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絕頂武林高手

現在關注不迷路,好文點贊有態度!

很多網友特別喜歡在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發現一些特別的細節,並進行熱烈的討論。

1、達摩與孔子——輕功水上飛

中國歷史上的絕頂武林高手

少林達摩祖師,歷來被奉為武學至尊。而達摩祖師最讓眾FANS歎服的身手莫過於“一葦渡江”之輕功。佛教典籍有載:“……江水滔滔,向東直瀉,江邊無人,只有一捆蘆葦,卻是無人也無船,達摩順手抽出一支蘆葦,一個順勢,丟向空中,由空而下的蘆葦,飄然落在江上,達摩縱身一躍,突然雙腳已經四平八穩的踩在滔滔的水中,達摩閉目,呼呼一陣東南風起,轉瞬之間,那支蘆葦乘載著西天祖師——第廿八代的達摩,風馳電轍般,悠悠渡江北去了……”。精彩!果然好手段!但事實上,我們必須知道這水上飛的輕身功夫並非源自於這個印度老和尚。

《論語。子罕第九》有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我們可以想象,孔聖人立足江上,凌波踏浪,飄飄欲仙,氣走諸脈之際,尚且行有餘力,慷慨陳詞曰:“光陰好比那個河中水,它日夜流去呀不能回”,其鎮定端凝處,直不動如山時,儼然一派武學大宗師的風範與氣度。

兩相比較之下,達摩祖師不免遜色了許多。首先他腳底下要踩著一根蘆葦,藉以增大腳下受力面積,減小壓強。其次行功之時不能開口說話,這顯然是功力不到家的表現。最奇怪他還要閉目,不厚道地猜想一下,莫非是祖師對自己這門功夫信心不足,所以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掉江裡有損威儀?

世人皆尊孔夫子為文聖人,卻不知孔先生其實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絕世高人。《論語。陽貨第十七》記載了一件小事:有一日,孔先生去某地找一位武學高手切磋武藝,見面之前,先聽此人彈奏了一首碧海潮生之類的曲子。一曲奏罷,孔先生莞爾一笑:“這個人功力太弱,殺雞豈用宰牛刀啊。”(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正是: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天下無雙,仲尼不出,誰與爭鋒。

2、掃地僧與孟浩然——內力氣功篇

中國歷史上的絕頂武林高手

少林掃地僧,歷來被奉為金庸筆下的第一高手。他周身三尺方圓之內有一層無形氣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端得是強悍絕倫。而且此人在武學修養上也頗有見地,曾經說過一段牛X無比的語錄,大意如下:少林絕技凌厲狠辣,大幹天和,所以練功的時候,要以相應的慈悲佛法來化解,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才能越牛X。

這話倒是甚有道理,只可惜不是老和尚的原創,是孟柯先生的語錄。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師父,您最擅長哪一門功夫呢?” (“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說:“我擅長的內功叫‘浩然之氣’” (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什麼是浩然之氣呢?”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說:“一言難盡。總之這門功夫很牛X,修煉它的話,一定要和仁義道德相匹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啊。”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看到這裡,大家可以明白了吧,孟先生其實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不過似乎孟先生更類似於一位武學理論的創始者,而非實戰搏擊的高手。這種尷尬的局面直到千年之後方有所改觀。到了唐代,孟氏一族終於湧現出了一位出類拔萃的絕頂高手,此人以天縱之才修孟氏氣功之大成,單以內力深厚雄渾而論,堪稱曠古絕今。他為了紀念“浩然之氣”這門家傳內功,所以改名字叫做孟浩然。

這孟浩然的內力究竟高到了什麼地步呢?我們且看他本人的一首詩即可明瞭。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八月,洞庭湖畔,水天一色。孟浩然運足了氣,全力一擊之下,整個湖水為之蒸發,湖畔城池為之震撼……看來這個“波”字應該類似於《七龍珠》裡的龜派氣功。

內力修為到了孟浩然這等層次,少林掃地僧那勞什子氣牆恐怕也被比下去了。

3、張三丰與老子——以柔克剛篇

中國歷史上的絕頂武林高手

張三丰,一代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結合,創出了輝映後世、光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武當派武功有啥特色呢?“以慢打快,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客犯主”“似松未松,將展未展”“用意不用力,勁斷意不斷”

其實這些個武學原理也不是張三丰首創的,我們在老子的獨門武學《道德經》中很容易找到一些痕跡。

老子說: “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直若屈” (似松未松,將展未展)

老子說: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以客犯主)

老子說: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老子說: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用意不用力,勁斷意不斷)

老子跟孟子不同,除卻這些武學原理之外,他本人也是一位精通技擊的實戰高手。《道德經》第50章統計了老子生平的所有戰役:李先生一生中遇強敵無數,他屢次出生入死面不改色,折在他手裡的強敵有三成被他釋放了,三成被他打死了,剩下四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還有一位高手孔先生,他跟老子曾經有過一次會晤。二人對峙良久,想要尋找對方的破綻,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說了點不鹹不淡的話,孔子就迅速閃人了。事後他的徒弟們問他:“老子厲害不?”孔子說:“如果他的武功像飛鳥一樣敏捷,像游魚一樣圓滑,像走獸一樣兇猛,那我能夠打贏他。但是他的武功在我看來,便如飛龍在天一般,實在是沒有必勝的把握啊。”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這樣的造詣,恐怕不是張三丰所能夠企及的。

4、獨孤求敗與莊周——劍術兵器篇

獨孤求敗的埋劍冢上刻著兩行牛皮烘烘的小字:“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老夫每讀至此,常掩卷而嘆: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獨孤求敗之謂也。”殺了些菜鳥,敗了些草包,就敢自詡天下更無抗手,不把古人先賢放在眼裡,當真是短視之極了。天下無敵,難道是自己封的不成?

且說春秋時候,宋國有一位劍術大家莊周莊先生,他劍術上的造詣之高,獨孤求敗實難望其項背也。《莊子。雜篇。說劍》有載:趙惠文王喜歡劍術,欲招攬天下劍客為己用。有一天,莊周先生也來應聘,他緩步而行,見王不拜。

趙王問:“你劍法很牛嗎?怎麼這樣子傲慢?”

莊先生說:“我的劍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趙王大吃一驚:“我*,你無敵了。”

(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

獨孤求敗的劍法分了三個層次,即所謂“凌厲剛猛,無堅不摧”;“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不滯於物,無劍勝有劍”。這三個層次離“千里不留行”的萬人敵境界還有一定距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