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整整17年。

還是沒有一部國產電視劇能超過它。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2003年,張黎執導的《走向共和》在央視一套首播,而且是兩輪滾動播出。

盛況空前。

這部集合了《雍正王朝》幕後團隊的歷史正劇,至今仍以豆瓣9。7分雄踞國劇榜首。

後來者,只有同為9。7分的《大明王朝》望到了其項背。

不誇張的講,《走向共和》的每一分鐘都值得咂摸。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歷史正劇,越往前創作的空間相對越大。

《走向共和》很“不幸”。

取材於1895-1924年跨度近30年的歷史。

這是一段什麼樣的時期?

套用時下流行的語境說就是:上下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近代史中政治、經濟、文化,乃至社會生活最深刻、最劇烈的轉型期。

而這段歷史,功過是非與評判,學界迄今都爭論不休,難以定論。

所以《南方週末》在本劇播出後,曾發文透過這樣一段幕後往事:

劇本每寫完5集,被馬上送到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仲呈祥、李準的手上,由他們對劇本進行審讀,提出意見再及時反饋到編劇手上,如此往復。

難不難?

至少對創作而言,難。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全劇投資超過4000萬人民幣,拍攝地輾轉了大半個中國。

並且在北京大興,搭建了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國內最大的室內全景攝影棚。

1:1真實還原了大到門庭簷柱,小到紋雕彩繪的細節。

一切都精益求精,務必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但如果僅以為靠這些就能成就一部巔峰。

可能又太簡單了。

後來者,如《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

服化道佈景更強,小到排水渠都按史書還原,電影化也更濃郁。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卻離頂級,依舊任重道遠。

那17年前,《走向共和》到底做對了什麼,讓後人難以超越?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答案就是人物。

不破不立。

一個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行為的合理性。

深層的合理性。

你印象中的慈禧:

奢華,自負,頑固,是封建保守勢力的代表;是她,阻礙了晚清中國的進步和發展。

但《走向共和》怎麼定義這個人物?

政治家。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歷史上,清末時局內外交困,從國家維繫的角度看,慈禧無疑是最大的黏合力。

因為她去世後不到4年,清朝就分崩離析,中國陷入軍閥割據。

所以我們看到在《走向共和》裡,慈禧也支援辦洋務、搞立憲,並不昏聵。

什麼該做、不該做,門兒清。

但目的也很清晰:單純為了保她大清江山。

至於國民們真正的未來,並不是她考慮的關鍵。

所以,有政治能力,同時也有她階級的侷限性。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這個設定,就沒有像過去影視劇裡講到晚年慈禧時,慣用的臉譜化。

而是打破傳統,再立實人物,合理。

弗蘭西斯·科波拉在拍《教父》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在“教父”這個人物身上找回“家族的父性”。

他是黑幫老大沒錯,但他首先得是個丈夫,是父親,是一家之主。

《走向共和》裡,慈禧首先也是一位女人。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比如歷史上,我們知道慈禧不顧國庫空虛,挪用北洋水師軍費修頤和園給自己辦六十大壽。

史書記載的是這個結果。

但慈禧那一刻心裡的動機是什麼?是什麼讓私慾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走向共和》借慈禧之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尋常百姓家老太太六十大壽,辦得風光熱鬧,左鄰右舍就會說這個老太太好福氣、有面子,這戶人家在這一代就做得起人。”

行動皆始於念頭。

有了這個動機,慈禧“壞”得就像個人,而不是帶著原罪的魔頭,更把人治社會的弊端展現得淋漓盡致。

慈禧的扮演者呂中,就曾談到對這個角色的理解:一個知道自己來日無多的老人、女人。

你看,戊戌變法。

觸動的是慈禧最根本的政治利益。

但事後,她心裡最過不去的坎還不是光緒的政變,而是皇帝不認她這個“親爸爸”了,一副老母親養了條白眼狼的辛酸和委屈。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打破了過去對這個角色的枷鎖,賦予了其更加人性化的合理解讀。

再看另一位歷史上有爭議的人物,李鴻章。

《走向共和》開場戲就給了他。

吃魚。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歷史上,李鴻章好吃河鮮。

開場這段戲,就是李鴻章正喝著小酒吃著自己的心頭好。

一旁的侍從,接連報了三件事:

第一件:水師丁汝昌來催銀子要買子彈、大炮。

國家軍務,正事。

但李鴻章不搭理,照舊吃自己的魚。

第二件:日本製定了征討清國策,意圖侵略。

外敵入侵。

李鴻章還是不急。

第三件:南洋大臣張之洞的漢陽鐵廠建好,朝野喧囂,說南洋壓過北洋一頭。

朝內派系爭鬥。

李鴻章繼續扒拉他面前的那條魚。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三件事,件件重要,但都被他視為無物。

