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公元1307年正月,元成宗駕崩,太子德壽先於他一年病死,而成宗雖有其他三個兒子,卻並非正宮皇后卜魯罕所生,很快就被執掌權力的卜魯罕否決了。那麼,應該由誰來繼承皇位呢?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成宗末年,執掌朝政的於內是皇后卜魯罕,於外是中書右丞相哈剌哈孫。如果這二人能夠態度一致,任何動盪都不會有。但偏偏他們在由誰來繼承皇位上完全是背道而馳,並引發了激烈的政爭,使得兩人落得個兩敗俱傷的結局。既然排除了成宗在世的兒子們,那麼以血緣來論,最有資格繼承帝位的,是成宗兄弟的兒子們。真金太子有三子,長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便是成宗。甘麻剌有子松山、也孫鐵木兒等,答剌麻八剌早逝,但留下三個兒子,長子阿木哥、次子海山、三子愛育黎拔力八達。

皇位似乎應該從這這些年輕的親王中選出,不過甘麻剌一支已出封漠北,“具有盟書,願守藩服”,“不謀異心,不圖位次” ,可說自動放棄了皇位繼承權。而答剌麻八剌的長子阿木哥是侍女所生,也沒有繼位資格。那麼,只剩下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兩人了。這兩位親王一文一武,都屬於元帝國第四代親王中的佼佼者。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海山十七歲時便總兵北邊,在大德年間與窩闊臺、察合臺兩汗國的戰爭中戰功卓著,受封懷寧王。在“帖堅古山會戰”中,表現卓越,多次突破敵方陣營,並親手射傷了察合臺汗國可汗篤哇。大德十年七月,海山更是在老臣月赤察兒的協助下,趁窩闊臺、察合臺兩國交兵之機,發動突襲,一舉摧毀了窩闊臺汗國之汗察八兒的根據地,俘虜軍民十餘萬人。經此一戰,完全摧毀了窩闊臺汗國立國的基礎。在他的身邊,不但有十數萬精銳之師,還有世祖老臣、成宗繼位之初便是“三公”的月赤察兒,以及久鎮邊關的大將土土哈、床兀兒父子等眾多將領的的鼎力支援。

而愛育黎拔力八達卻是自幼受儒家教育,“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在他身邊聚集著一大批漢人儒士如李孟、陳顥、王結、王毅、王約等,即使是蒙古、色目侍臣,也大都傾心儒學,其名聲在眾多儒士的宣傳下廣為人知,大江南北黃河兩岸計程車大夫都將他看成振興文運的希望所在。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以哈剌哈孫的意思,繼承大統的,只能在這兩位親王中擇其一。可一向主張“平允”的卜魯罕皇后卻走了一招不“平允”的險棋,她不打算選擇兩個侄子中的任何一個,而屬意於真金太子之弟忙格剌之子安西王阿難答,在左丞相阿忽臺、中書平章賽典赤伯顏、八都馬辛等人的支援下,決定立其為帝,並由自己垂簾聽政。

這位阿難答是忽必烈嫡孫,久鎮邊關,麾下有二十萬大軍,實力雄厚,即位的資格並不差。但他和成宗畢竟隔了一層,只是其堂弟,和真金太子一系出身的宗王們相比,還是疏遠很多。而且阿難答是一個極為虔誠的穆斯林,統軍期間命令自己的屬下全部信仰伊斯蘭教。一旦成為皇帝,可說有極大的可能使大元朝伊斯蘭化。無論是喜歡蒙古傳統並信仰佛教的蒙古勳貴,還是秉承孔孟之道的儒臣,都絕不可能接受這樣的繼位者。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非但如此,左丞相阿忽臺在成宗時曾經受命整飭西北河西軍務,與阿難答早有往來,屬於西北南路軍團的代表人物。而海山所代表的恰恰是北路軍團的利益。中書平章賽典赤伯顏、八都馬辛都為回教徒、理財派官員,與漢法派官員本就水火不容。既有皇族內部的親疏之爭,又有軍隊將領的權益之爭,還有宗教之爭、施政理念之爭。各種矛盾交錯彙集,成宗一力保持的平穩政局,在他去世後立即形成了極為險惡的爭鬥漩渦。

