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寫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整個盛唐無人對上,宋朝人對出下句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唐代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次高潮,展現出中國歷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鼎盛局面。這個時代歷經289年,前有“貞觀之治”,後有“開元盛世”,在如此繁榮富強的時代背景下,一大批文人墨客、詩詞大家相繼出現,他們是中華寶貴文化——“唐詩”的貢獻者。

李賀寫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整個盛唐無人對上,宋朝人對出下句

說到唐代詩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詩聖”之稱的杜甫,此外,還有兩人能與他們齊名,那便是王維還有李賀,其中,王維被稱為“詩佛”,而李賀因其作品常常藉助神話來以古喻今,被後世稱為“詩鬼”。

李賀曾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千古名句,至今都在被人引用。然而,在唐朝時期卻無人能夠對出下句,直到兩百年後的宋朝,一位名叫石延年的人的出現,才讓這樣一句千古名言有了歸處。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合稱為“唐代三李”。他有著高貴的皇家宗室血統,因此頗為自命不凡,儘管家道中落,他依然有一腔熱血,心存對仕途的遠大抱負。

李賀寫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整個盛唐無人對上,宋朝人對出下句

青年時期,進入官場,任奉禮郎三年,在此三年間,見識了社會人情,對他的寫作有了很大的幫助,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他作品高達60餘首,這為他在唐朝文壇的地位奠定下了基礎。在仕途中,李賀屢屢不得志,遷調無期,功名無成,才華的無可施展導致他憂鬱哀憤。在他25歲時,辭去官職,回了老家昌古。

李賀的一生懷才不遇,內心的各種情感無處宣洩,自身又極為驕傲,這注定是充滿矛盾的。他的這些情感只通過詩詞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作品充滿了失望與傷感,可如果沒有這些不得志,可能也造就不出後世所稱的“詩鬼”。在李賀留給後世的詩詞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口口相傳,直到現代,人們在各種影視劇也是經常聽到。那麼這樣一句千古名言,它的下闕是什麼呢?

李賀寫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整個盛唐無人對上,宋朝人對出下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所作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其意思是上天如果有了感情,也會因為悲傷而衰老。這首詩是安史之亂後,李賀面對自己的落魄,為唐朝從盛到衰的局面而寫的,表達了對盛世的懷念,與對現狀的傷感。那麼,說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們可能馬上想到的是解放南京時期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句話更重要的是它背後的歷史意義,畢竟,南京的解放,標誌著國民政府的垮臺,國家的領土主權得到了捍衛。除此之外,在唐朝後也有不少詩詞作家引用這句來作詩,歐陽修“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元好問“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可是,這些句子,讀出來總覺得差了點意境所在。直到200年後石延年的出現。

石延年和李賀在仕途的經歷是相似的,石延年是一個驕傲灑脫之人,有著“酒仙”的稱呼,然而,在官場上,被人陷害,導致仕途不順,面對如此狀況,石延年雖然灑脫,但這樣的遭遇怎能讓人一笑了之,他便藉著詩句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與朋友一起喝酒聚會,古代詩人在一起,無非就是作詩尋樂,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月如無恨月長圓”被石延年接了出來。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上天如果有了情感也會衰老,月亮沒有愛恨便會圓滿,眾人細細品味後,不為大驚,詩句對偶工整,意境也都同樣深遠。這不僅是兩種感情的碰撞,也是跨越200年時光,相隔兩個朝代之人的相會。

李賀寫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整個盛唐無人對上,宋朝人對出下句

李賀與石延年兩人跨越200年時空抒發著同一種情感,月亮做不到長久的圓滿,人亦做不到事事無情。古人的種種不得志使他們鬱鬱寡歡,雖然造就了不少的佳作,但也讓自身沉於痛苦哀憤。面對逆境,唯有自己調節好情緒才能更加積極地面對現實。過去的終究過去,未來的也在未來,只有把握好當下時光,心存感激,才能不負人生。

參考資料:

《過華清宮》

《減字木蘭花》

《蝶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