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明朝歷史上的隆慶開關,被認為是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貿易開發行為。

然而作為視窗開放的漳州月港,並不是一個條件出色的港口。其地理條件反而對商船的進出有限制作用。

但為何就是這麼一個小視窗,就可以給明朝朝廷增加那麼多收入呢?

隆慶開關之後,明朝的對外貿易水平相比之前是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但這種提升的層次是非常有限的。

因為進步的基礎是之前嘉靖皇帝對全國各地的貿易打壓政策。隆慶開關則是對過往失敗政策的小修小補。雖然幫助明朝吸納了不少收入,但整體來看還是不宜高估。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在隆慶開關實施後,明朝的商人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出海進行貿易。

這是自朱元璋建立王朝以來,朝廷對於海禁政策的首次破冰行為。明朝政府每年發放50張貿易通行證,讓漳州地區的商人可以出海貿易。如果沒有獲得這種許可,擅自出海依然被視為犯法。

後來,由於地方上反應強烈,才將許可證增加到了每年100張。但需要由漳州和泉州兩地的商人分享。

一直到最後,每年的許可證也不過是110張。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由於將偌大的貿易需求都壓制在月港一個地方,隆慶開關在執行後的確形成了收入井噴效果。

僅1576年一年,月港的關稅收入就已超過萬兩白銀。到了16世紀末的1594年,透過月港從菲律賓流入的白銀,超過了264000兩。月港的關稅收入則達到29000多兩白銀!

喜出望外的明朝朝廷,因此將月港讚譽為

“天子的南庫”!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但這並不能說明隆慶開關就提高了明朝的對外貿易水平。

因為這點貿易量相比之前的宋元時代,甚至更早的隋唐時期,都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只不過放在明朝的特殊封閉環境下,顯得非常特立獨行,具有跨時代的意味。早已成形的東南海洋貿易經濟,並不由隆慶開關而得到確立,更沒有因為區區一個月港而有了顯著進步。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哪怕是在明太祖到明武宗之間的貿易管制時期,明朝都為不同方向的朝貢體系,預留了多個口岸。

南洋各國可以從廣州上岸,琉球人需要去福州交易,日本人則必須到寧波納貢。北方的山東海岸,還有針對朝鮮一家開放的蓬萊港。至於西北地區的蘭州,也繼續同西域有著淺薄的商業往來。至於民間和地方勢力的走私天堂,就更多了。

同時,隆慶時代的貿易開放政策,也並不僅僅限於月港這一個地方。

成為遠東貿易中轉站的澳門,就是在當時開始租借給葡萄牙人。山西北部的大同等地,也正式同蒙古部落召開了馬市。相比之下,月港的作用還非常有限。只准獲得許可證的本國商人出入,而沒有接待外方來客的義務。17世紀抵達東方的荷蘭人,一直希望在福建沿海開通貿易口岸,卻總是被地方官給強力駁回。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至於明朝朝廷為何會選擇月港,本身也極具諷刺意義。

月港本身位於半封閉的沿海峽灣之中,附近還有群山丘陵阻隔,是交通並不方便的地方。但正因為如此,讓月港在16世紀的前期,躲過了嘉靖時代的絞殺政策。明朝選擇在這裡試點,就是因為月港沒有像浙江的雙嶼那樣被自己的官軍摧毀。封閉環境也容易被官府掌控。

所以,隆慶開關雖然效果顯著,但並不是多麼了不起的改革。

漳州本地的商人,只能用這些通行證去汶萊以西的馬六甲和暹羅等地貿易。泉州本地的商人,也只能獲得許可後去汶萊和呂宋貿易。這些數量相比龐大的沿海經濟需要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隆慶開關僅有一個小視窗 為何能給明朝增加那麼多收入!

月港的開關,從根本上來說也只是官營壟斷經濟的改良。

這種模式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有了更大規模的實踐。其影響力與獲得的收益,不僅高於地形封閉的月港,也超過了明朝治下的諸多口岸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