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氣候協定達成前,印度出面改了一個詞

【文/觀察者網 鞠峰】

當地時間11月13日19時04分,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對路透社記者豎起大拇指,說,“協議達成了(We have a deal)。”

“但,發展中國家的意見沒有被充分聽取。”解指出。

19時40分,印度環境部長出面,在《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表決剛啟動時打斷了程序,要求更改條款。一些國家表示不滿,會議主席看起來“好像要哭了”。

20點15分,經過了緊急磋商和文字更改,一份“歷史性的協定”終於透過。

環境議題的聯合國會議,會期總是特別長。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COP26)已經開了兩週,又在11月13日延長1天,塞滿了曲折的談判。最終,在各國的讓步下,大會達成了“歷史性協定”,各國同意透過訂立協定減少煤炭的使用。

在“最後關頭”,印度提出了一個印、中、美等國家支援的意見,協定中的一個詞得到緊急修改。一項條款從要求各國加速“逐步淘汰”(phase out)煤炭,改為“逐步減少”(pahse down)。

COP26氣候協定達成前,印度出面改了一個詞

印度環境部長布平德·亞達夫和美國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里在會議間隙進行交流討論(圖自彭博社)

綠色和平運動組織的執行董事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說,該協定的透過意味著“煤炭的時代走向終結。”

“歷史性協定”

綜合英《衛報》和路透社訊息,COP26上,各國已就氣候危機達成協定。該協定將落實將把全球變暖限制在1。5℃的目標,這是2015年《巴黎協定》中規定的關鍵“安全線”。

談判一直持續到週六(13日)晚上,各國政府就“逐步淘汰煤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向貧困世界提供資金”的條款爭論不休。

經過漫長的談判,當地時間11月13日19時04分,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對路透社記者豎起大拇指,迴應記者“協議是否會透過”的問題。

解振華指出,“但是發展中國家的意見沒有被充分聽取。”

過了一會,COP26大會主席、英國內閣大臣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宣佈,“現在到了決定的時候了。”

19時40分,印度在最後一刻出面干預。印度環境和氣候部長布平德·亞達夫(Bhupender Yadav)要求對協定內容作出修改,把“逐步淘汰”煤炭改為“逐步減少”。一些代表表示不滿,夏爾馬“看起來好像要哭了”。

約半小時後,《協定》內容緊急修改完成,經過26年、26次國際磋商後,聯合國關於氣候變化的歷史性協定終於透過。

與會的近200個國家代表團都沒有投出否決票時,夏爾馬明顯情緒激動。他如釋重負般敲響木槌,足見主持這場談判多麼不容易。

COP26氣候協定達成前,印度出面改了一個詞

右二為大會主席阿洛克·夏爾馬,圖源:COP26官方推特

然而《衛報》援引科學意見稱,這兩週,許多國家做出的減排承諾,還遠遠不能將氣候變暖控制在1。5℃之內。但所有國家同意在明年重返談判桌,會議將在埃及舉行,重新審視他們的計劃,並闡述他們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雄心。

夏爾馬承認任務之艱鉅,“我們現在能有憑有據地承認,我們為1。5℃的目標‘續命’了。然而,它的‘生命力’是微弱的,只有各個國家信守承諾,快速行動,才能實現。”

“在這次會議之前,全世界都在問:格拉斯哥的各方是否有勇氣迎接這麼大的挑戰?我們已經做出迴應,格拉斯哥創造了歷史。”夏爾馬說。

然而,一些發達國家依舊在增加了談判的困難度。

印度環境和氣候部長布平德·亞達夫(Bhupender Yadav)表示,還需要對協議進行修訂,以反映“新興經濟體的國情”。

“我們正在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他對路透社說,在COP26會談期間,煤炭已被“單拎出來”,而沒有類似的呼籲逐步淘汰石油或天然氣。

亞達夫稱,“我們盡了努力,讓達成的共識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合理的,對氣候正義來說也是合理的,”他暗示了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歷史排放量份額最大的事實。

路透社稱,這一個詞的修改歐盟和瑞士等富裕經濟體以及許多小型島嶼國家感到沮喪。但所有人都表示,為了達成全面協議,更改是必須的。

“獲得透過的文字是一種妥協。它們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利益、條件、矛盾和國家的政治意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

COP26氣候協定達成前,印度出面改了一個詞

代表討論協定內容

“煤炭時代走向終結”

綠色和平運動組織的執行董事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說協議“還不夠‘給力’(meek),太弱了。

“他們改變了一個詞,但他們無法改變本次締約方會議發出的訊號,即‘煤炭時代走向終結’的訊號,這很重要。”她說。

據路透社報道,發展中國家堅稱發達國家的歷史排放對地球變暖負主要責任,必須支付更多費用,來幫助南方國家適應北方國家造成的後果,並減少碳足跡。

《格拉斯哥氣候協定》給了最貧窮國家更多的承諾,但沒有保證他們最終會得到更多長期以來一直被告知將獲得的財政援助。

協定敦促富裕國家到2025年將“氣候適應資金”從2019年的水平翻一番,一些小型島國在會議上的主要需求便是提供資金援助。目前,“氣候適應資金”主要流向最貧窮的國家,僅佔總的氣候資金的一小部分。

發達國家曾承諾到2020年兌現每年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但尚未兌現。明年,聯合國一個委員會還會對資金情況進行通報。各國政府還會在2022年、2024年和2026年就氣候問題進行進一步磋商。然而,聯合國稱,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仍然達不到相對貧窮國家的實際需要。到2030年,光是氣候適應成本就要達到3000億美元,此外還有對於農作物歉收和氣候災害的補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