至五十里,並且,還勒令焚燬所有界外的房屋和田地。然而,康熙只給了沿海百姓三天的遷界時限,可想而知,當時的沿海居民,他們生活有多麼的不堪,南粵大地上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即便如此,康熙皇帝仍然不滿足,之後,他一次又一次的將“拆界令”的範圍擴大,最遠距離甚至已經達到了二、三百里。

幾次暴力拆遷之後,最終,使得這些原本發達的地區變得滿目瘡痍。不少百姓病死、餓死,遷的時候,沿海居民就死了超過一半,剩下百分之二十不到的人,就算能夠到內地,他們則離餓死也不遠了。“遷界令”的頒佈,還使得我國千年積累下來的海洋資產全都毀於一旦,將一個繁榮富強的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個閉關鎖國、作繭自縛的國家。

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可以說,康熙時期還有很多政令,使得整個民族的思維活力受到了禁錮,無腦的拒絕接受外來的先進事物,認為:西方先進的工具器具等都不過是“奇技淫巧”而不屑一顧。這也為日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簽下各項不平等條約的屈辱行為埋下了禍根。

自宋明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的航海貿易相當發達,極大地推動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文化進步。但近年來,很多清宮劇中涉及此類歷史的場景,皆是把“遷界令”描述成:“愛國保家”之舉,且拆遷的沿海居民都受到了良好的對待,國家也會給與經濟上的優待等等。

可以說,如此種種實在是太不尊重歷史了。

此人一條命令,幾天內沿海居民餓死無數,對待漢人他比忽必烈還狠

然而歷史的真相卻不是這麼的博愛仁義,我們後人看不到當年的真實場景,但是透過諸多的史料記載,我們還是能看到:“遷界令”的背後是一個帝王對於自己的自負和對國家未來的愚昧。康熙皇帝應該萬萬沒有想到,他所頒佈的這項法令,竟然對後世造成了如此深遠的影響。

此後不久,遠在歐洲的大不列顛就會乘坐他們最先進的戰船,用他們先進武器,讓西方的軍艦橫行於中國的海上,來重重打擊這個落後腐朽的帝國了。

參考資料:

【《清初的遷海》、《廣東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