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裡墮胎描寫,藏著張愛玲一生的疼痛,她害怕孩子來報仇

張愛玲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被誤解的不止是作品,也是作者本身。

提起張愛玲,人們想到的往往是遺世獨立,眼神清冷的形象。她永遠像是漂浮半空,冷眼旁觀著世間紛擾,是少有煙火氣的“人間清醒”。

張愛玲的“醒”,並非她的本意。

以這般形象示人的張愛玲,很難讓人將其與“母親”形象聯絡起來,不止是旁人,怕是張愛玲本人也想象不出。

原本,張愛玲是有機會做母親的,孩子的父親不是廣為人知的胡蘭成,而是張愛玲的第二任丈夫,賴雅。

賴雅與張愛玲

賴雅是誰?若是對張愛玲瞭解不多,大概是要一頭霧水的。

這不奇怪,因為張愛玲雖是華語圈知名度最高的女性作家之一,但關於她和賴雅的往事,很少有人提及,很多的張迷甚至將賴雅視作張愛玲人生的一個“汙點”。

賴雅其人,能查詢到的記載很有限,即便是這寥寥幾筆的文獻,勾勒出的也是一個落魄文人形象,若要說賴雅這個落魄文人有何特別,大概就是他德裔美籍的身份,還有他大了張愛玲整整29歲,有一個與張愛玲年紀相仿的女兒。

世人偏愛男才女貌,張愛玲是有才有貌的佳人,她的另一半的才華自然是隻許多不能少的。

而賴雅呢?他衰老,他離異,他沒有作品流傳於世···

“張愛玲這朵鮮花,漂洋過海插在了賴雅這坨牛糞上”,這是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結婚後,世人對這段婚姻的評價。

婚禮是在1956年8月的盛夏,世人的唾沫卻似12月的凜冬一樣寒冷逼人。

張愛玲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才華也好,般配也罷,旁人的評價只是一時,日子總是要兩個人一天天過出來的。賴雅是76歲離世的,在有他陪伴的11年間,向來孤寂的張愛玲應該是幸福的。

這在張愛玲的文字中可以找到佐證。在日記中,張愛玲記錄下了自己38歲的生日,這是在她和賴雅在一起的第三年。

這次的生日,現在看來,並無什麼特別,兩個人一起做了晚飯,都是些家常菜,一起出門看了一場喜劇電影,兩個人都笑出了眼淚。

是因為電影太好笑,讓張愛玲印象深刻才寫進了日記中麼?不至於,讓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天是她的農曆生日。

農曆與公曆的換算,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賴雅作為一個外國人,為了給張愛玲一個驚喜,硬是僅憑張愛玲的公曆生日推算出了她農曆的生日。

“他對她的愛,是毫無保留的愛”,賴雅的女兒菲絲在多年後回憶起父親和張愛玲時這樣說。這個與張愛玲年紀相仿的繼女,也為張賴兩人的愛情動容。

即便兩人生長環境完全不同,即便兩人年齡相差將近有一倍,即便世俗對兩人百般不看好,張愛玲與賴雅的愛,了這一切。

賴雅與張愛玲

但他們,並沒能留下愛的結晶,關於這一點,也是猜測紛紛。

有人說,是賴雅不想要這個孩子;有人說是賴雅經濟拮据,沒能留下這個孩子;還有人說,是賴雅年齡實在太大,張愛玲怕孩子會有先天疾病,所以放棄了這個孩子···

基本都覺得是賴雅的問題,之所以少有人懷疑是張愛玲的原因,大概是覺得對於女人來說,或許沒有什麼比“為他生一個孩子”更能表達對一個男人的愛的了。張愛玲都已經能超越年齡,超越文化,超越世俗地去愛了,又怎麼會因為經濟原因,年齡原因而不要孩子?

但從張愛玲的自傳性小說《小團圓》來看,墮胎很可能就是出自張愛玲本人的意願。不是不能要,不是不想要,而是她不敢要。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開始了幽居生活。之後張愛玲開始著手寫一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小團圓》,直到張愛玲去世後才發表。

張愛玲自傳性小說《小團圓》

書中就有一段關於主角九莉墮胎的描寫:

“九莉看見抽水馬桶裡的男胎,感覺恐怖到極點,遂扣動機鈕,胎兒在波濤洶湧中消失了。”

“九莉”就是張愛玲為書中的自己取的名字。這一段描寫,大概真實再現了張愛玲自己墮胎時的場景。

張愛玲與賴雅是閃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張愛玲當時已有身孕。兩人2月相識,5月有了第一次肌膚之親,8月成婚。結婚時,張愛玲懷孕不到3個月。

從書中的“男胎”描述來看,胎兒已經發育到可以看出性別,這至少是在懷孕4個月之後了,這說明,墮胎並非是因為張愛玲一時的不知所措,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這個“深思”可能遠比和賴雅的相識早得多,張愛玲並非賴雅的孩子,而是誰的孩子也不想要,準確地說,是不想要張愛玲的孩子。

