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縱觀整個希臘化時期,亞歷山大大帝不僅是建城活動的創始者,也無愧為最偉大的建城者。但亞歷山大大帝並非馬其頓國王中第一個建城者。腓力二世時期,馬其頓王國不僅實現了內部的統一,而且開始向色雷斯、伊利里亞以及派奧尼亞等周邊地區擴張。在擴張的過程中,馬其頓人開始了建城的嘗試。然而,將此建城模式推廣至整個希臘化世界,卻依然是亞歷山大東征之功。東征所開闢的空前遼闊的世界是腓力二世無法預見的,所面臨的統治難題也是前所未有的。那麼,這種新的建城模式是如何萌芽?

一、亞歷山大的建城活動

亞歷山大之所以成為一個卓越的建城者,絕不僅僅是受東征以來的形勢所迫,而與東征之前的馬其頓王國,乃至整個希臘人世界的政治、社會環境有著莫大的關聯。

以往學界談及建城、殖民靈感的由來,有的追述古代東方流放殖民的傳統,有的強調亞里士多德“交換歐亞人口”思想對亞歷山大大帝的影響,但更多的都會談到伊索克拉底的《致腓力第一書》中向腓力的建言:您能否願意征服波斯大王的整個帝國,或者至少從其奪取一部分,按當下的話來說,使從西里西亞到西諾普的亞洲從中分離出來;然後,在這片區域建立城市,讓那些生活無著、四處流浪的人定居於此,他們會抵抗他們遇到的任何敵人?如果我們不把他們集合起來,為他們安排生計的話,等到他們成為比蠻族還要嚴重的禍害,就為時已晚了。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從這段話中,伊索克拉底明確表露出他希望腓力在小亞建立殖民城市,解決希臘嚴重的社會危機。那麼,亞歷山大的建城靈感究竟是否直接來自伊索克拉底呢?

一些學者認為伊索克拉底的建言對腓力是有影響的。例如,科恩認為:“腓力如果征服了(小亞細亞)……也一定會在小亞細亞建城。”“腓力長遠的遠征計劃包括遠征小亞細亞,但是,他突然遇刺身亡打斷了這一計劃。”其實仔細探究便會發現,亞歷山大大帝的建城活動與伊索克拉底的建言似乎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絡。

首先,在伊索克拉底建言之前,希臘—馬其頓人的建城殖民活動已經萌芽,腓力二世本人即已開始了建城的實踐。從德羅伊森開始,不少學者都關注到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斯一世征服亞得里亞海沿岸之後在戰略位置建立殖民地的先例,認為這對腓力二世的建城、殖民活動影響深刻。狄奧尼修斯一世是較早推行統治者崇拜的古希臘僭主。腓力二世很有可能受其影響,也著手建立以自己命名的城市。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其次,無論腓力二世還是亞歷山大大帝都沒有聽從伊索克拉底的建議,在“從西里西亞到西諾普”以西的小亞細亞建立任何城市或殖民地。腓力二世未及東征就遇刺身亡,他是否真的有意在小亞細亞建城無從得知;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顯然途經小亞細亞,但是他並未停下征服的腳步在此建立任何城市,而且此後的建城活動與安置了希臘貧民,解決希臘的社會、經濟危機更是無從談起。事實上,伊索克拉底僅僅考慮到向小亞西部移民,而亞歷山大建立的絕大多數城市或殖民地都位於底格里斯河乃至伊朗高原以東。這些城市或殖民地的建立顯然是出於帝國統治的需要。

二、建城活動興起

近年來,學界更加傾向於從馬其頓人的政治、軍事及經濟等方面的利益出發來解釋希臘化時期的重要問題。因此,對建城活動開啟的背景進行重新梳理很有必要。

馬其頓人之所以最終降服中南部的希臘城邦,成為科林斯同盟的統帥,是腓力二世之功。馬基雅維利在《論李維》中曾經有這樣一段話:應該摧毀舊城、闢建新城,使人民易地而居。總而言之,那個地區不能有一事一物不翻修,俾使當地掌握官階、地位、職稱、財富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是從你得來的。亞歷山大的父親,即馬其頓的腓力,就是個中翹楚,他就是依照這樣的模式從一個小國王變成整個希臘的君主的。寫到他的人說,他把人們從這個地區遷到那個地區有如牧人驅趕他們的羊群。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在腓力二世統治之前,馬其頓不僅不是一方強國,還受盡三面強鄰的欺凌。東面的色雷斯是馬其頓最忌憚的強敵。西面和北面沒有高大的山脈作為屏障,附近的伊利里亞人和派奧尼亞人也“肆無忌憚地往來”:伊利里亞人可能控制了上馬其頓(如俄瑞斯提斯和林科斯等)的一些貴族;派奧尼亞人也常趁虛而入,大舉南下,例如在公元前360/359年,馬其頓被伊利里亞擊敗之時便是如此。

腓力二世上位之後,最先著手處理的就是馬其頓長期積弱的頑疾。他兼併了散佈于山間的部落,將其遷至現在卡斯托里亞、弗洛里納、阿里代亞、基爾基斯以及更東面的色來、德拉瑪、卡瓦拉等平原地區,建立有防禦工事的據點,並將邊界從斯特里蒙河推進到涅斯托斯河一線。

