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在《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梁山大軍在損失了大半兄弟後,終於擒了方臘,平了大亂。宋江帶著梁山大軍凱旋班師,皇帝論功行賞。梁山將士們加官的加官,進爵的進爵,總算是入了朝堂,摘去了賊寇的帽子。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一心為兄弟謀個好歸宿的宋江自此算是了卻心中所願。

當然,此行獲利最大的還是宋江,想當初未上梁山之前,他宋江雖然在江湖中聲名顯赫,有著及時雨、呼保義的名號,但實際上他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宋押司,鄆城一小吏而已。而且後來殺妻獲罪,刺配流放,連普通人都不如。

可如今呢?征伐方臘歸來,宋江身為主將,論功行賞,自然是首功。被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並賜金銀千兩,錦緞十里,御花袍一套,名馬一匹。可謂是名利雙收。

如此功成名就,宋江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衣錦還鄉,他要回到鄆城縣,讓同鄉們看看,什麼叫做王者歸來。

於是慶功宴後,宋江向皇帝請假,回鄉省親掃墓。古人重孝,每逢節日,都要拜會親族,祭拜先祖。宋江自離開鄆城一直都未曾回鄉,家中還有老父,已算是不孝。所以宋江這個要求很合理,皇帝也當即答應,並賞了宋江十萬貫,作為其回鄉的路費開支。

宋江又奏:“臣生居鄆城縣,獲罪以來,自不敢還鄉,乞聖上寬恩給假,回鄉拜掃,省視親族,卻還楚州之任。未敢擅便,乞請聖旨。”上皇聞奏大喜,再賜錢十萬貫,作還鄉之資。

十萬貫?聽著是不是很熟悉?當初晁蓋等劫的生辰綱也是價值十萬貫。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宋江拿著這十萬貫錢回到山東鄆城縣宋家村,給已故的老父親辦了葬禮,給心心念唸的玄女娘娘重建了大廟,還給鄉親們發了紅包,然後就差不多花完了。

那麼這十萬貫放到今天到底有多值錢呢?

這其實是一個貨幣古今換算的問題,想要做這種換算,首相需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水滸傳》的時代背景咱們很清楚,北宋宋徽宗時期,畢竟書中出現了太多的相關歷史人物,比如高俅、蔡京、梁中書甚至於宋徽宗。

這時候已經是北宋後期,因為過不了多久,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北宋都城汴梁被金軍攻破,皇室幾乎被一網打盡,就連宋徽宗和兒子宋欽宗都成了階下囚,受盡屈辱。

所以咱們要算的就是北宋後期的十萬貫錢放到今天價值幾何。

在換算之前,首先要給大家科普一點。這裡的十萬貫,指的是十萬貫銅錢,而不是什麼金子銀子。因為在宋朝,是銅本位制度,即銅錢才是市場通用貨幣,金銀這些只是等價物硬通貨,有一定的價格波動。

此外北宋時期的所謂一貫,和咱們通常所理解的一貫等於一千文不一樣,北宋時期的一貫等於770文。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這一點在《宋史》中是有明確記載的。

“以七十七錢為百”——《宋史。食貨志》

講完這個,咱們下面開始換算。

在古今貨幣換算中,最常用的一種辦法是金銀等價換算,即用現代的金銀價值去換算古代的同質量金銀,得出其價值。

咱們也不妨來試試。

首先我們要把這十萬貫銅錢換算成同價值的金銀。

前面說過,宋朝是銅本位制度,金銀只是等價物硬通貨,有一定的價格波動。所以在不同時期,同等數量銅錢所能兌換的金銀數量是不一樣的。以銀錢兌換來說,北宋初年是一兩銀子換一貫錢,北宋後期則是一兩銀子換兩貫錢了,到了南宋,那便是一兩銀子換三貫錢了。

由於《水滸傳》時代背景是北宋後期,咱們邊取的是一比二的銀錢比,即一兩銀子換兩貫錢。那十萬貫錢便是五萬兩銀子。

五萬兩銀子放到今天值多少錢呢?