張愛玲母親

《小團圓》中,關於要不要孩子的問題,九莉,也就是張愛玲,是這樣回答的:

“生個小盛也好,” 起初汝狄說,也有點起疑。

九莉笑道:“我不要。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又有錢,又有可靠的人帶。”

這段描寫,表面上看,其實是有些矛盾的。“九莉笑道”給人一種玩笑隨意的感覺,好像並沒有認真嚴肅對待這個問題,所以笑著回答。

但從後面“又有錢,又有可靠的人”這樣詳細具體的條件描述來看,九莉顯然又是對生孩子這件事有過自己的思考的。

所以,九莉,或者說張愛玲,在要不要孩子的問題上如此決絕,到底是怎麼想的呢?這在書的末尾給出了答案:

“她(九莉)從來不想要小孩,也許一部分原因也是她覺得如果有小孩,定會對她壞,替她母親報仇。”

九莉是張愛玲,九莉的母親指的自然是張愛玲的母親了。在張愛玲看來,自己不想要孩子的根源,在於她的母親,在於他們的母女關係。

張愛玲稱自己的母親為“二嬸”,因為她年幼時曾在名義上被過繼給了伯伯,但實際上,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一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過繼雖有名無實,但從這一稱呼上,就能看出母女的關係的敏感微妙了。

《小團圓》裡墮胎描寫,藏著張愛玲一生的疼痛,她害怕孩子來報仇

不同於賴雅的隻言片語,後世對於張愛玲母親的記載就要多得多,因為張母也是一位毫不遜色於女兒的奇女子,世代的弄潮兒。

張母名叫黃逸梵,原名黃素瓊,黃逸梵是她在張愛玲4歲時,離開家庭出國後為自己取的名字。

黃逸梵深受五四思潮的影響,留過洋,跟徐悲鴻,蔣碧薇等人都熟識,是個不折不扣的新派女子。

而這樣一位女子,也還是難逃包辦婚姻,在22歲時被家裡許配給了李鴻章的外孫——張志沂。不同於張愛玲與賴雅的結合,黃逸梵和張志沂在當時看來,可謂是門當戶對。

只可惜,對的是門戶,而不是門裡的人。張志沂雖然也讀過書,但骨子裡還是個舊社會的遺少,納妾、逛窯、大煙,樣樣全沾。和思想前衛解放的黃逸梵完完全全是兩路人。

這樣水火不容的兩個人被捆成一根繩上的螞蚱,結果可想而知。

《小團圓》裡墮胎描寫,藏著張愛玲一生的疼痛,她害怕孩子來報仇

張愛玲記事起,對於父母的印象就是不停地爭吵,爭吵個不停。一直到張愛玲4歲時,母親決定離開這個家,這一走就是四年。八歲的張愛玲盼回了母親,卻不知母親這次回來,父母的矛盾再次升級,以至於母親要起訴離婚。

兩人離婚時,母親這樣對張愛玲說,“你想清楚,跟著父親錢是有的,跟著我卻要過苦日子。”

母親自然是替女兒考慮不希望她受苦,而這在張愛玲聽來卻意味著拋棄。

而“錢”這個破壞母女關係的隱患也就此埋下。

黃逸梵考慮了經濟問題,卻忽略人。張愛玲跟了吸大煙的父親,日子並不好過,她總是挨父親的毒打,被關禁閉,有一次幾乎被折磨致死。此時幼小的張愛玲,如何看待母親,可想而知。母親是走了,離開了這噩夢般的家,卻是孤身走的,把自己留下了。

後來張愛玲也出國投靠過自己的母親,但也只是從肉體的虐待變成了精神上的折磨。多年後她寫下這段經歷時,是這樣說的:一個是低聲下氣,一個是如施捨般收留。

《小團圓》裡墮胎描寫,藏著張愛玲一生的疼痛,她害怕孩子來報仇

每次張愛玲向母親拿錢時,母親都會說“好久沒打牌了,都是因為你”、“好久沒買新衣服了,都是因為你”、“生下來就是害人”。

這與張愛玲所渴望的母女關係相去甚遠。張愛玲對於自己是母親是有一種幾乎崇拜的感情的,換作是誰,有黃逸梵這樣一位時髦漂亮的媽媽,都會感到自豪的。

“我最初的回憶之一是母親立在鏡子前,在綠短襖上別上翡翠胸針,我在旁邊仰臉看著,羨慕萬分,自己簡直等不及長大。”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

張愛玲也一直以為,自己的不幸是來自紈絝的父親,跟著母親就好了。可盼了好久的母女團圓,盼來的卻是這般的冷漠與嫌棄。

不只是如此,真實的母親好像也並不像自己記憶中的那麼值得驕傲。母親身邊一直男伴不斷,並且多次墮胎。

母親的種種表現,讓張愛玲覺得母親根本不愛自己,在母親眼中,錢都要比自己的女兒來得更重要。

以至於張愛玲成名後,攢了好久的錢,她將這筆錢交到母親手中時說“花你這麼多錢,我心裡一直過意不去。”

