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兵制(十)

作者:解衣唱大風

對古代的寒門子弟而言,科舉,確是一條改變命運之路。雖然世家子有先天的優勢和捷徑。

比如說,官宦子弟幾乎肯定能識字。千萬別小看這個本領——方塊字是一種原始,哦,好吧,古老的文字,主要從象形的圖畫演變而來,後來,逐漸有了指事、會意、形聲等發展。

拼音文字由幾十個字母構成。你學會了說話,只要認識字母表,根據字母的發音,就比較容易掌握書寫技能;但方塊字不同,中國的語言和文字是兩回事:你需要死記硬背下來至少幾千個毫不相干的點橫豎撇捺構成的“圖形”,才能算初步掌握書寫技巧。

——書法,其實說白了,就是顯擺家庭有能力供自己折騰這些花裡胡哨的技巧而已。

不服?請聽題:

Q1、大書法家寫的真草隸篆你認識幾個字?

Q2、寫字的核心目的,是讓你透過辨認前人記錄掌握知識、還是欺負你看半天把嘴張的像個蛤蟆?

中國古代兵制(十)

這字念虎!

所以,學習是一件需要花費相當成本的事情,短期內別指望能帶來實際利益——甚至長期也不行,不信你去問孔乙己。

哦……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無論中外,識字率都不高:一個七八歲的娃娃已經可以放牛割豬草拾麥穗當半個勞力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啥也不幹咿咿呀呀唸書,絕不是普通人能承擔得起的花費。

但不管多困難,“十年寒窗苦”,確實讓一些底層的平民百姓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

科舉是向以文官集團為代表的精英階層邁進的上進之路。武將的選拔,也有武舉。

不過,武舉人武進士,超級不值錢。

大唐藩鎮之亂,以及隨後的五代十國一鍋粥,給宋以後的朝代留下了太多的恐武后遺症。此後的王朝莫不採取“以文御武”政策,連馬背上得天下的滿人,也是如此。

我們以前說過,大軍出征基本上是三駕馬車(灰熊貓形容的非常貼切,再次推薦他的《竊明》和《伐清》):

領軍的文臣(注意,可能掛銜“徵夷/平蠻大將軍”啥的哈,別看叫“將軍”,但屬於文臣——我們看這個頭銜,基本能猜出來潮庭的意圖:如果是“揚威”將軍、“蕩寇”將軍,嗯,大黃地知道肯定能拿下這是真怒了,要真打;如果是“撫夷”大將軍,好吧,大黃地知道打不過,以仁德治天下,見好就收,意思一下得了),負責運籌帷幄——對著山水畫一樣的古代地圖發癔症做白日夢,然後充分發揮想象力:“這裡,那裡,臥槽還有那裡那裡和那裡……”瞎指揮一通。

中國古代兵制(十)

負責糧草保障的監軍(注意,可能也是文臣,不一定非得是太監哈,但太監是黃地的家奴,使喚起來比較放心)負責貪汙分贓物資分配:找中央財政(戶部)伸手要錢,對地方州縣橫徵暴斂然後給大小官猿分配好“應得”的那一份,同時保證那些代價丘八們別大規模餓死。

武將呢?負責去砍人啊!

打贏了?

那是領軍大臣用兵如神決勝千里+監軍大人排程有方保障有力!

哦,差點忘了,那個蠻牛也是個猛人,連敵人帶自己的潰卒砍翻了好幾個,被射成個刺蝟似的哎呀太好玩了!算了算了,沒啥功勞也算多少有點苦勞吧。來,一手交人頭一手領賞錢。對了,我們要開個祝捷詩會,你也來兩首?哦,不會啊?行,哪兒涼快哪兒自己玩兒去吧……

打輸了?

哼,都是那個目不識丁的蠢貨貪生怕死/輕敵冒進貽誤戰機,不殺不足以激發炮灰背鍋俠豪傑之志!

