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配路上,為何林沖如此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觀古今看世界

施耐庵寫《水滸傳》,採用最多的一種手法是“對比”,也叫“比照”,就是把同一件事安排在不同的人身上,讓不同的人在大概類似的事情處置中反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個命運,起到互相襯托、互相的效果。

比如,前有潘金蓮出軌、武松殺嫂,後有潘巧雲出軌、石秀殺嫂;前有朱仝義釋晁蓋,後有朱仝義釋宋江;前有李立開黑店麻到倒宋江,後有孫二孃開黑店麻倒武松(武松假裝麻倒);前有林沖逼上梁山,後有盧俊義逼上梁山;前有武松打虎,後有李逵打虎;前有武松血濺鴛鴦樓在白粉壁留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後有張順逼迫安道全殺李巧奴在粉牆上寫道 “殺人者安道全也”。這其中,中最有看點的是“林沖發配”和“武松發配”。

發配路上,為何林沖如此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因為林娘子之故,林沖得罪了高太尉,被刺配滄州,兩個公人董超薛霸發展押送。一路之上,這兩個公人,對林沖是又打又罵,沒給過好臉色。在店裡強行用熱水洗腳,“腳上滿面都是燎漿泡”,偏偏給林沖一雙新草鞋穿上,走不到三二里,腳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鮮血淋漓,正走不動,聲喚不止。到了野豬林,董薛二人把林沖綁在一顆大樹上,準備結果他的性命。要不是魯智深,林沖早就死了。

話說這董薛二人真是軟的欺負硬的怕,魯智深來了,要行便行,要歇便歇,好便罵,不好便打。遇著客店,早歇晚行,還得打火做飯,誰敢不依他?

反觀武松,發配路上,輕鬆自在。兩個押解公人,知道武松是個好漢,一路小心伏侍,不敢輕慢。武松見他兩個小心,也不和他計較;包裹內有的是金銀,但過村坊鋪店,便買酒肉,和他兩個公人吃。按武松的話說:“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這兩個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來。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愛我時,便與我救起他兩個來,不可害他。”

發配路上,為何林沖如此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為什麼同樣充軍發配,林沖就這麼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是武藝不一樣嗎?

肯定不是。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 ,梁山五虎將之一;武松是打虎英雄,梁山步軍大頭領,有“馬上關林,馬下魯武”之說。

林沖原是體制中人,雖不算大富大貴,但妥妥的小康之家,外又內有嬌妻相伴。只因偶然緣故,得罪了高太尉,才被充軍發配,原不是什麼太的罪過。所以,熬過幾年,服刑結束,再回東京,重新開始後半輩子人生。

所以,林沖對自身的不公平遭遇,一直採取妥協、忍讓的做法。高衙內調戲他妻子,林沖拳頭都舉了起來,見是高衙內,自己先軟了;兩個公差要害他性命,他還一再勸魯智深,不干他倆的事,一切等到了滄州再說。

武松,犯的是殺人的大罪。武松鬥殺西門慶,兩個公差肯定知曉。這樣的人,殺一個也是殺,殺兩個也是殺,惹惱了他,再殺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況武松從小就流落江湖,屬於社會邊緣人,為人做事但憑心性,沒太多的條條框框。

發配路上,為何林沖如此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本來,武松借打虎的機會,可能進入體制,但這場變故,把這個夢想打得粉碎。現在,哥哥死了,嫂嫂被自己殺了,從此,世上再也沒有自己牽掛和牽掛自己的人了。

老版《水滸傳》有一個細節,寫武松準備到衙門自首,出屋門鎖上門,一揚手,把門鑰匙扔進旁邊的草地裡。

親人沒了,屋子只是屋子,還能算是家嗎?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沖有“欲”,重回體制內的“欲”,這個“欲”重似千斤,壓得林沖一直伸不直腰板做人,窩窩囊囊,委委屈屈。直到火燒草料場,林沖才明白,重回體制內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了,這個“欲”消失了,林沖也就挺直了腰板,小宇宙爆發,殺死了陸謙、富安、差撥,“雪夜上梁山”。

發配路上,為何林沖如此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另一面,武松則上演了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大鬧飛雲浦的精彩活劇,最後“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到最後,征討方臘,武松斷臂,不願進京,留此六和寺中,做個清閒道人。林沖染患風病癱了,也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當夜半無人,英雄對坐,說起當年往事,只留得一聲嘆息。

正是:夜半無人說往事,縱是英雄亦枉然。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