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奉:走遍21個鄉鎮,讓對口幫扶暖人心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 實習生 張佳源

今年3月,在四川省集中表揚的一批省內對口幫扶先進個人及集體的名單中,趙承奉醫生就是其中之一。

趙承奉:走遍21個鄉鎮,讓對口幫扶暖人心

趙承奉,是成都市龍泉驛區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甘孜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在生活中,他是兒子、丈夫,也是一位2歲孩子的父親,在對口幫扶任務中,他是奮鬥在前線的“戰士”,也是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勇士”,舍小家為大家,他普通又特殊,平凡卻偉大。

2018年10月,44歲的趙承奉接受組織安排,開展援藏工作,望著已值耄耋之年的父母和即將臨產的妻子,他毅然奔赴甘孜,紮根脫貧攻堅前線。對口幫扶期間,他工作出色,先後獲得2019年四川省省委脫貧攻堅優秀援藏幹部和2020年度成都市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面對困難

缺氧不缺精神

“我今天在街上執勤,剛剛到辦公室,高原走路有點喘不過氣。”採訪中,趙承奉分享了當天工作的狀態。

這樣的狀態在他剛來甘孜時更為嚴重。2018年10月,他剛到甘孜,本是秋高氣爽的季節甘孜卻下起了大雪,到處冰天雪地。

“我當時高原反應特別嚴重,到甘孜時基本不能走路行動,靠吸氧吃藥改善症狀,第三天才到醫院報到上班。”趙承奉在採訪中回憶起兩年前的經歷時說。

甘孜藏區位於川西北高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年均氣溫在4℃以下。由於社會歷史、生態環境、自然氣候等原因,經濟發展極不平衡,醫療衛生事業基礎薄弱,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當地醫院管理、經營觀念差異較大;管理工作推動難,這是趙承奉到甘孜州後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面對這些困難,趙承奉充分發揮“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格局更高”的援藏精神,與當地醫院管理者、職工基層進行溝通,開展調查研究,深入瞭解了醫院現狀及當地實際情況;從共識之處逐步入手加強醫院管理;再根據當地衛健局、醫院和患者需求,解決急需改變的工作。

臨難不避

走遍21個鄉鎮實地調研

要想徹底改變甘孜醫療現狀,有很長的路要走。趙承奉首先對當地醫務人員進行了培訓,提升了他們的專業病歷書寫、”三基三嚴“等業務能力,並協調外院實施短缺人才推進業務,開展住院業務,激勵和規範“5+2”、“24小時制”全時臨床診療業務。

“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觀念。”趙承奉將眼光放長遠,透過調研確定爭取5年把“甘孜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打造為“康北婦幼醫療中心的婦計中心”的戰略方針,並建立醫院院務會、固定資產製度等管理制度;成立黨支部,完善“七個管理委員會”,開展了基層黨建工作;建立醫院資訊系統與遠端會診平臺。

趙承奉:走遍21個鄉鎮,讓對口幫扶暖人心

此外,在艱苦的高原環境中,他不畏艱險,紮紮實實走遍了21個鄉鎮深入調研,探索影響甘孜縣“兩率”(孕產婦死亡率和兒童死亡率)的原因,他與各縣委、縣政府等溝通,將公共衛生經費按每人978元標準免費為農村孕產婦開展孕早、中、晚三次規範的孕產期保健服務,每年有850名左右的農牧民孕產婦受益。這就是他首創的“免費規範性孕產婦系統保健惠民專案”,為甘孜縣婦女保健、“三病阻斷”等工作帶來推動作用,有效降低了“兩率”發生。

1950年,甘孜藏區僅有醫院1所,縣衛生所5個,病床只有15張,醫務人員35人,藥品奇缺,收費昂貴;透過努力,如今年門診量達到21546人次人次,增加35%,住院從零開展,收治住院病人156人次,業務收入增加51%,2020年2月18日,甘孜退出貧困縣。

趙承奉:走遍21個鄉鎮,讓對口幫扶暖人心

堅守初心

“行醫者雖千萬裡,吾往矣”

趙承奉在與記者的採訪中回憶起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病人,名叫土登。“這是我來甘孜婦計中心主持的第一例剖宮產手術,該院多年沒有收治住院病人,也沒有手術開展,更沒有麻醉醫師,一瞬間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手術。”

面對這種棘手情況,他連忙聯絡其他地區的醫生進行支援,“開展手術時的醫生、麻醉醫師都是我協調的內地支援醫生。透過傳幫帶,目前醫院基本能正常開展門診和住院業務,也可開展基本手術,我還設立了住院診療業務。”

“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很驕傲!” 趙奉承告訴記者:“接下來,我會繼續投身援藏事業,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是英明決策,是藏區廣大老百姓和幹部職工需要的。目前,管理是當地醫院的薄弱環節,規範化管理還任重道遠。”

“無為奉”是趙奉承的微信名,他說,行醫者無疆,雖千萬裡,吾往矣,就像這個名字一樣,他會將自己的熱情投入祖國的扶貧事業中,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