中國古代兵制(十)

我特麼就知道早晚得這樣

順便再提一句:只要不是太過分,武將們往往跟負責監軍的太監們關係不錯。一則是文人普遍瞧不起武人,所謂文武殊途,尿不到一個壺裡。二則,除了關係到分配物資的實際利益,黃地能透過太監聽到武人的呼籲:走常規途徑,武將的報告,很可能到通政司就被攔了下來,黃地完全見不到、而太監是黃地的家奴,他有一項職責是監視武將,因此,他的報告直達“天聽”,誰都攔不住。

所以,在這種生態系統裡,武將幾乎談不上什麼地位,更別提武將的原始形態——那些透過武科舉出來的武進士、武舉人們啦。

因此,所謂的武舉,主要是考較個人勇武——總體來講,是比誰勁兒大,誰更猛,屬於力氣活兒。考試科目呢,騎射、步射、騎馬突刺,再加舉個重啥的。

騎射,跟我們想象中不太一樣,距離非常近——實戰中也差不多,就是策馬跑到拒馬槍觸及不到的地方,繞陣而過的同時射那麼一下——而且,六中三就算合格。

在顛簸的馬背上遠距離漫射,那是沒上過戰陣的文人們發揮的想象力。當真那麼做,連機率都沒得玩——奧運會射箭比賽,選個無風天,一幫職業選手站那裡紋絲不動瞄半天都不一定十環,騎在活蹦亂跳的馬上射?別說準頭,方向都不一定!至於站在馬背上射,好吧,那叫雜技——不用拿拒馬長槍捅,你撿個石頭子扔一下,就算砸不中,丫也會一頭栽下來把自己摔半死。

不多說,見圖。

中國古代兵制(十)

騎射考試

騎射實戰

步射有點百步穿楊的味道,不過沒那麼誇張,九箭中五就過關。弓也按拉力分了幾等,拉力越大越牛X。我們常看到形容某將軍多生猛,就說他能開幾石弓。

步射考試

突刺是用策馬用騎槍扎兩邊的人偶,四個模型,戳中三個算優秀。注意,人偶的腦袋是用紙板做的,點中就行,別真傻了吧唧的往它身上扎:連人帶馬近千斤,跑起來那個動能衝擊力不得了!真舉著槍扎到障礙物,手腕骨折肩膀脫臼是肯定的,弄不好胳膊都要斷掉。

所以,標準的騎槍持姿是在腋下夾著扎人——舉著槍捅,一般只限於追擊,而且是捅同樣騎馬跑的敵人。有經驗的騎兵會使用硬木槍桿,甚至會把連線槍頭那部分削細,這樣,在戳中敵人後,斷裂的槍桿會吸收大部分動能,從而保護自己——然後跑回己方,再拿一杆便是。不廢話,上圖。

騎矛衝鋒

歐洲騎矛衝鋒(注意後端配重)

長兵追擊

順便說一句:所以近代騎兵都使用弧形馬刀。不僅容易掌握,而且只要順手帶一下,人馬的衝擊力足夠讓對方當場廢掉。

舉重更簡單,有時舉門閂(城門栓),有時舉石鎖(就是石頭墩子)。

中國古代兵制(十)

嗯,就是舉這玩意

中國古代兵制(十)

也有舉這玩意的

上面是武考的主要專案。

——但既然說選拔將領,文的,怎麼也得應付一下吧?

好吧。那就考武經七書。很好記:孫子吳子尉繚子三略六韜司馬法加個李衛公問對。

啥?不會?那……你任選一本,從裡面隨便默寫一段,超過一百字就算優秀總行了吧?

還不會?!那……你會寫自己名字麼?

那……

你姓啥?哦,姓丁?丁字會寫麼?太好了,寫!

OK,透過!

文考成績98!

哎媽呀握筆的姿勢簡直不要太帥了,跟攥把刀一樣一樣滴!

明朝曾經有人提出來,既然是領軍人物,怎麼也得有些真才實學才對,不能寫個名字就放水。應該考考戰略戰術能力,陣戰、車戰、火器、兵法、天文地理……

潮庭一聽:咦,你踏馬的說得好有道理啊!能透過這種考試的人才,有一個算一個,全他斜麻麻滴該砍頭!

這叫養虎為患製造不穩定因素你造嗎?現在局勢一片不是小好是大好不說了,就算有點麻煩,打發幾個炮灰上去不就完了嘛!不夠再派!別的沒有,傻子不是特產加盛產麼?尼瑪真培養幾個這樣的傢伙出來,大黃地還能睡踏實覺日李萬姬麼!

你特麼用心何其歹毒!

不出所料,這出餿主意的倒黴孩子,被啐了滿頭滿臉吐沫灰溜溜滾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