這涉及到一個重量的換算,因為咱們如今的銀價是以克算的,而且古代的重量單位和現代有區別,需要換算。(知識點來了啊)

現代一兩等於50克,宋朝不一樣,宋朝是40克。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根據1975年在湖南湘潭出土的北宋嘉釣銅則可得出,宋代一斤等於大約為640克,而舊制是十六兩一斤,所以宋朝的一斤等於現代的40克。

這裡需要科普一下這個嘉釣銅則,所謂銅則,其相當於咱們今天的標準砝碼,你可以理解為天平砝碼。

《宋史·律曆志》載:“黍累、銖各定一錢之則,其則用銅而鑄文,以識輕重”。

其出土時,一面刻銘文“嘉元年丙申歲造”,另一面刻“銅則重壹百斤,黃字號”。所以其乃是一百斤的標準砝碼。

一兩40克,五萬兩便是200萬克,而我看了以下最近的銀價,大概是3。5元一克,所以算下來也就是700萬左右。

其實,這種單純的貨幣換算,並不是太靠譜,因為涉及到通貨膨脹。古代的金銀等硬通貨的價值和今天的金銀價值是不一樣的。就比如二十年前的十萬塊,可以在上海買套房,如今的十萬塊?買個墓地都不夠。

我不妨再給大家算算金價的結果,估計就明白了。

金價怎麼算了?其實很簡單,把銀子換成同質量的金子便可。

我查了一下資料,北宋時期大概是在一比十左右,即一兩黃金換十兩白銀。不過這個換算比例同樣有著比較大的波動,因為不是貨幣,所以其受到環境地域的影響。或許在四川你能算個一兩黃金換二十兩白銀,在汴梁就能只換十兩。但是為了方便計算,我只能取一個較為有代表性的數值,而且也方便計算。

那麼五萬兩白銀就是五千兩黃金,換算成克,便是20萬克。而當下的金價大概是300塊左右。

算下來就是6000萬了,這個和銀價差了快十倍,顯而易見,不靠譜。

這裡還要強調一點,以上皆是估算,甚至於金銀的純度都是被忽略掉的,不然這可沒法算了。

既然金銀換算不靠譜,那麼還有沒有其他比較合理的換算方法呢?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比如物價換算,即用古今都存在的商品取進行換算。

其實這也不太靠譜,因為不同時代,其商品所代表價值是不一樣的。以常用的米價換算為例,大米在北宋時期或許能成為家庭開支的一個主要支出項,因為那時候生產力水平較低,民以食為天,溫飽最重要。而如今的社會中,買米甚至於整個生活支出,佔據家庭開支的比例都不算大,因為米不貴。

不過說到這裡,我還是給大家算一下。

首先北宋的米價是有資料可查的,一石不到一貫錢。

“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宋史 食貨志》)

當然這是在較為繁華和平的北宋中期,鑑於徽宗時期,國力逐漸凋敝,米價可能會呈現上升趨勢。同時為了方便換算,咱們姑且取個整數,即一貫錢一石米。

那樣就是十萬石大米。這裡同樣要進行一個重量換算。北宋時期的一石換算成今天的重量,大概是120斤,也就是說一貫錢能買120斤大米。十萬貫則能買1200萬斤大米。

我們家吃的米,三塊一斤,算下來那就是3600萬,也算是不少了。

其實除了金銀、商品等換算方式,咱們還可以用當時的收入水平來做一個估算。相對而言這種方法能比較客觀的反應了當時的一個生活水平,稱得上是一個比較好的換算方法。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在程民生先生的著作,《宋代物價研究》中,有過不少北宋時期民間生活的描寫,其中就有底層人員的收入。比如汴梁街頭的貨郎小販,其一天的收入在二百文左右,而酒肆飯館的雜役,一天的工錢也差不多是這個數。由此推算,他們月收入差不多是六千文。

我們這邊一個服務員一個月收入,雜七雜八全部加起來也得有五六千塊。

所以算起來北宋一文錢相當於今天的一塊錢。

而十萬貫則有七千七百萬文,那就是7700萬元,這可不低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從宋朝官員薪俸那裡去換算,但宋朝官員工資組成有點複雜,不僅有工資,還有糧食、布匹等等補貼,這個就很難算了,咱們忽略。

如果以7700萬這個數字作為標準你會發現,這北宋皇帝出手也太闊了,回個家路費就給了十萬貫,要知道澶淵之盟北宋給遼國的歲幣加上絹布這些,也就是五十萬貫左右。而宋江花錢更厲害,修廟花一半還說得過去,這辦葬禮和發紅包花掉幾千萬,這得多有錢啊?

當然,《水滸傳》畢竟是小說,施耐庵他老人家更不是寫史書,在金錢數目上有些不合理也正常。如果細看《水滸傳》你會發現錢財方面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當時論功行賞,皇帝賞賜大軍“為軍者,賜錢一百貫、絹十匹”和回家為民者“賜錢二百貫、絹十匹”。那可是數萬人的買賣啊,算下來就是數百萬貫。此外武松安置費也是十萬貫,楊志賣把刀就要三千貫,真當古董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