母親在接過錢後,怔住了,許久後落淚了說“就算我不過是個待你好過的人,你也不必對我這樣,‘虎毒不食子’曖。”

從母親的反應來看,張愛玲是想錯了,母親是愛她的,不然不至於難過落淚,只是如何表達。

當局者迷,張愛玲仍未察覺母親對自己的感情,只覺得是兩不相欠了。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

若干年後的倫敦,黃逸梵感覺自己要客死他鄉了,於是給張愛玲寫信,希望能最後見女兒一面。

但張愛玲認為這不過是母親向自己要錢的理由,只匆忙寄了一百美元給她。母親的希望落空了,兩人終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母親死後,張愛玲收到了母親的遺物——滿滿當當的一堆古董。

這時她才醒悟過來,母親並非愛財之人,是真心想見自己自己最後一面,而自己卻因偏見,錯過了。張愛玲醒了,而母親卻再也醒不過來了。

張愛玲

這就是張愛玲在《小團圓》中寫的“定會替母親報仇”的原因,她覺得自己如此對待母親,將來自己的孩子也會像自己當年那般刻薄,替母親回來報仇。她愧疚,以致不敢生孩子。

老照片雖然模糊,但還是能看出黃張母女兩人長相上的相像,但兩人像的又何止是長相,還有兩個人的命運。“愛”都是兩人一生的追求。

瞭解張愛玲和胡蘭成往事的人,都會替張愛玲不值,覺得她糊塗,何必為了這樣一個男人卑微到這種地步?這是那個清醒到清冷的張愛玲麼?

卑微到塵埃中,就是張愛玲理解的“愛”。

張愛玲

而母親黃逸梵呢?她不卑微,反而是高高在上,她尋求的是“關注”,所以流連輾轉幾個男人間,不停地換著枕邊人。

關於這一點,張愛玲是看明白了的,她在後來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母親的:

“她並不是要和人上床,她就是要人喜歡她。”

但不管是卑微到塵埃中也好,高高在上也好,都不是真正的愛。黃張兩代人都不會正確的表達愛意,這才造成了兩代人的悲劇。一生求愛,求而不得。

在《小團圓》中,九莉一生只和母親有過兩次親密接觸,都難說是什麼美好的回憶。第一次是九莉9歲時,母女兩人過馬路,母親牽了她的手,兩個人都感到不適。第二次則是九莉三十多歲時,腿上燙了雞蛋大個包,母親替她上藥。

這兩次親密接觸間隔時間之久,令人咋舌,而且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發生的。九莉也並未感到溫暖,而是覺得“換了從前,早羞死了。”

張愛玲

黃逸梵愛自己的女兒,但她不懂如何表達,所以儘可能的避免肢體接觸,這在日後又發展成了語言上的。

每次張愛玲問她拿錢時,她總要奚落女兒一番,說她“生下來就是害人”,也是下意識地想跟女兒保持距離,不要太親密,因為她不知道如何與女兒相處,親密關係讓她感到窘迫。

母親這種刻意營造的距離感,讓張愛玲日後自己去愛時,選擇了報復性的付出,因為在她看來,無原則無底線的對一個人好,付出,就是愛。這是她年幼時渴望卻不曾得到的。

一個不會愛,所以選擇了高高在上,一個不被愛,所以選擇了卑微到塵埃。

張愛玲與友人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她自己就是年少成名,7歲時就寫出了第一篇小說,是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女了。

人人都羨慕天才,卻不知天才早慧的背後也是無奈的早熟。

因為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所以早熟,孤寂清冷並非是張愛玲的風格,是寫作需要,而是她的童年確實不曾被愛,她懂如何與人相處相熟,無法參與只得冷眼旁觀,早早的看透世間種種。

張愛玲還說“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後人只感嘆其比喻的精彩,但對她自己來說,確是“事實”。

張愛玲

晚年的張愛玲一直疑心自己的住處有蝨子,3年間搬了180次家,幾乎每週都在搬家,已經病態。

蝨子在房間裡麼?不,“蝨子”在張愛玲的心裡。她要逃離的不是小蟲,而是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基因,有很多她不想要,但又是原生家庭帶給她的東西,想逃卻怎麼也甩不掉。這讓她幾乎崩潰。

她內心深處也明白,自己已經無力改變,但至少這一切不要再在她和孩子之間輪迴了。

平凡的人豔羨他人的傳奇,而傳奇卻只想求一生平凡。如果有得選,張愛玲只想做一個普通的,能和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的母親。

可惜,如果只能是如果。

那一天,張愛玲按下機鈕,看著孩子在漩渦中消失不見時的心裡所想,即便文筆老辣的她,也說不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