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刊發文章: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12月20日出版的第51期《瞭望》新聞週刊在權威欄目“治國理政紀事”專欄中刊發了記者何玲玲、王俊祿採寫的報道《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展現以《富春山居圖》原創地為代表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展現鄉村振興戰略帶給基層的深刻變化。摘要如下:

《富春山居圖》,是600多年前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浙江杭州富陽隱居時,創作的曠世名作,寄託著人們對綠水青山、田園詩畫生活的嚮往。

富陽是久負盛名的造紙之鄉,有1700多年的手工造紙歷史。在鼎盛時期,富陽有將近500家造紙廠,造紙產業稅收曾佔據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然而,造紙企業的空前發展,也帶來了環境汙染。

曾任富陽區委領導的一位幹部回憶說,早年到富陽,看到的是煙囪林立、汙水橫流。高峰時,富春江南岸造紙園區每天有800個洋垃圾集裝箱進出,每天產生約2000噸廢塑膠、800噸造紙汙泥、1000噸其他廢渣。加上水泥建材行業挖山開礦,令人神往的“富春山居圖”,一度滿目瘡痍。

2005年,浙江省明確了富陽造紙產業整治提升的重點,即淘汰小規模造紙企業,上規模企業要求提高汙水回用率,削減廢水排放量,提升排放標準,達到增產不增汙、增產減汙,甚至增產大幅減汙。

2005年至2016年,富陽先後投入123億元,對傳統造紙產業整治提升,按照“關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園一批、規範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著力打造全國迴圈經濟示範基地。

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陽的光輝。一灣富春江十餘載的變遷,也印證了美麗中國建設的鏗鏘腳步。

富春江南岸給造紙企業供暖的“三支菸囪”推倒了,全面騰退傳統造紙產業;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引進來了,逐步形成資訊科技、高階裝備、生物醫藥、電商物流、現代金融等新興支柱產業,實現了發展理念、產業結構、未來路徑的“三重變革”。

富陽區委主要負責人說,富陽先後實施了七輪造紙行業整治提升,淘汰江南區塊富春灣新城的高汙染、高能耗造紙及關聯企業,培育、引進以高新制造業為主體的新興產業,堅持走“無汙染、小空間、高科技、大產出”的產業發展道路,實現區域發展新舊能動大轉換,逐漸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民生之路。

點綠成金,離不開持之以恆的改革奮鬥。這些年,富陽依託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和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經濟“三美”建設,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最美示範區。

溪流潺潺、鳥語花香,農家小院草木蔥蘢……步入富陽東洲街道黃公望村,一派現代田園氣息。這裡還是“未來鄉村”試點,自助圖書館、文化禮堂、燈光籃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指尖一劃,數字技術讓人沉浸式走進《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圖》定格了後人心中的富春山水。傳世名畫照進現實,如今的富春江兩岸綠意盎然,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富春山居圖》原創地的綠色蝶變,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