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在攻滅北漢後,不顧軍力疲憊和自身軍事能力不足,強行發動收復燕雲的攻遼戰爭,結果高粱河一戰大敗虧輸,一路乘驢車逃走,被網友們親切稱呼為“高粱河車神”。

其實遼朝也曾有一個“車神”皇帝,他曾在與中原王朝軍隊的交戰中被擊敗,坐車倉皇逃命。他帶領契丹人唯一一次入主中原,卻戲劇性地狼狽收場。而且他也是一位太宗——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契丹族人

屢次侵中原,收個兒皇帝

契丹政權的發展趕上了個好時候。公元10世紀初的中原大地上,朱溫和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梁晉爭霸,藩鎮林立,無暇聚焦北境,讓它得以一個個地收拾渤海、室韋等部落,成為新的草原之主。李克用和耶律阿保機曾結拜為兄弟,但是後來契丹背叛盟約,與朱溫合作,南下配合後梁進攻晉國,使得契丹與李家成為了對手。

武德充沛的李存勖消滅了後梁政權,恢復唐朝。他雖然擊退了耶律阿保機的幾次入侵,但也沒有興兵北伐以削弱契丹實力,後來又因削藩不利和寵信伶人把自己浪死了。阿保機與李存勖同年去世,二子耶律德光即位,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契丹的地盤。他也想繼續入侵中原,但是在後唐明宗李嗣源這位曾經的抗契丹名將統治時期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只能繼續等待時機。

李嗣源死後,即位的親兒子李從厚無法掌控後唐局面,被養子李從珂掀翻了皇位。而李從珂也是治國乏術,錯誤地逼反了大將石敬瑭。石敬瑭在後唐的龍興之地晉陽(今太原)直接自立為帝,建立後晉政權,中原重新開始大亂,這就給了契丹人再次進入中原的機會。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後晉高祖石敬瑭(892年—942年)

面對後唐軍隊的圍攻,石敬瑭在近臣桑維翰的篡奪下,想到了找契丹人求救。於是他在公元936年向耶律德光奉表稱藩,許諾若契丹人能幫助自己擺平李從珂而成為新的中原皇帝的話,就將北方的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自己以兒皇帝的身份尊奉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近臣劉知遠認為這條件太屈辱,可是求勝心切的石敬瑭顧不得這麼多,只想著快點建立自己的新政權。

之前屢次南下都吃癟,這次居然有中原實力派能夠引導自己進入中原,吃掉之前一直是抵擋北方遊牧民族藩屏的幽雲十六州,從而凌駕於中原政權之上,這麼划算的買賣誰不幹?耶律德光馬上親率數萬大軍南下,對圍攻石敬瑭的後唐軍隊發動突襲,將石敬瑭解救出來。

當了皇帝后的李從珂也失去了年輕時候的勇猛勁,面對後晉和契丹聯軍南下不想著勇敢抵抗,而是開始佛系對待,致使大批藩鎮都向後晉倒戈。耶律德光之前幫助石敬瑭擊潰了後唐主力,這時候與後晉軍抵達黃河北岸。李從珂沒有拼死一搏的勇氣,卻下了舉族自焚的決心。契丹軍並沒有度過黃河,而是看著石敬瑭進入洛陽,成為新的中原皇帝。他也履行之前的諾言,在938年將幽雲十六州送給了契丹。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比耶律德光大10歲,為什麼願意認對方做父親呢?並不是他喜歡做呂布,而是因為他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又是李克用的養子。這樣一來李嗣源和耶律德光是同輩人,石敬瑭自然也就比耶律德光低一輩了。但就算是差著輩分,石敬瑭認契丹人做父也實在是臉皮太厚。此前雖然有中原政權向遊牧民族稱臣的先例,但是認對方做父的還是頭一遭。

石敬瑭在皇帝任上,對耶律德光那叫一個低眉順眼,俯首帖耳。他不是沒想過把幽雲十六州拿回來,但是他自始至終沒有勇氣和契丹翻臉。耶律德光看到兒皇帝這麼聽話,也愈發趾高氣揚了起來,動不動就派使節申飭石敬瑭。石敬瑭順從不代表後晉朝廷都願意向契丹稱臣,朝廷中主張和契丹決裂文臣武將的不在少數,不斷地給石敬瑭施壓。契丹人這邊也是對石敬瑭頤指氣使。石敬瑭好歹在後唐時期是一員猛將,這樣兩頭受氣的皇帝當的也實在是糟心,長期的心理壓力讓他身患重病,不得不考慮繼承人的事了。

