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朝堂上,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一唱一和,誓要將八阿哥胤禩推到“大將軍王”的位置,可就在這時,廢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卻突然站了出來,並保舉胤礽出任“大將軍王”。

那麼,王掞是真的是希望已經被康熙廢黜皇太子之位的胤礽來當這個“大將軍王”麼,還是另有其他目的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和分析。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王掞初登場是在雍正奉旨追比戶部欠款的時候,此時的胤礽是國庫的“最大欠款戶”,僅他一人就落下了五十多萬兩白銀的虧空。起初,胤礽還想透過雍正將自己欠款的事情掩藏起來,可由於大阿哥胤褆以及八阿哥胤禩等人的設計,這一事實也就此暴露在了眾人面前,一時間,胤礽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掞出現在了胤礽府上,他為胤礽送來了自己的一些著作,希望胤礽能好好品味其中的意思。可當胤礽翻開這些書籍的時候,裡面竟零零散散地夾雜著一些銀票。

王掞只是胤礽的老師,在朝中並無實際官職,再加上如今的他年事已高,可以說,他是將自己這一生的積蓄和養老的錢都拿出來幫助胤礽緩解燃眉之急,雖然這些錢對於胤礽來說只能算是杯水車薪,可卻也將王掞對於胤礽的關愛展現的淋漓盡致。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太子胤礽在熱河被康熙廢黜,除了康熙本人,對此最為傷心,也最為失望的人非王掞莫屬了。

而為了幫助胤礽恢復皇太子之位,王掞不惜在朝堂上公然頂撞康熙,甚至還要以死相逼,氣的康熙不得不用家人連坐威脅,這才將事態平息了下來。

可即便是如此,王掞依舊對胤礽是不離不棄,始終在為胤礽奔走。而在胤礽被康熙重新復立為皇太子之後,王掞則繼續言傳身教,希望胤礽知錯能改,匡正此前的行為,進而順順利利地登上皇位。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至於王掞為何要如此維護胤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王掞是傳統漢族官員的典型代表,非常尊重並且擁護“嫡長子繼承製度”,因而維護胤礽的皇太子之位,那就是維護傳統的禮法。

其二,王掞為了胤礽耗盡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此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其三,經過這麼二三十年的朝夕相處,這對師生之間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甚至可以說,胤礽對於康熙只能算作是懼怕,可唯獨對待王掞,那是絕對的尊敬和愛戴。

其四,現在的王掞是太子的老師,如果胤礽能夠成功上皇位,那他便會成為一代帝師,這樣一來,他的名望將會得到顯著提升,並且還有可能受到天下人的敬仰,而這無疑是當時每個讀書人畢生的夢想。

當然,也不能忽視的是,王掞已經看到皇子們之間的矛盾與爭鬥,如果廢黜胤礽,那麼將引發更為激烈的奪嫡之爭,屆時骨肉相殘、兄弟鬩牆,一旦處理不好,便會使整個國家陷入動盪。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也正是因為如此,不管是於公還是於私,不管是於情還是於理,王掞都選擇堅定的站在太子胤礽一邊,只不過,胤礽回報給王掞的卻是無盡的失望。

被複立為皇太子後,胤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是愈發的囂張和荒誕,不僅想要利用《百官行述》來脅迫官員,甚至還在這件事情敗露之後意圖謀反。

就這樣,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康熙廢黜了皇太子之位。

而這一次,王掞的表現也安靜了許多,胤礽確實做得太過了,王掞也認為胤礽是罪有應得,如果讓這樣的人來繼承皇位,那麼必然是整個王朝的不幸,而他也只能就此放棄胤礽,同時這也宣告王掞對於胤礽教育的徹底失敗。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一晃幾年過去,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康熙要從自己的皇子中選擇一位封為“大將軍王”,由他統領西北的十數萬大軍前去平叛。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於是,在商討“大將軍王”人選的朝會上,九阿哥胤禟首先發言,保舉八阿哥胤禩出任“大將軍王”。

