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01

嵇康,他除了有曹魏著名文士,“竹林七賢”核心人物,“魏晉風度”的標籤附體外,還有詩人、音樂家、哲學家、鐵匠、美男子等頭銜。

生於公元224年的他,因為父親早逝,自幼便由母親和哥哥教養大,《晉書·嵇康傳》說: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

少年的嵇康天賦異稟,聰慧異常,大約在嵇康18歲那年,因哥哥嵇喜以“秀才”的身份從軍,在哥哥的動員下,舉家北遷,在山陽城外築廬而居。

嵇康很喜歡這個地方,平日裡,他潛心學習,主要時間用於看書寫作,偶爾放鬆自己時,就在優美風景中走走,寄情于山水之間。

更開心的是,他在這裡結識了多位好友。

他們聚在嵇康家的竹林裡,談玄論道,吟詩作賦,縱酒高歌。

如此自由、灑脫、神仙般的日子,正是他平生所求,一世所願。

就這樣過了五六年的時間,因為一個小機緣,嵇康來到了京師洛陽。此時他已經寫完《養生論》、《答難養生論》等篇幅,在河內小有名氣。

“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說的就是他。

到了洛陽,因出眾的樣貌、非凡的氣質、機智的談吐、犀利的文筆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後來在魏晉清談第一人何晏的介紹下,娶了曹操的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成了曹魏宗室的姻親,也因此任了一個閒職——中散大夫。

不過嵇康對做官這件事,從來都不上心。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02

所謂“風水輪流轉”,後來司馬家族攫取了曹魏政權,成立了西晉王朝。

晉王司馬昭以“儒家名教”治理天下,廢了曹王,剪滅異己,拉攏名士,壯大自己的權勢。

嵇康有才,世人皆知。司馬昭想禮聘他入朝為官,但嵇康最寧可在洛陽城外打鐵,也不願服從司馬昭,最終隱居了起來。

知道這個訊息後,天下最高統治者司馬昭無法容忍,他對嵇康又愛又恨,愛他的才華風儀名氣,恨他的不識時務不肯就範。

於是司馬昭決定:一定要把這樣人制服了,否則司馬氏還怎麼統治天下的文人?

公元263年,好友呂安的妻子被他的兄長呂巽欺辱,呂巽反向司馬昭控告呂安不孝,那時,不孝就是死罪。

呂安被冤下獄,嵇康念及友情,果斷為其作證,也被連帶入獄。

曾經被嵇康冷落的小人鍾會同司馬昭說:“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03

那是一個烈日高照的正午,在洛陽東市的刑場上,嵇康身戴木枷,長髮披肩,著一襲白色長袍,腳下是厚厚的木屐,走動聲響清脆,平步生風。

他面無懼色,昂首挺胸地走上了斷頭臺,俯望著底下黑壓壓一片人群。

突然,他聽到了喧鬧聲,原來那是3000名太學生前來請願,希望朝廷赦免嵇康。

《晉書》上有記載,這天,圍觀的群眾超過一萬人,其中名士數百,官員數百,族人數百,太學生三千……

哥哥嵇喜抱著他最愛的古琴,擠在人群的最前面。

此時,身材偉岸的嵇康抬起頭來,眼睛眯成一道縫,他看了看太陽,對身邊的官員說,行刑的時間還沒到,讓我彈一個曲子吧。這時,哥哥嵇喜立即跑上前,把琴遞了上去。

琴很快在刑場的高臺上安放好,嵇康坐在琴前,對圍觀的太學生和民眾說:“請讓我彈一曲《廣陵散》,這是多年前一個自稱古人的人在半夜裡交給我的,萬般囑咐我不要傳給別人。後來有個叫袁孝尼的人不知從哪得到了這個訊息,幾次來求我傳授給他,我都沒有答應。今天在這裡,《廣陵散》與我一樣,結束生命。”

這一天,嵇康39歲。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