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墓:樹碑者終成豐碑

莊嚴肅穆的司馬溫公祠

山西日

報記者

周明飛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史學著作中,有兩部書如同突兀的雙峰,並峙於歷史的崇山峻嶺之中,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一部便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兩部皇皇巨著又被並稱為“史學雙璧”。

《資治通鑑》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嘔心瀝血19載才成此書,全書共294卷,約300萬字,記載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為編纂此書,司馬光自言“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在公元1086年,半生浮沉身心俱疲的一代名相司馬光悵然病卒,諡溫國公,葬於故土夏縣鳴條岡上。

出夏縣城往北15公里,便是司馬光墓。司馬光墓,其實是祠堂、墓地、餘慶禪寺的組合。塋地位於右翼,禪院列於左翼,碑樓在最前方。

聳立在廣場前的碑樓高大巍峨,底部四周磚牆圍護,上是木製重閣。碑樓內有“司馬溫國公神道碑”一通,碑身厚碩高大,僅馱碑龜趺就有一人高,遊人極力舉頭仰視,也無法看清石碑最上面的刻字。身旁導遊介紹說:“碑額是宋哲宗御篆的‘忠清粹德之碑’,碑文是大文學家蘇軾所撰並書,碑身鐫刻的2000多字舒暢流麗,詳述了司馬光的一生及家世,與螭首、龜趺相加高達9米,堪稱‘華夏巨碑’。”

一聽說是蘇東坡的筆跡,遊人便不禁走近端詳。“這塊不是原碑,是明嘉靖間,依宋碑複製的。”聽後,大家在驚訝之餘略有失望,紛紛詢問,原碑現存何處。

隨著導遊指引,遊人們穿過宮殿式三重簷琉璃屋頂的司馬溫公祠門,來到著名的杏花碑亭。“司馬光在開封去世後,宋哲宗派大員扶靈送往故鄉夏縣涑水安葬。元佑三年立哲宗御賜的‘忠清粹德之碑’,蘇東坡撰寫的碑文對這位四代元老重臣的一生詳加記述,盡力渲染。九年之後,變法派新黨再次得勢,章惇、蔡卞向宋哲宗追劾司馬光,到夏縣涑水將司馬光的諡號取消,把石碑推倒砸成四段,掘地三尺而埋之。相傳過了五十年後,在碑座大石龜旁長出了一株杏樹,四季開花,甚是神奇,遂報於縣令並呈州衙,以為地下有什麼珍寶,便派人挖掘,原來是被砸斷了的宋哲宗御篆的司馬文正碑,於是就命其為杏花碑,可惜碑文已剝蝕難辨,當時有官人奉聖旨摹刻四石嵌於壁上供人觀瞻。”導遊娓娓道出的歷史摻著有趣的傳說,讓遊客聽得津津有味。

記者看到,位於主軸線西側的司馬光墓及祖塋松柏成蔭,草地上古冢交錯,石刻遍地,一派肅穆古樸氣氛。塋地現存司馬光及父兄親屬墓冢封土堆13座,呈有序排列。園記憶體有宋碑4通,明碑2通,其中以王安石為司馬光叔父司馬沂撰寫的墓表最為著名,文辭流暢,筆力工健,屬北宋時期珍貴文物。

在杏花碑亭的東側是餘慶禪寺,是為保護司馬光墓而特意營造的一座寺院,大殿內供金妝大佛坐像3尊,高達3米有餘。像前配有護法、韋陀、侍童。整個造像神態端莊,氣宇軒昂,手法精湛,頗具宋代風格。佛寺往東是新建的涑水書院。書院內新打造的4個展館,更是充滿濃濃的文化味道:家范家訓館、資治通鑑館、司馬光大講堂、司馬光軼事館。“每一個展館都是一本厚重的書。遊客進來之後,可以首先透過這幾個展館,對司馬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司馬光墓文物保護所所長王在京說。

透過展館,世人可知,司馬光不僅是一位勇者,更是一位敏者。“哐啷”一聲水缸響,救出落水小孩童,中華從此有了見義勇為的好榜樣。他敏而好學,深知天道酬勤,一截圓木成了讀書警枕。他是一位廉者,更是一位智者。性不喜華靡,以儉素為美,歷涉四朝,卻家徒四壁,只有薄田三頃。他居洛陽一隅,歷時19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為中國史學史上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司馬光逝去已有1000多年。千年來,《資治通鑑》印行了無數個版本。他的政治理念透過《資治通鑑》延續至今;他的高風亮節也在歷史的天空中閃爍著永恆的光芒!

編輯:沈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