直到,另一位侍從跑進來驚慌的說到:

“老爺!老爺!準備進貢給太后的那隻鸚鵡,已經一天多不吃不喝了。”

這時的李鴻章才驚地停下了筷子,一臉焦灼。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歷史上的李鴻章,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賣國”。

《走向共和》開場幾分鐘的“三件要事彙報”似乎是坐實了這個論證:

不問國政,只想著拍太后馬屁。

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前三件事,件件和錢有關。

丁汝昌更新裝備,要花錢;海防日本,也要花錢;北洋要壓過南洋,就得加強水師建設,還是花錢。

但手頭一分錢沒有,李鴻章聽了也就聽了,他唯一能解決這幾件事的辦法,就是弄錢。

而錢在哪裡?

老佛爺手上。

所以,只有把老佛爺哄高興了,李鴻章才弄得來錢,辦成前面幾件事。

而哄老太太高興的關鍵,就是準備進獻的那隻鸚鵡。

這下,就明白了為什麼李鴻章聽見鸚鵡生病會這麼著急。

因為國事天下事,在太后這裡,都是家事。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寥寥幾筆,就把晚清的政治格局、李鴻章在時代桎梏下的無奈,捋得明明白白。

其扮演者王冰老師說過:

李鴻章一生的確很不成功,辦洋務、辦海軍、辦外交……可以說是幹什麼都不好,但這是因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他是處於新舊交迭之際的一個複雜人物,按道理說他是一個忠臣,但是他思想裡接受了很多洋務的東西,所以也想走西方的道路,但是又不願意觸及封建制度本身。

作為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人物,《走向共和》讓我們看到了這些人的另一面。

本來,歷史碎片呈現的結果就並非全貌。

劇中李鴻章的一句臺詞: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既是人物當時的內心獨白,也是對主創人員心聲的一次註解。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的人物,除了有不破不立的定位,在外形上也頗下功夫。

有網友扒過這麼一組圖:

孫淳扮演的袁世凱。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馬少驊扮演的孫中山。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王冰扮演的李鴻章。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呂中扮演的慈禧。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甚至連配角,都“一絲不苟”。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像不像?

太像。

而為了讓這些“歷史人物”徹底活過來。

導演張黎要求演員必須提前45天到劇組報道。

做什麼?

找狀態。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這在如今快節奏高薪酬的明星體制下很難想象:45天沒有工資,願意的來,不願意的走,無論名氣咖位。

並且幾乎所有人都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背臺詞,提前為人物預熱。

所以在《走向共和》裡,說不好臺詞,壓力很大,因為所有人都全力以赴。

就連導演張黎,為了拍戲還成了近代歷史人物研究專家。袁世凱喜歡吃什麼,走路姿勢的特點都瞭解的一清二楚。

孫淳甚至為了能演好袁世凱,先是努力增肥30斤,然後再減肥30斤。

以契合人物不同時期的體態和精神。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當年這撥演員用心之深的結果,從一個片場的小故事就能看出:

為和日籍演員更好溝通,劇組請了位做翻譯的日本女孩,20出頭。

《馬關條約》那兩集,李鴻章艱難地跟日本人談能不能少點賠款,受盡欺侮。

結果拍完,這位女孩一下抱著飾演李鴻章的王冰老師痛哭,說:“我恨死日本人了!”

由此可見,王冰的李鴻章塑造得有多成功,讓一位日本女孩都為李鴻章嚎啕大哭。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不以道德論英雄,而是以推動時代進步論英雄。

這個視角,新。

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還原到當時的歷史大環境中重新審視,透過人物內心的細緻刻畫來凸顯人物形象。

力求還歷史人物以本來面目。

呂中的慈禧,馬少驊的孫中山,孫淳的袁世凱,王冰的李鴻章。

成為了中國影視劇史上空前絕後的角色版本。

人物,是《走向共和》封神的最大砝碼。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但很遺憾,這樣一部至精至誠的作品,卻只能在電視上看一次。

2003年《走向共和》中央一套首播後,再無電視臺重播。

即便在目前國內各網路平臺能看到的版本,也大多是59集刪減版。

鮮有68集版本。

《走向共和》做對了什麼?中國歷史劇的巔峰,17年無人超越

《走向共和》對歷史的探索,以人文姿態對民族生存境遇的深入思考,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絕無僅有。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和它的一次相遇,就讓我們銘記至今。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豬哥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