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齊桓公最終稱霸的真正原因

讓齊桓公最終稱霸的真正原因

文|趙倡文(讀史專欄作者)

齊桓公為何能稱霸天下?後人可以列舉政治上的、軍事上的、用人上的等等N多方面的原因,但卻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核心一點,那就是齊桓公用他獨特的人格魅力——誠信,征服了各路諸侯,使他們心悅誠服地尊自己為霸主。

01、東征西討只打得人口服

齊桓公上位是很費周折的,先是到處流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最後面對管仲射來的箭,只能用裝死才得以逃回齊國,繼承君主之位。

上位後的齊桓公,深知君位得來不易,便決心勵精圖治,振興齊國。他重用仇敵管仲,積極進行軍事改革,重視商業運作,體恤貧弱,很快實現了國家的富強、贏得了國人的信任。

有了政治經濟基礎,再加上有了人民的支援,齊桓公立即開始了對外戰爭,想成就一番霸業。

有仇不報非君子。齊桓公把自己第一次對外戰爭的矛頭指向了郯國。原因很簡單,想當年到處流亡的齊桓公路過郯國時,郯國國君並不看好齊國這位普通的公子。不看好,當然就會慢待。

郯國的無禮,讓齊桓公一直耿耿於懷,掌權了首先就攻打郯國。齊桓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齊桓公率領大軍把郯國的國君打得跑到了莒國。

打敗了郯國,齊桓公更是雄心勃發,把戰爭的矛頭對準了魯國,以報當初自己回國當國君時,魯國從中使壞的一箭之仇。

讓齊桓公最終稱霸的真正原因

雖然這次齊桓公打了敗仗,但這並沒有影響齊桓公稱霸的決心。又經過三年的準備,到了公元前681年,齊桓公看看自己的實力積累得差不多了,便決定在北杏舉行會盟,想過一把當霸主的癮。

為把這次會盟舉辦好,齊桓公向宋、魯、陳、蔡、衛、鄭、曹、邾、遂等國家發出了會盟邀請。可會盟結果卻讓齊桓公失望,不僅會盟只來了宋、陳、蔡、邾這四個國家的國君,而且宋國的國君還半途跑了。

會盟的失敗使齊桓公大為光火,心想:“看來要當霸主,還得用拳頭來說話,打得你無還手之力,不怕你不承認我的霸主地位。”

會盟結束後,齊桓公先是滅了不來會盟的遂國。緊接著,開始對也不來會盟的魯國用兵,要跟魯國新帳、老帳一起算。

在齊國大軍的攻擊下,魯國是三戰三敗。眼看著就要打到魯國的國都,魯莊公趕快決定割地求和。

看著魯國的求和文書,齊桓公笑了:“看來拳頭硬,才能有說服力呀!”

02、言而有信人氣大漲

魯國要求和,那就得談判,最後兩國商定在柯這個地方好好坐下來,談一談議和的事。

會談這天,齊桓公趾高氣揚坐在高臺之上,等著垂頭喪氣的魯莊公遞上割地的文書。

讓齊桓公最終稱霸的真正原因

誰知,兩個君主還沒有開口,魯莊公手下的大將曹沫突然發飆,拔出暗藏的匕首,衝到齊桓公身邊,用匕首抵住齊桓公的脖子,大叫道:“你們齊國三番五次攻打我們魯國,真真是欺人太甚。現在,我要求您歸還侵佔我們的土地!不然,咱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齊桓公眼看著曹沫的匕首就要刺到肉裡,再看看身邊的衛士手提利刃著急萬分,可又不敢輕舉妄動,便決定好漢不吃眼前虧,答應了曹沫的要求。

本來是齊國佔上風的柯地會盟,經曹沫這麼子一鬧,齊國不僅前功盡棄,而且齊桓公還白白受了一場窩囊氣。

會盟結束,齊桓公是越想越生氣,心想:“我被逼答應的條件可不能算數。”於是他叫來管仲,商量著如何繼續佔領魯國的土地和殺死劫持自己的曹沫。

管仲一聽齊桓公的想法,趕忙進諫道:“主公萬萬不可這樣子!您在被劫持時答應了人家的要求,現在平安無事了,你不僅要背棄諾言,還要殺死人家,這樣子一來,您雖然暫時解了心頭之恨,可在天下諸侯的心中卻落了個不講信義的形象,那樣子就會失去天下人的支援,是萬萬不可呀!”

冷靜下來的齊桓公想想,管仲說得對,做人還是得以誠信為主,自己既然答應了人家,就應該認真兌現承諾。於是他決定不僅不殺曹沫,而且還真的歸還了三次大戰所佔領的全部魯國土地。

一時間齊桓公兌現被劫持時的諾言的訊息,在諸侯國中間傳開了,各國君主都說,既然實力強大的齊桓公還這麼講信用,咱們就都聽他的吧!

《史記》記載,“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也就是說諸侯聽到這個訊息,都想歸附齊桓公。就這樣齊桓公雖然失去了一部分土地,卻用誠信在諸侯間樹立起了用武力樹立不起來的威信。為兩年之後,在甄地會盟,成為天下公認的霸主打下了基礎。

03、割地予燕人心皆服

如果說甄地的會盟,有的諸侯國對於尊齊桓公為霸主還有點“牆頭草,隨風倒”,隨大溜的意味的話,那麼,隨後發生的一件事,使各諸侯國徹底被齊桓公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打心底尊他為霸主。

齊桓公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少數民族山戎舉兵侵略燕國。燕國雖然在戰國時是七雄之一,但那時還是個小國,連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都抵擋不了。

讓齊桓公最終稱霸的真正原因

面對山戎的進攻,燕國立即向齊國求救。

齊桓公接到燕國的求救後,立馬帶領人馬馳援燕國,不僅把山戎從燕國境內驅逐了出去,而且還深入不毛之地,一直打到孤竹國,徹底為燕國掃除了邊患後,才班師回來。

面對救自己於水火之中,即將分別回國的齊桓公。燕莊公拉著齊桓公的手,是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不捨得分開。

可“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不得已要分開了,就在兩人話別時,齊桓公突然發現,激動的燕莊公竟然送出了國境,來到了自己的地盤上。

按照周王朝的禮儀制度,不是天子,給別的諸侯國國君送行,是不能走出自己的國界的。現在燕莊公送自己,竟然來到了齊國。怎麼辦?這可給齊桓公出了一道難題。

面對現實,齊桓公決定自己要帶頭遵守周王室制定的禮制,他命人把燕莊公所至的齊國領土用溝分開送給燕國。

兩人終於要分別了,齊桓公還如老大哥一樣交待燕莊公,一定要治理好國家,尊重周王室。

齊桓公割地予燕的事情傳開後,各諸侯國都紛紛鐵了心跟著他混天下。《史記》記載,“諸侯聞之,皆從齊”。也就是說,各諸侯國對齊桓公是口服、心服,外加佩服,紛紛無條件服從於他的領導。

由齊桓公稱霸天下我們不難看出,自古以來,狡黠只能欺騙大家一時,武力也只能欺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