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在《水滸傳》第三十五回中,宋江、花榮和王英等人,離開了清風山,直奔梁山泊而去。隊伍行到對影山時,碰到了兩個打架的人。

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這二人,一個通身紅色,一個全身白色,都用方天畫戟,他們就是小溫候呂方和賽仁貴郭盛。兩人鬥到深處,戟上面的絨絛結住了,絞在一起,掙脫不得,得虧花榮一箭射開。

宋江對這二人的第一印象不錯,後來安排兩人做了自己的保鏢。按書中所說,這兩人功夫也不是多厲害,宋江何以選他們做保鏢呢?

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首先,真正的猛人要上戰場。梁山諸位將領中,比呂方武藝高的,有一大把,不說五虎將,就是八驃騎、武松、魯智深等人,那也比呂方強很多。但是,這些人是要帶領軍隊,負責衝鋒陷陣的。

倘若把猛人都安排來保護統帥,那打了敗仗誰負責呢?畢竟,軍隊是要打勝仗的,可不是為了保護一個統帥的。

其次,方天畫戟是儀仗兵器。所謂儀仗,就是撐場面,既然是為了場面,那就更突出好看。戟在商周時期,原本是戰場兵器之一,由戈和矛組成,可以左右橫擊,也可以直刺,綜合了戈和矛的特點。

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但由於鎧甲的不斷完備,加上戰國之後,騎兵開始崛起,戟的作用越來越小,戟胖小智,甚至影響衝刺效果。在漢代,騎兵還會手持長戟殺敵。而到了魏晉時期,由於北方重騎兵長矛和馬甲的完善,戟殺敵的效果越來越差,用矛在馬上衝刺殺敵的效果越來越突出。

矟,也就是長達一丈八甚至更長的矛,就這樣取代了戟。而戟,則成了儀仗器具,到唐代時,戟基本不用於兵器。

這一點,可以在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窺得一斑。

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懿德太子是李重潤死後的封號,按照禮儀,他墓兩側應該是各九杆戟,共十八杆戟,但壁畫中卻是一邊十二杆,合起來共二十四杆,說明他享受的是皇帝級待遇。

我們今天常見的“方天畫戟”,其實開始時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被稱為“戟刀”,北宋才出現,《武經總要》上有記載。

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其實,《三國演義》中,孫權的儀仗隊也是戟隊。合肥之戰時,宋謙和賈華負責保護孫權,結果樂進突陣,揮刀砍斷宋謙、賈華的畫戟。李典又補了一箭,宋謙就這樣死於馬下。

與周泰、太史慈相比,宋謙賈華也就是個三流貨色,但仍然作為孫權的保鏢,也可以看出,真正的猛將是要上戰場的。

宋江為什麼選小溫侯呂方做保鏢?有三個原因,第二很關鍵

最後,呂方功夫並不差。梁山攻打方臘時,曾對陣方臘部下石寶,石寶與關勝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呂方也能戰石寶五十回合,至少說明他是八驃水平,甚至弱五虎水平。當然了,呂方和郭盛人也不錯,用來做儀仗隊兼保鏢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