石敬瑭這時候只有一個年幼的親生兒子石重睿,還有一個養子兼侄子石重貴。他在病亡之前託孤宰相馮道,想讓他輔佐石重睿登基。可是馮道與禁軍大將景延廣商議後,決定迎立年長的石重貴為帝。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馮道(882年-954年)

爺皇帝被孫皇帝趕成“賽車”高手

這個石重貴在石敬瑭被圍晉陽時,就幫助石敬瑭出謀劃策和英勇作戰,表現突出,得到了耶律德光的肯定。在石敬瑭南下之時,耶律德光讓石敬瑭將晉陽安排給石重貴駐守。能夠留守大後方的那可是一等一的重要人物,可以說耶律德光對石重貴是有賞識之恩的。

可是耶律德光這次看錯人了,他以為石重貴當年受自己賞識,做了皇帝后也會和石敬瑭一樣對自己恭順有加。可石重貴明顯比他爹有骨氣,不甘心向契丹稱臣納貢,還謀劃要奪回幽雲十六州。景延廣也是對前來的契丹使臣喬榮表示非常強硬的態度,甚至一度他扣留並奪下其隨身攜帶的貨物,這是一種非常挑釁的態度。

幽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正好位於今大同到北京的長城沿線上,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後來契丹軍南下肆意劫掠河北之地,金軍南下滅亡北宋,都是幽雲屏障丟失而導致的惡果。後晉朝廷對幽雲地區的戰略意義認識是清楚的,所以他們也有對此的籌劃。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金軍南下攻宋示意圖

耶律德光看這個新即位的孫皇帝居然不臣服自己了,大怒,馬上就想出兵教訓一番。恰好這時候後晉國內風雨不寧,青州地區的藩鎮叛降契丹,中原地區又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公元944年,耶律德光讓近臣趙延壽率5萬騎兵南下進攻河北之地。

趙延壽前期連戰連勝,耶律德光也親自率軍南下逼近黃河,拿下了重鎮貝州。石重貴知道惹下了大麻煩,遣使向契丹修好,但是遭到耶律德光的拒絕。石重貴雖然有所畏懼,但還是鼓起勇氣率軍越過黃河來到前線,同時讓景延廣佈置黃河防線,與耶律德光展開皇帝之間的對剛。

晉將高行周和符彥卿等人在戚城被契丹軍圍困,景延廣擔心救援他們會打破自己的防守部署,拖延了幾日才上報石重貴。石重貴展現出了膽識的一面,當即親自率軍前往戚城救援,衝進包圍圈殺退了契丹軍,救出了高行周和符彥卿等人。晉將李守貞在馬家口大敗遼軍,斬殺數千人。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澶州的位置所在

耶律德光見接連失利,就準備退軍。但是高延壽勸他集中兵力直取澶淵,於是耶律德光又從國內調來十萬大軍,擊敗高行周的前軍部隊後,直接攻擊澶州。70年後的宋真宗到澶州是被大臣架著去的,石重貴是主動前來迎戰耶律德光的,高下立判。晉軍軍容嚴整,耶律德光幾次攻城都被挫敗,雙方死傷慘重。

耶律德光遠道而來,見難以取勝,有被包餃子的危險,便率軍北退,一路上燒殺搶掠,給沿途民眾造成了巨大災難。此次戰爭雖然給後晉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是也讓耶律德光看到了後晉的軍隊是能打的,擊退契丹也振奮了後晉的軍心民心。石重貴趁機派李守貞平定了青州地區的叛亂,然而這一舉動又引來了耶律德光的大軍南下。

石重貴又想帶兵親征,但是忽然患病身體不允許,只能派安審琦、張從恩等人防守邢州,他們又因畏懼契丹而退守相州。雙方相持了一個冬天,晉將皇甫遇和慕容彥超在偵查敵情的途中被契丹主力圍困,安審琦率軍解圍。眾將鑑於契丹兵鋒強盛,己方防守兵力不足,退守黃河南岸州縣,但是相州守將符彥倫足智多謀,把千人的防守造出萬人的架勢,成功忽悠住了遼軍讓其不敢進攻,直到北撤。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契丹弓騎兵

