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1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雍正帝素以“嚴苛”著稱,治國、治吏,手段嚴厲,甚至嚴酷。居然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給下屬漲工資的帝王。

1724年,雍正二年,清朝的文官在年薪的基礎上,開始領取數額不等的“養廉銀”。當然,級別越高,錢也越多。

從晚清封疆大吏曾國藩的工資條上,能看到他做兩江總督時得到養廉銀的數量——1。8萬兩白銀,約合300萬元人民幣。

漲工資當然高興,但還要多幹活兒。什麼活兒?徵稅唄!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與“養廉銀”的薪酬政策同時推出的是“耗羨歸公”的稅收政策。

“耗羨”(又稱“火耗”)是向百姓徵收稅賦時損耗的成本,或者說是額外變相徵稅的名目。這些變相徵稅的款項並沒有進入國庫,而是地方官員中飽私囊了。

“耗羨歸公”把暗箱操作的非法徵稅合法化了,“火耗”的比例按國家規定徵收,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稅收,同時也從中給官員們發放“績效工資”——養廉銀。

中國封建社會變法革新運動的基本訴求是增加政府稅收,以保證中央各項開支。

雍正朝的新政也是如此,發養廉銀不過是激勵官員多徵稅的手段而已。

2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不過,漲了工資還是不夠。“耗羨”歸公了,地方官員還有別的方式對百姓盤剝。為什麼呢?

問題出在中國封建官場“低薪養廉”的體制。

從張宏傑的暢銷書《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可以看到非常有趣資料:

大清帝國的總督,工資表上的年收入只有區區155兩。如果大致以一兩兌換200元人民幣計算,155兩約為人民幣31000元,合成月薪約為2583元。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按今天現行的《國家公務員級別和工資標準》省級公務員職務工資標準是多少錢呢?2510元,和清代幾乎一樣。這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巧合。

年收入的基本工資155兩,績效工資1。8萬兩!清朝部長級高官的工資條真是很奇葩。

不過,這些錢看起來已經不少了,卻養不活一個一品大員!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這不到2萬兩白銀要供養部長一家老小、聘用智囊團(幕僚)、招聘衙門工作人員(不進編制的“吏”階層,秘書、科員等),還要負擔差旅、郵遞等費用,怎麼夠用啊?

中間大約4萬兩銀子的虧空怎麼補呢?除了貪墨,還有別的出路嗎?

貪汙、受賄的款項一方面為了自己的生存,另一方面也要“接濟”上級官員(主要是直屬領導)。

在低薪之苦面前——明代官員更慘,錢糧經常拖欠,而且最多發一半,另一半是胡椒等替代品,也有像海瑞這樣不受賄、不行賄的,他自己種菜、穿補丁衣服,勉強維持生計。

海瑞在明朝官場起起伏伏,並不順利,晚年雖然官居二品,但基本上做的是閒差,連明朝最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張居正都瞧不上海瑞,認為他破壞了官場文化。

極端的清廉等於斷了上下級的財路、甚至生路!

3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由此看,“低薪養廉”無法規避官員貪腐,在封建社會更是形成了制度性腐敗。難道皇帝不清楚嗎?

皇帝當然知道,而且一清二楚。康熙帝就曾對“清官也拿火耗”的事實瞭如指掌。

“低薪養廉”絕不是帝王“以德治國”的藉口,而是皇帝與官僚集團在絕對權力分配上達成的妥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高度集權的專制時期,官員作為皇權的代言人,建立了權力集中的“大政府”。

地方政府也是行政、財政、司法等歸於一體,在百姓面前一言九鼎,無異於分派到各地馭民的“小號”皇帝。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中國封建社會“外儒內法”的治理模式,使道德、禮教、“人性本善”成為表面文章,而統治者骨子裡卻把官僚和人民預判為“惡人”。

所以在皇帝眼裡,官員都是拿著自己賦予他們的權力向百姓巧取豪奪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領高薪呢?錢不夠自己解決吧。

雍正出臺“養廉銀”,頗具諷刺意味,好像是皇帝花錢換取官員的清廉!

也算是赤裸裸的警告:“我給你們高薪了,別再貪了!”

當然,這所謂高薪只是雍正的主觀標準,與實際需求差距不小。

4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除此之外,“低薪養廉”更是皇帝引誘官員貪腐、進而控制官僚集團的政治手段。

“蘇綽定律”解釋得再明確不過了。

其一,天下無官不貪?不怕官貪,就怕官有異志。故以反貪之名,剔除異志貪官,保留聽話貪官,這樣既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又得到民眾的擁戴。其二,貪官只要貪,你就有把柄在手,他敢異志,自找死路,故必與你同心同德。

皇帝在與官僚集團的博弈方面,也稱得上煞費苦心了。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雍正發的養廉銀是官員的績效工資!“低薪養廉”的奧秘何在?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