以卜魯罕皇后一派來說,謀劃相當早,早在大德九年十月,德壽皇太子病重之時,便將愛育黎拔力八達及其母親答己趕出大都,安置於懷州(今河南沁陽)。這樣一來,海山遠在西北邊防,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又不在中樞,也就很大程度消除了答剌麻八剌一系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同時,又藉著阿難答陪同投降的西北叛王明裡帖木兒回大都之機,將之留在朝廷。成宗去世後,更是下令切斷了大都通往漠北的驛道,避免朝中大臣和海山取得聯絡。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可是,政治鬥爭往往不會因為動手早便可獲得成功,在關鍵時刻當機立斷才是成事的關鍵。在成宗去世後,卜魯罕皇后與阿忽臺等人並沒有立即讓阿難答宣佈繼位,而是舉行朝會讓大臣們商議,結果在參知政事何瑋、翰林學士暢師文等儒臣的據理力爭之下,事情始終不能決定。

相反,哈剌哈孫一派則表現得相當果斷,彌補了早期準備不足的劣勢。卜魯罕皇后剛下令封鎖驛道,哈剌哈孫便授命大宗正府總管阿沙不花改署手中馳驛文書的日期,使封鎖令晚於自己派出的密使出發,載著報告成宗已死訊息的驛馬及時趕到了漠北海山處,使得卜魯罕皇后的諭旨成為一紙空文。同時,哈剌哈孫的另一密使也趕到了懷州,通知了愛育黎拔力八達和他的母親答己。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在給兩位皇位競爭者傳遞訊息後,哈剌哈孫悉收京城百司符印,封府庫,“稱病臥闕下,內旨日數至,並不聽,文書皆不署” 。搞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自己以“稱病”為藉口罷工,同時“臥闕下”,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讓別人取而代之。形成了一個“我不做事,你們也做不成事”的局面。等待海山或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到來。

哈剌哈孫在成宗晚年掌管怯薛宿衛,也就是保障京城及皇宮安全的御林軍,大都局勢牢牢地掌握在手裡,他的強力抵制,使得卜魯罕皇后一派已經沒有可能用正常的手段奪取政權了,除非強行舉行阿難答的登基大典以及皇后的垂簾聽政儀式,來個“名分早定”,才有可能挽回頹勢。可無論是卜魯罕皇后還是阿忽臺等人都沒有行非常之事的勇氣和魄力,面對哈剌哈孫不合作,竟然束手無策,坐失良機。

從成宗去世的正月開始,哈剌哈孫死守在中書省,“未嘗一至家休沐”,如同巨石一般攔在皇后一派面前,形成了一個僵局。剩下的,就看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能否儘快趕到大都,將這僵局打破。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十七歲便總兵西北的海山,此時已經度過了八年的軍旅生涯。戰爭的鐵血硝煙把他打造成了意志堅定、不甘人下的鐵腕人物。對於突如其來的皇位誘惑,海山沒有絲毫的猶豫,在得到成宗去世的訊息之後,立即率大軍三萬從駐地稱海出發,準備回大都爭奪帝位。抵達和林後,海山召集嶺北諸王勳戚召開大會,誅殺了與阿難答通謀的合赤溫后王也只裡,做好了一切善後工作。但這時傳來了弟弟和母親已經到達大都的訊息,便停下來靜觀變化。

相對於海山的果決,愛育黎拔力八達卻顯得優柔寡斷,遲遲沒有做出離開懷州前往大都的決定。不過這也正常,文人永遠不可能如軍人一般雷厲風行,何況他身邊只有文人儒士和少量護衛,不像哥哥有千軍萬馬。一下子要決定這麼一件雖有極大誘惑但也有著極大風險的事,也確實難為了他。時間一點點流逝,角逐的各派不可能總是在僵持當中,一旦卜魯罕皇后下定決心臨朝稱制,哈剌哈孫作為臣子,無論如何也無法再行絆阻。那即使是擁兵自重的海山,也只能要麼束手就擒,要麼頂著謀逆的帽子進行反抗,兩個選擇的前景都不會美妙。所幸,愛育黎拔力八達有一位好老師、好謀士,名叫李孟。

元朝皇室的奪位之爭(一)——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選擇!

李孟滿腹經綸,且很有謀略,明白要說服學生冒險,必須既立大義又陳利害。面對著猶豫彷徨的愛育黎拔力八達,李孟首先以大義進諫道:“支子不嗣(指阿難答屬於支系),世祖之典訓也。今宮車晏駕,大太子(指海山)遠在萬里,宗廟社稷危疑之秋,殿下當奉大母(指答己),急還宮廷,以折奸謀、固人心。不然,國家安危,未可保也。”之後,又擺出利害:“邪謀得成,以一紙書召還,則殿下母子且不自保,豈暇論宗族乎!”

對於讀書人來說,僅有道義力量支援,勇氣會難以持久;僅有利害的考量,則無法激發勇氣。已經被李孟培養成讀書人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在這一席話面前已經無從拒絕。立即陪著母親答己率少量護衛侍從疾馳大都。當他們來到大都時,時為大德十一年二月十六日,距離成宗去世已經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