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肺癌術後隨訪,意外發現體內危險“炸彈”!

72歲的劉伯多年前查出肺癌,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做了肺癌根治手術。術後他堅持定期複查、隨訪,身體狀況一直不錯。

然而,在最近的一次CT複查中,醫生髮現,一個直徑超過5釐米的瘤體橫亙在劉伯主動脈的最“高峰”——主動脈弓,好比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而且,瘤腔內還有大量不穩定的血栓,如同水管壁內的水垢,一旦脫落隨血液流到心臟或大腦,堵塞血管,可造成心梗、腦梗。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危及生命。更為棘手的是,這顆“炸彈”已蔓延至三條負責給大腦供血的動脈——頭臂動脈、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無形中更增加了“拆彈”的難度。

老伯肺癌術後隨訪,意外發現體內危險“炸彈”!

劉伯肺癌術後隨訪,意外發現主動脈弓埋了顆“不定時炸彈”。

怎麼辦?經多學科會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王海洋教授團隊想出了一個兩全的辦法——在全程保障劉伯腦供血不中斷的同時,實施“三開窗”全腔內瘤體隔絕術,成功“拆彈”。術後,劉伯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難題:不關“總閘”能不能修好“水管”?

“在主動脈弓動手術,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無論是大腦還是心臟,都是非常重要的器官。術中如果出現腦缺血,幾分鐘就可能造成偏癱甚至死亡。”王海洋教授坦言。傳統開刀手術創傷大,併發症發生率高,老年人耐受力相對較弱,而且劉伯還是一位肺癌術後患者,身體經不住再三的打擊,如果採取心臟停跳、深低溫停迴圈的方式進行操作,風險極高。

經過多學科反覆討論評估,王海洋為劉伯定了一個“三開窗”腔內隔絕術方案。

“就是利用介入技術將覆膜支架送入瘤體位置,把瀕臨破裂的動脈瘤隔絕起來,同時將覆蓋在主動脈弓頭頂的那三條動脈血管部位開三個‘小窗’。但還要進行血運重建,保證有充足的血流供應大腦。”王海洋解釋這個方案時,聽起來似乎沒那麼複雜,但操作起來卻面臨重重危險。最大的難關就是如何保證主動脈弓病灶被隔離的同時,又能保持弓上三條分支動脈血管通暢。一起參與手術的醫生嶽劼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比喻為在不關“總閘”(心臟)的情況下修好“水管”(主動脈)。

嶽劼分析說,當覆膜支架進入主動脈弓,隔絕了動脈瘤,同時也會阻斷三條分支血管與主動脈的連線口,而“開窗”需要一定的操作時間。如何才能實現既把堵塞的“主幹道”修好,又不影響其他分支管道的通暢以免大腦缺血呢?

手術:重建血運保障大腦供血“拆彈”“開窗”一氣呵成

為了達到雙贏的效果,王海洋教授團隊決定用自制轉流裝置進行腦氧監測下的體外自體流轉來保證腦供血。手術過程中,在麻醉醫生的全力配合下,王海洋教授帶領團隊先為劉伯在體外搭起了兩條“生命之橋”——左側股動脈透過轉流裝置連同雙側頸動脈,為後面的操作贏得了“時間窗”。

老伯肺癌術後隨訪,意外發現體內危險“炸彈”!

老伯肺癌術後隨訪,意外發現體內危險“炸彈”!

專家團隊手術中。

“這樣一來,在還沒有‘開窗’的情況下,透過這兩條轉流管將血液輸送至大腦,就不會影響大腦供血。”嶽劼說。隨後,手術團隊在DSA血管造影的引導下進行精準定位,將瘤體完全隔絕後立即進行“開窗”。為了讓人工開通的這三個小“窗”與血管壁更緊密貼合,避免內漏、移位及支架斷裂的風險,王海洋教授團隊改良“工具”,為受到影響的三條分支動脈血管重建血運通道。

手術當天,從正午到晚上,經過7個小時的奮戰,王海洋教授帶領團隊一氣呵成,終於在保證劉伯大腦正常供血的情況下,為他成功拆除了主動脈弓上的那顆“炸彈”。

術後,在血管外科、神經外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的密切監測和護理下,劉伯各項生命體徵很快穩定下來,目前已康復出院。

提醒:幾類人出現這種症狀莫強忍及早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病變

王海洋教授提醒,血管會隨著年齡增加而發生老化和退行性病變,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長期吸菸等老年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如果出現隱隱的腹痛,千萬不要在家強忍,要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請專業醫生幫助判斷和治療。

近年來,關於重建主動脈弓的腔內治療技術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王海洋教授介紹,主動脈弓部疾病因其複雜的解剖結構,一直是微創手術治療的“禁區”,包括煙囪技術、開窗技術、雜交技術等在內的腔內治療技術的應用,避免了傳統開胸手術的巨大創傷,為很多高齡、高外科風險患者提供了更為適合的治療選擇,造福廣大主動脈弓動脈瘤患者。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韓文青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