可見,馬其頓人的早期建城、殖民,帶來了兩個後果:第一,在平原上建立了有防禦工事的希臘城邦,便於與馬其頓王國中央保持聯絡;第二,瓦解馬其頓邊地的世襲貴族。這事實上也為馬其頓王國在邊疆重建有效的防禦據點創造了可能。尤其是東部與色雷斯的邊界,馬其頓王國先後建立的幾座城市的情況更足以解釋腓力二世鞏固邊防的舉措。根據古典作家的記載,腓力二世在色雷斯附近建立的城市主要有以下兩座。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1。腓力比

腓力比約建於公元前356年,相關記載主要來自狄奧多羅斯和阿庇安,其中狄奧多羅斯兩次提及:後來塔索斯人建立了一座城市,稱之為克列尼德斯,後來國王將其以其本人命名,稱為腓力比,並且使其成為了一座人口眾多的城市。

此後他前往克列尼德斯,吸納大量當地人加入城市,以擴充套件其規模,並將其改名為腓力比,以其本人命名。然後,他又前往該城附近的金礦,這座金礦原本產量較低、微不足道,經過腓力的改良之後,產量大增,為他帶來了超過一千塔蘭特的收益。

阿庇安的記載更明確地指出了該城的軍事和經濟價值:腓力比舊稱達圖斯,在此之前稱克列尼德斯……腓力在此建城是因為他認為該地是一處抵禦色雷斯人的要塞,於是以本人命名,稱腓力比。它位於一處高聳的山丘之上,規模恰為山頂的大小。……此處有另一座山名為狄奧尼索斯山,其中有一處名為阿西拉的金礦。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由此可見,腓力二世透過建城有效地抵禦色雷斯人的侵襲,還控制了潘革翁山的金礦。軍事與經濟上的需求都可能是腓力二世建城的重要動機。此外,許多學者認為腓力比的建立是與希臘人傳統的建城命名方式相揖別的標誌。哈蒙德和格里菲斯在《馬其頓史》中如是說:“腓力比一名有些‘特殊’意味;因為希臘人世界此前從未有建城者以本人命名的先例。”“有可能自公元前八世紀以來,腓力是公認的第一個以建城者本人命名殖民地的人,此前這一向是傳說或神話中的建城者(即英雄或神)的特權。作為建城者,在腓力死後他可以享有英雄一般的崇拜。”這或可說明腓力二世此時已經有意識透過建城推行其個人的政治宣傳。

2。腓力波利斯

腓力二世於公元前342年攫取了色雷斯大部地區,為了將這片土地牢牢握於手中,他在此建立了幾處據點,其中一座城市名為腓力波利斯。從這座城市的另一名稱波內羅波利斯即“囚徒之城”可以看出,這座城市的市民主要出身囚徒。有關其建城資訊的記載主要來自提奧旁波斯、斯特拉波。提奧旁波斯稱腓力抽調了2000名囚徒、間諜,遷往腓力波利斯。

斯特拉波稱腓力在一處名為卡利比的地方安置了囚徒。埃利斯稱這些記載可能有誇大的成分。然而,希臘化時期馬其頓國王的一些流放殖民政策可以說明,腓力二世透過在邊境安置囚徒的辦法,不僅可以達到戍守邊疆的目的,還可以解決內部的社會問題,不失為一種兩全之策。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3。色雷斯的亞歷山卓波利斯

這一時期,除了腓力二世本人建立的這兩座城市之外,身為王子的亞歷山大也建立了一座以其本人命名的城市——色雷斯的亞歷山卓波利斯。這是亞歷山大所建的第一座城市,約建於公元前340年左右。相關記載來自普魯塔克與斯提潘努斯。

普魯塔克《亞歷山大傳》稱:正當腓力出征拜佔廷之時,年方十六歲的亞歷山大留在馬其頓監國、掌握國之璽印。在此期間,他降服了叛亂的邁多人。在佔領其城市之後,驅走蠻族,安置了混合的人口,將城市命名為亞歷山卓波利斯。

斯提潘努斯的《民族誌》“亞歷山大里亞”條:“第三座位於色雷斯,鄰近馬其頓,為亞歷山大大帝十七歲時所建。”斯提潘努斯雖將此城收於亞歷山大里亞詞條下,與普魯塔克不盡相同。然而,根據城市所處位置以及亞歷山大建城時的年齡,可以確定兩處史料所指為同一座城市。塔恩並不認同該城的真實性,他認為,亞歷山大在其父親在世時建立一座以自己命名的城市,此舉無異於宣告獨立,在古代世界顯然是反叛的行為。

希臘化時期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建城思想開始萌芽

總結

無論腓力二世還是亞歷山大本人,在東征開始之前都很有可能有過在戰略要地建立以其本人命名的城市的實踐。總體看來,東征之前的建城活動都是馬其頓在其周邊區域開疆拓土的反映。這些城市建立之後,色雷斯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均未對馬其頓人構成實質的威脅,甚至成為亞歷山大東征重要的徵兵來源,這些城市的建立顯然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