石重貴見此,鑑於身體已經康復,就又親自率軍來到澶淵地區,讓杜重威帶領諸將和一支主力部隊尾隨耶律德光的契丹軍,一路收復之前被契丹軍佔領的定州、祁州等地。

耶律德光有點驚訝:你居然敢跟到我家來了?又帶著8萬騎兵南下進攻杜重威。杜重威兵力不及契丹軍,害怕打不過對面,於是退到邊境城市陽城,被疾馳而至的耶律德光包圍在白團衛村。這時突然颳起了狂風,氣候惡劣,雙方同時選擇停戰。杜重威只想繼續防禦,李守貞和符彥卿強烈主張再不出戰就要被困死在這兒了。杜重威只好同意他們率領萬餘騎兵,趁著契丹人被狂風吹得雞犬不寧時大舉突襲。

這一突襲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契丹軍當時正好在馬下休息躲避狂風,突然看到晉軍騎兵殺將過來,完全來不及上馬抵禦,紛紛逃散,退到陽城東南處準備重新列陣應敵。杜重威終於不再慫了,抓住契丹人立足未穩的機會,馬上麾兵大進,將大批契丹軍趕到附近的河裡,淹死者不計其數。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遼代騎兵

耶律德光沒想到晉軍居然成功反殺,己方遭遇前所未有的潰敗,晉軍衝過來試圖活捉自己,馬上坐著奚人的馬車逃跑。晉軍在後面不停地追,耶律德光逃出十餘里後,趕緊換乘駱駝繼續北逃,直接一溜煙跑了千餘里,抵達契丹腹地才安定下來。這操作讓30年後的宋太宗趙光義直呼內行。許多將領想乘勝追擊,但是晉軍連日鏖戰也筋疲力盡,難以繼續北伐,於是杜重威下令退回定州休整。

當年景延廣對遼國使臣說,將來你們如果不幸被孫子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歸,後悔就來不及啦。這次爺皇帝果然被孫子打得落荒而逃,耶律德光哪能嚥下這口氣?南下屢屢受挫,證明直接南侵很難成功,於是他同近臣謀劃了一個滅亡後晉的陰謀。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後晉

剛攀上山巔就摔了下來

當爺當慣了,是難以忍受平等相處的。今天的美國如此,當年的耶律德光同樣如此。

趙延壽想仿效石敬瑭,藉助契丹的力量成為新的中原皇帝。於是他向耶律德光獻計,向後晉謊稱自己準備從契丹逃回中原,現在正是收復幽雲的大好時機,引誘後晉的主力軍團前來接應他,然後契丹大軍圍而殲之,這樣就可以長驅南下直取大梁了。耶律德光一拍大腿:這是好計!同時空口許諾他做新天子。於是趙延壽和瀛州刺史劉延祚受耶律德光委派,製造一系列的詐降訊息忽悠石重貴。

石重貴前兩次打敗契丹的進犯後,認為契丹人也不過如此,自己就開始縱情享樂,朝政也日漸敗壞。在得到趙延壽準備投降南歸的資訊後,石重貴也不分析一下真實性,馬上下令組織大軍北上接應趙延壽,然後合兵一處奪回幽雲。他的詔書寫的更加牛氣——“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蕩平塞北”。如果他真做到了,那就是後晉的漢武帝。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遼·出行圖

石重貴想象著封狼居胥,但是他忽略了三個事實,其一,耶律德光乃契丹明君,且契丹已開始農耕化和漢化程序,國力與中原的差距並不大。其二,後晉雖然有李守貞和安審琦這樣的大將,但是與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千古名將水平還是有些差距的。其三,自己也沒有漢武帝那樣的雄才大略,一將之智尚可,萬乘之尊則遠遠不足。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後晉這種戰鬥力較強的五代軍隊,確實可以和契丹正面對剛。

石重貴戰略上不明智也就算了,用人也是一塌糊塗。他放著當時有頭腦的劉知遠、郭威等一干人不用,偏偏一直要用能力平庸且愛慫的杜重威做主將。可能是想著皇親國戚不像那些藩鎮巨頭,會比較聽自己的話。他將中原地區的晉軍主力30萬悉數調給了杜重威,甚至還把宮中大半禁衛軍都撥給了他。

他或許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契丹問題,也透過這種無比信任的方式激發杜重威的鬥志,可是自己身邊都無兵可調了,別說契丹人,南唐和後蜀打過來了你怎麼辦?

