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典韋及所募)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

(董)襲與淩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衝裡。

《三國志》記載了兩次“人披兩鎧”的情境。

一次是曹操討呂布。典韋及死士棄盾,持長矛撩戟陷陣。

太祖募陷陳,(典)韋先佔,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

另一次是孫權討黃祖。先鋒淩統與董襲先登斷紲。

(董襲)與淩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衝裡。襲身以刀斷兩紲,蒙衝乃橫流,大兵遂進。——《吳書十》

人披兩鎧,稍加思索、便知其硍節所在。

甲冑豈能穿套兩層?且不說重量問題,單說甲冑外側與內側的空間凹凸貼合設計,就絕不可能做到人披兩鎧。

本文旨在論證“人披兩鎧”的操作空間和實現方式,寫作思路是受《赤壁》劇組的美術道具啟發。

注:《赤壁》的服裝道具和美術水準,是目前三國類電影中的巔峰、沒有之一。劇組雲集了史學和考古專家,幾乎所有道具均參考兩漢文物進行還原和再創作。不過其道具設計思路略偏向西漢,但瑕不掩瑜。

本文共 1000 字,閱讀需 5 分鐘

三國漢季(189-220)處在兩漢向魏晉過渡階段,常見的甲冑形制其實相當有限。

西漢常見者,有襦甲、裲襠甲、玄甲。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襦甲的包裹方式很有趣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裲襠甲和玄甲;玄者黑,隱喻龜殼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影視作品中的裲襠甲與襦甲

東漢常見者,有“筩袖甲”、“盆領甲”。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盆領甲和筩袖甲;筩袖鎧的肩甲部分是環型閉合構造

甲冑衍化至魏晉,出現了結合上述盔甲優點的“具裝馬鎧”。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魏晉具裝馬鎧

馬鎧的身甲部分如筩袖甲,為“對襟札甲/鱗甲”構造;脖頸處是盆領甲;肩膀處類似襦甲披肩,防護面積更大,手臂活動更加靈活;但腋下和兩脅的防護則不如筩袖鎧。

我之前始終想不明白,典韋、董襲、淩統及所部死士,是如何能夠做到“人披兩鎧”的。

因為這些甲冑從外表來看,完全不具備“巢狀兩層”的操作空間。

直到看到電影《赤壁》的定妝照,我才恍然大悟。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內側穿筩袖、外側套裲襠

所謂的“人披兩鎧”,並非穿戴相同形制的甲冑,而是內、外層分別穿戴不同形制的甲冑。

即:內側穿盆領鎧/筩袖鎧,外側套裲襠鎧。

這種穿法,就有點兒類似遼、宋時代的“步人甲”。當然,鑄造技術和空間設計上、魏晉甲冑肯定不如宋代;但穿搭原理上、二者卻一脈相承。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宋代《武經總要》記載的“步人甲”配件

從典韋、董襲、淩統故事,看所謂“人被兩鎧”

遼、宋武士甲冑,注意胸甲部分的外層巢狀包裹

由此可知,三國漢季的人披兩鎧,所披鎧甲形制其實不同。內穿筩袖/盆領,外套裲襠/玄甲。

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