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

喜歡的給小編點個贊吧,也可以發表你們的看法哦。

歡迎大家進來看小編的這篇文章,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進入正文部分吧!

《道德經》二十六章有云: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計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

這是老子運用辯證法原理,對君子修養所做出的明確釋義,意思是:穩重是輕率的根本,安靜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外出不離開載重的車輛。

雖然有奢華的生活,卻安居然而不沉弱其中。為什麼身為萬乘之君,卻還用輕率的舉動來治理天下呢?輕率就喪失了根本,躁動就喪失了主宰。

老子主張“君子興當穩重”的理論,如此,我們須當做到穩重;退一步講,即使我們不以達到君子的修養水準為目的,也不能舉止輕率毛躁。

《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

老子認為,穩重是君子的基本修養之一,他在闡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的理論時,專門用“躁”對比“靜”,用“輕”對比“重”,他透過對“躁”與“輕”的否定,來肯定穩重作為一種修養所能發揮的巨大作用。

那麼,我們不妨也對比舉例,對經典的歷史事件大膽假設,觀察一下反面效果。

公元前283年,趙國的趙惠文王得了一塊絕世美玉,命名“和氏璧”。秦昭王垂涎這塊美玉,便修書一封,對趙惠文王表示願意用15座城來交換。趙惠文王猶疑不定,他不敢拒絕,否則會得罪強大的秦國;但他更擔心秦昭王出爾反爾,收了美玉卻不給城池。

《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

就在此時,藺相如表示願意出使秦國,並承諾如果秦國履約,他便留下和氏璧,如果爽約,他便完璧歸趙。在秦國大殿上,秦昭王果然反悔了,他眉飛色舞地捧著和氏璧賞玩,絕口不提換城的事。

藺相如見狀,便從容說道:“可惜有點小毛病,待臣指給您看。”秦昭王不疑有詐,便將和氏璧遞迴到藺相如手中。藺相如手捧玉璧,退到一根柱子旁邊,說道:“大王無意獻城,此時若通迫我,我的頭便與玉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昭王無奈只得作罷,而後,藺相如說趙王為獻寶璧,曾齋戒五天,那麼秦王若想得壁,同樣也得齋戒五天,秦王無奈答應。

《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

藺相如趁此機會,命僕人懷搞寶壁,連夜奔回趙國,交還給趙王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完璧歸趙的故事,故事中藺相如的沉靜穩重、機智果敢令人欽佩。但如果藺相如在見到秦王反悔後,頓時輕率了,躁動了,那麼歷史很可能就是這個樣子:

秦國大殿上,秦昭王眉飛色舞地捧著和氏璧賞玩,絕口不提換城的事。藺相如見狀,又急又氣,臉色漲得通紅,挽起衣袖,準備撲倒秦王,搶回和氏璧。

秦王一見情況不妙,頓時大喝一聲:“拿下此人!”眾位鎮殿將士一擁而上,將藺相如死死壓住,藺相如區區一介文人,掙扎了幾下也就消停了。秦王哈哈大笑,他得了美玉,又不失城池,還抓了藺相如,可謂一箭三雕。

《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

歷史沒有這樣發展,全繫於藺相如沉靜穩重的君子修養。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外放的時代,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沉靜心神,錘鍊內在的修養。

但是,君子的修養之於我們這樣的民族,是有理由、也有責任要傳承下去的,更何況古老的道家智慧在當今的社會同樣能夠發揮作用。

一個擁有沉靜內心的人,往往能夠穩重地做人,所以我們必須錘鍊內心,面對外界的慫恿誘惑,沉靜穩重一些;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沉靜穩重些……現代社會中的我們都應該像古時的君子一樣修養精深,從容不迫,做到沉靜穩重,遠離輕率和躁動,以得君子之德,行君子之道。

《道德經》沉靜穩重,謂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