公元946年冬,杜重威帶著李守貞等將領領命抵達廣晉(今河北大名東北),準備奪取瀛莫二州並接應趙延壽。在瀛州城下,他們並沒有等來趙延壽的投降,而是等來了契丹將領高模翰的騎兵。杜重威派前鋒將領梁漢璋率2000兵士尋找契丹軍,結果遭遇優勢敵軍圍困,梁漢璋力戰身亡。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梁漢璋(898年-946年),字國寶

事情到此已經很明瞭了,晉軍主力掉入了契丹人的圈套。但是晉軍人數較多,如果穩紮穩打也不是沒有取勝的機會。但是杜重威愛慫的毛病又犯了,不正面迎戰契丹軍,反而一直退兵到恆州(河北正定),與契丹軍沿著滹沱河對峙。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糧草供給,杜重威沒有派重兵把守糧道重地欒城,被契丹騎兵迂迴至此,直接斷了30萬大軍的糧草供應和退路,頓時軍心大亂。

即便到了這時,杜重威帶著眾將奮力一搏也可以尋得生路。晉軍將領王清要求率兵2000前出開道,但杜重威不允許大軍增援,致使王清所部遭遇敵軍主力全軍覆沒,自家主力也陷入重圍。杜重威居然也打起了稱帝的心思,準備帶著大軍投降契丹了。而之前與契丹奮力作戰的李守貞,這時候也晚節不保,支援杜重威的叛變行為。

有這樣的二五仔主將,後晉不亡才怪。晉軍將士被迫投降契丹,大將張彥澤反水特別積極,主動充當契丹的帶路黨,帶著耶律德光的主力南下進攻大梁。石重貴手裡已經沒有軍隊了,又不敢跑到別的藩鎮去受人挾制,準備效仿後唐李從珂舉宮自焚,但是被近侍阻止,被迫宣佈退位,向耶律德光請降。這已經是比“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的宋文帝還要慘了,直接成了晉懷帝。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遼朝(907年—1125年)

耶律德光這時候和幫助石敬瑭那時候的心態不一樣了,他害怕自己又立一個石重貴式的皇帝,想做苻堅和拓跋燾那樣的遊牧民族皇帝,直接統治中原。於是他不顧當初答應趙延壽和杜重威的承諾,決定自己在大梁登基。公元947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在大梁崇元殿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遼,正式取代後晉政權。升鎮州為中京,以趙延壽為大丞相兼政事令、樞密使、中京留守。

當初耶律德光的母親述律太后認為契丹人無法做中原之主,統治不了中原人民,耶律德光不以為然,現在他開始認識到這句話的正確性。他這次南下贏得太容易,以為自己進京後會贏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局面,誰知道契丹人燒殺搶掠、肆意盤剝百姓的行為已經在中原引起了極大憤怒,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反抗遼軍。各藩鎮也不能接受契丹皇帝統治,晉陽的劉知遠自立為帝,建立後漢政權,很快就有很多的藩鎮匯聚在他的旗下一起反遼。耶律德光封的漢人藩鎮也不靠譜,與後漢政權互通款曲。

遼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讓耶律德光陷入了巨大的恐懼當中,感嘆道:“我不知道中原人民這麼難治理呀!”後漢和各起義軍攻陷的地盤越來越多,耶律德光終於決定溜號,帶著後晉降官數千人,宮女、宦官數百人以及晉府庫所有財物北歸。契丹人一路上繼續燒殺搶掠,甚至將相州屠城以發洩怨氣,這就更招致了中原人民對契丹人的仇恨情緒。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如何在巔峰之後黯然隕落,還被製成了“屍粑”!

上圖_ 遼代貨幣

面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荒涼景象,耶律德光把這局面甩鍋給趙延壽:都是你要當中原皇帝,害得中原成了這個樣子!他在渡過黎陽渡的時候,因為急火攻心而患了重病,對著左右侍臣終於說出了真話:我這次失敗主要是有三大失策,其一是在各地搜刮百姓錢財;其二是讓契丹士兵打草谷擾民;其三是沒有早點遣返節度使去治理各鎮。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耶律德光在欒城終於支撐不住,四十六歲而亡。當時天氣太熱,他的屍體難以儲存到回到草原,於是手下人採用製作乾屍的防腐技術,將其製成了“屍粑”。

上次是坐在車上北逃,這回是躺在車上北歸。作為英明的契丹太宗皇帝,這樣的結局也實在是唏噓可嘆。契丹人直到滅亡也再沒能實現入主中原的夢想。

作者:鐵騎如風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遼史》《五代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