“兒臣以為,阿哥帶兵只是個坐橐兒的主帥。要緊的是運籌帷幄,將士用命。皇阿瑪適才說的一個‘賢’字,兒臣認為至允至當,因此兒臣舉薦八阿哥胤禩,請皇阿瑪鑑納。”

緊跟著,十阿哥胤?也對此加以了補充。

“九哥的話有理,當主帥的原用不著衝鋒上陣,諸葛亮一丁點兒武功也沒有,不是照樣打勝仗嘛。”

很明顯,老九、老十這是商量好的,就是要將八阿哥胤禩推到“大將軍王”的位置上。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十爺的話至為允當。老臣保舉一人,必能勝任,兵法雲‘哀兵必勝’,二阿哥胤礽自獲罪以來,痛悔不已,常思戴罪立功,以贖前愆。老臣以為,如派胤礽前去帶兵,他一定會身先士卒,鞠躬盡瘁,請皇上鑑納。”

王掞的一番話看似是在保舉廢太子胤礽,實際上卻是在對映八阿哥胤禩。

胤礽因獲罪被康熙廢黜了皇太子之位,而八阿哥胤禩在之前“百官舉薦新太子”的過程中,因為緣結朋黨、禍亂朝綱,遭到了康熙的處罰,可以說現在的胤禩也是“戴罪之身”。既然身為“罪臣”的八阿哥胤禩能去,那麼作為曾經的儲君,廢太子胤礽則更有象徵意義,也更需要“戴罪立功,以贖前愆”。

況且,胤礽因為已經失去了太子之位,無所牽掛,是有可能做到“身先士卒,鞠躬盡瘁”,反倒是想當“新太子”的胤禩,會在戰場上格外惜命,他去帶兵就是為了“鍍金”。

可以說,王掞的一番話,將八阿哥胤禩以及整個“八爺黨集團”的全部想法,都暗示了出來。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當然,王掞之所以要如此揭露胤禩,保舉胤礽,也是有著其想法和目的的。

首先,王掞對於胤禩等人是恨之入骨的。

早在“一廢皇太子”時,王掞就毫不客氣的在康熙面前指出,有的皇子為了扳倒胤礽,用盡各種手段,就差指名道姓的說是八阿哥胤禩等人所為了。而在這之後,也是胤禩、胤禵等人,想盡辦法拿到了胤礽寫給任伯安的親筆信,並將其交給了康熙,這才有了胤礽在慌亂中準備起兵造反。可以說,在王掞看來,胤禩等人就是胤礽二度被廢的罪魁禍首,而他也自然要替胤礽,同時也是在替自己出這口氣。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其次,王掞這也是在為朝廷做著考量。

對於九阿哥胤禟的說法,王掞是非常不贊同的,八阿哥胤禩不懂軍事不說,他即便是去了,也是做個擺設,裝裝樣子。主帥不能身先士卒,將士們計程車氣必然受到打擊,再加上混亂的領導與管理,那麼將很難取勝。所以於情於理,也不應該讓胤禩掛帥。

再次,就是王掞也有著私心,他希望康熙能夠寬恕胤礽。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只不過,康熙對於胤礽的態度是已然決絕。

“好哇,靜極思動了,還想躍馬疆場,將來好帶兵又來逼宮、又來篡逆。他既然想騎馬,那就把他關到上駟院裡去,讓他和馬關在一起。”

當然,康熙這番話同樣是一語雙關,既是在敲打王掞,同時也是在警告胤禩,好讓胤禩明白,他內心的想法以及這些“陰謀詭計”,康熙早已看穿,如果還不安分守己的話,那麼他的下場只可能比胤礽更慘。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

緊跟著,康熙急忙命人將王掞請了出去。

對於王掞剛才的做法,康熙是非常的滿意,因為他說出了康熙想說,卻又不好說的話,可現在,康熙卻不敢再讓王掞停留在朝堂之上了,因為他也不清楚,王掞接下來還會說什麼,還誰批判誰。更重要的是,康熙不希望王掞繼續打亂自己的安排,將自己想要讓十四阿哥胤禵當“大將軍王”的事情也給破壞了。

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舉胤礽,實則卻藉機痛斥胤禩的假仁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