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失哈:明成祖時期五大太監之一,為明朝鎮守遼東的清朝老祖宗

明成祖時期五大太監之一。

這位大太監可牛了,幾乎可以與哥倫布媲美。他長期為明王朝經略廣闊的東北。在宣德時期,朝廷邊防戰略轉變後,長時間鎮守遼東,保障邊疆。他是明王朝恢弘壯闊、多元雄渾時代的縮影。

亦失哈最大的貢獻就是經略東北,九下奴兒干,率船隊直接到達黑龍江入海口,在元代東正元帥府故地設立奴兒干都司,管轄著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今天,我們透過儲存下來的《重修奴兒干永寧寺記》與《重建永寧寺碑記》拓片可以知道,在永樂登基後,多次派遣敇使到該地\“招安撫慰\”,分設衛所。

亦失哈:明成祖時期五大太監之一,為明朝鎮守遼東的清朝老祖宗

到永樂七年,新設衛所已經有130多個,需要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奴兒干都司應運而生。在永樂十年冬天,亦失哈在黑龍江下游東畔的一塊懸崖上,建立了永寧寺,用來教化女真人,都司府就在寺東幾百米處。

他是一個勇敢的探險家。在明成祖在位期間,明成祖在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居住的南滿洲設立奴兒干都司。不久派遣亦失哈多次對黑龍江流域進行探險。

他還是一位軍事家。他鎮守遼東達15年之久,專門管理女真族。他還參與了鞏固北方邊防,使蒙古人不得南下牧馬。

他更是一個武器發明家。晚年研究改造武器。如改造步槍。這位太監發明的槍頭使得明朝步兵成為歷史上最早的刺刀使用者。200年後,歐洲的普魯士人才發明了塞膛槍刺。

亦失哈:明成祖時期五大太監之一,為明朝鎮守遼東的清朝老祖宗

永樂十一年,亦失哈在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治所附近興建了一座供奉觀音的寺廟,祈願奴兒干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故名\“永寧寺\”。勒石為碑,作\“永寧寺記\”。記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視奴兒干,撫慰各部民眾以及修建永寧寺的情況。碑身左右兩側分別用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鐫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宣德七年,官至都知監太監的亦失哈最後一次來了都司府,這是他第九次到奴兒干巡視,發現永寧寺被吉列迷人毀壞,一片狼藉。他沒有怪罪,沒有追究,更沒有處罰,而是\“仍宴以酒,給以布物,愈加撫卹\”。於是,人民老少,踴躍歡迎,心悅誠服。旋於次年春重建永寧寺,繼續用懷柔遠人的方法經略這裡,並刻石作\“重修永寧寺記\”:國人無遠近,皆來頓首,謝曰:\“我等臣服,永無疑矣!\”

亦失哈:明成祖時期五大太監之一,為明朝鎮守遼東的清朝老祖宗

這句誓言,世代恪守。直到清嘉慶十三年,日人間宮林藏在永寧寺遺址,曾目睹\“眾夷至此處時,將攜帶之米粟、草籽等撒於河中,對石碑遙拜\”。屈指算來,歷經兩朝21帝近400個春秋,生活在黑龍江口的百姓們對此碑仍敬若神明。亦失哈可謂德之大者。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年也是帝國邊疆戰略急劇變動的一年,朝廷的政策轉向全面收縮,奴兒干都司內遷,亦失哈沒有再回去中央,就近做了遼東鎮守太監。在任上,積極推動與女真族的貿易,保障邊疆穩定。

在土木堡之變後,朝廷面臨全面危機,為了防範達官,把他們派往南方作戰;過去為朝廷開疆拓土的異族宦官也被懷疑,由於謙建議,皇帝批准,亦失哈被詔回京師。

亦失哈:明成祖時期五大太監之一,為明朝鎮守遼東的清朝老祖宗

185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律師、駐俄國商務代辦佩裡·麥克多諾·柯林斯橫越西伯利亞,由黑龍江河源順流而下,直至黑龍江口進行考察,1860年發表了《阿穆爾河紀行》一書,其中對永寧寺碑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其中這樣寫道:\“這些土著居民對這個地方(永寧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懷有一種神聖、持久和強烈的信仰,這種木片製成的花朵無疑是一年一度的獻禮,還可能加上一頭牲畜作為向這個地方的神祇贖罪的犧牲。\”亦可見永寧寺碑對歷史的見證!中國曆代對黑龍江入海口領土統治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