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文/晚風暮雨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八月,金國第四次大舉南侵,中、東兩路金軍,先後攻佔了河北東路、河北西路、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大片土地,並於建炎三年正月兵臨徐州(今江蘇徐州)城下。

徐州古稱彭城,西楚霸王項羽曾於此地以3萬士兵大破漢高祖56大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

徐州位於華北平原東南部,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海州(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在清代被譽為“五省通衢”。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金軍南下攻擊宋高宗行在所在地揚州(今江蘇揚州),徐州是必經之地,防守徐州的為龍圖閣待制、徐州知州王復、巡檢楊彭年,武衛都虞候趙立等。

知州王復,字景仁,淄州淄川縣人氏,博覽群書,慷慨有氣節,家中收藏有自唐代以來的名臣畫像,王復最尊崇顏杲卿,曾多次指著顏杲卿的畫像對人說:“士當艱難,捐軀殉節,當如顏公矣!”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顏杲卿是唐朝名臣,安史之亂時,堅守常山,抵禦叛軍,城破後,被押到洛陽,怒罵安祿山,被斷舌後殺害!南宋名臣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到:“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將顏杲卿和死守睢陽的名將張巡並稱。

金軍圍城後,王復率領軍民竭力抵抗,文官出身的王復不諳攻戰之道,就委派趙立指揮作戰,趙立站在城頭督戰,身中六箭,卻不肯後退一步,依然大呼殺敵!(中六矢,戰益厲)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和之前淪陷的多座城池一樣,徐州同樣為孤城,得不到任何增援,經過數日激戰,宋軍傷亡殆盡,徐州最終被攻破,王復不肯突圍而走,堅持留在城內,打算保全一城子民平安!

王復回到州府衙門,換上朝服,金景的等待敵人的到來……

金軍士兵闖進衙門,知道抓住了宋朝的大官,急忙押解到統帥完顏宗翰(粘罕)跟前請功。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王復對宗翰說:“堅守徐州的人是我,其他官員沒有參與,希望你們殺死我,但是請放過徐州屬吏和百姓。”(願殺我而舍僚吏百姓)

宗翰見王復儀表堂堂,起了愛才之心,試圖招降,王復並非劉豫、折可求之流,不肯委身事賊,怒罵求死,全家百餘口被暴跳如雷的宗翰下令殺害。(全家闔門百口皆被殺)

後來,宋高宗追贈王復為資政殿學士,諡“壯節”,立廟楚州,號“忠烈”,官其家五人。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上天眷顧,英雄並沒有絕後,城破之後,王復之子王佾(yì)突圍而出,為忠臣義士保留下了血脈!

徐州教授鄭褒罵敵而死,巡檢楊彭年亦為國殉難!

武衛都虞候趙立在城破之後,率殘部與金軍巷戰,並打算突圍而出,在戰鬥中,被金軍士兵打傷,暈倒在地,半夜,下起小雨,趙立甦醒過來,殺死金軍守衛,找到了知州王復的遺體,哭著將遺體掩埋起來。(入城求復屍,慟哭手瘞之)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趙立潛伏在徐州一帶,暗中聯絡鄉民、收攏殘兵,伺機收復徐州,後來金軍南下,追到長江邊,也沒有抓到宋高宗,就收兵北返,趙立帶領部屬,截斷金軍退路,繳獲金軍一路搜刮劫掠而來的舟船錦帛數以千計,極大的鼓舞了部隊士氣。(奪舟船金帛以千計)

趙立聯絡徐州城內百姓,內外配合,一舉收復徐州,被朝廷封為右武大夫、忠州刺史,後來,趙立率部支援楚州,並堅守孤城一年多,最終為國捐軀,宋高宗曾稱讚道:“立堅守孤城,雖古名將無以逾之。”朝廷後來為趙立建祠,名曰顯忠。

宋朝文人的風骨,不懼刀斧,怒罵敵軍主帥,全家百餘口遇難!

我們把目光再回到金軍這邊,佔領徐州後,金軍完顏宗翰距離目標揚州又近了一步,但是,一個難題也隨之出現:

宋將韓世忠駐守淮陽軍(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如果先打韓世忠,恐怕宋高宗會識破自己意圖,立刻逃跑,再也抓不到;而直接南下揚州的話,韓世忠這支部隊,將會成為身後的巨大威脅。面對兩難的局面,宗翰將會作何選擇呢?精彩內容,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