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之術和馭人之道,他可以說都做到了極致,是後人的學習物件

古代帝王氣運登峰造極才能坐擁江山,但他管理的可是滿朝文武百官,這些人都是人中龍鳳,千古明君亦不敢言能將他們統統擺平,亦是在管理和拉攏之間不斷找平衡。

識人之術和馭人之道,他可以說都做到了極致,是後人的學習物件

不過說到這裡,這些帝王們也有自己的識人之術和馭人之道,其中劉邦就是最為典型的一個例子

劉邦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之君,在他發跡之前,只是沛郡的一個亭長。蕭何當時是沛郡的主吏掾,工作上經常袒護劉邦。

識人之術和馭人之道,他可以說都做到了極致,是後人的學習物件

劉邦起事之後蕭何孤注一擲,率領整個家族投到劉邦的麾下。他本人更是竭盡全力為劉邦出謀劃策、招攬人才。後來戰事緊張,劉邦不得不棄守關中,只有蕭何還堅持從關中為劉邦招募士兵、尋求補給供應戰事所需,才為劉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識人之術和馭人之道,他可以說都做到了極致,是後人的學習物件

劉邦得到江山之後,認為蕭何首功,封其為候,封賞食邑8000戶。開國的武將們都不服氣,不斷提出反對意見。

劉邦對滿朝文武講了一段話:“打獵的時候,追殺獵物的是獵狗,而發現野獸,指點獵狗,追殺野獸的是獵人。你們這些人隨我征戰天下,獵取野獸當然有功,但是幫助我發現獵物,指點戰術的獵人卻是蕭何。”

識人之術和馭人之道,他可以說都做到了極致,是後人的學習物件

劉邦一番話說得大臣們啞口無言。劉邦的這番安排都是有意為之,正是高明的馭人之術。蕭何對自己忠心不二,那就樹立起他的威信,讓蕭何貫徹自己的意圖,其實也是讓蕭何當靶子,手下人的不滿都會針對蕭何,再由自己調和就順理成章,帝王的權威就從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