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的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王朝之一。當然在這樣的特殊下也會產生一些特殊的社會現象,比如當時的文人都沒有辦法透過讀書實現自己的抱負。這種文人心態在馬致遠的漢宮裡面可以很明顯的看見。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一、元代特殊的社會背景,決定了文人比較無奈和惆悵的社會心態

1。元代的習慣跟原來中原王朝的習慣並不相同,所以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元朝是中國比較少見的有少數民族大一統的王朝,但是在此時期之中,也有一系列的都是社會現象,與之前的中原王朝是不一樣的。

比如之前中原王朝擅長用科舉制來決定官僚人員的分配,但是元朝的官僚人員分配,似乎並不是按照中原王朝的科舉制來進行的,元朝的官員分配主要的是遵循其世襲的一個原則,也就是依舊按照草原遊牧民族的世襲準則來安排官員。

這樣的準則出現,一定會引起社會上一定的波動,因為在元朝的早期,甚至在之前時期,大多都是採取科舉,是來分配官員的一種情況,所以就會有很多文人想要透過讀書的手段來獲取官僚。

但是這樣的一種途徑一旦被取消,就會使那些文人感覺沒有歸屬感沒有依附感。並且之前長久以來用科舉取士,導致了當時的中國社會普遍的一種心態,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這樣一種獨特的社會心態。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這樣的一種社會心態,說明了當時社會上的一種極端價值觀的取向,

但是這樣極端價值觀的取向,在元朝是並不能實現的

因為元朝並沒有一個實際的科舉制,所以當時有很多文人由於早期仕途上的不順利而轉到幕後,當一個元雜劇家或者是其他人,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成為了乞丐,流氓之徒,只有少部分的人通過了一個正確的轉型,轉到戲劇家的身份上。其實戲曲家在當時的身份,其實也並不是非常的耀眼。用現在的話來說應該算是一位民俗文化家。

賈仲明在增補《錄鬼簿》的“馬致遠弔詞”中寫道“萬花叢裡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四方海內皆談羨。戰文場、曲狀元,姓名香、貫滿梨園。《漢宮秋》《青衫淚》《戚夫人》《孟浩然》,共庚、白、關老齊肩 ”,給了馬致遠極高的評價;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也給出了“宜列群英之上 ”的評價;鄭振鐸先生在《中國俗文學史》中談到,“明人不知欣賞關漢卿而獨抬高馬致遠,可知馬氏作品,如何地投合於文人學士的心境。”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由此可見馬致遠在後來的文學家的眼中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不過馬致遠的本身作品就具有很大的時代影響力。不過這是特殊的際遇所產生的。

對於當時的失意文人當中,當時的馬致遠也算是其中一個,馬致遠在早期其實是想要透過讀書,想要透過科舉來完善自己的仕途之路。

並且是博取一定的功名的。但是元朝的社會現實,讓他進一步地認識到,這樣的理想似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馬致遠透過自己的努力,轉變成了一位戲曲家。所以對於當時早期元朝的一種文人社會心態,馬致遠其實是非常瞭解的,也是非常能夠感同身受的。

那麼在馬致遠的作品當中,尤其是在《漢宮秋》中,就表現了當時文人普遍性的一種惆悵,無奈,沒有辦法展現自己實力的一種惆悵社會心態。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2。馬致遠的《漢宮秋》中,明顯的藉由《漢宮秋》中的人物形象來進行表達

馬致遠的《漢宮秋》,其實是一個非常可以展現元朝早期文人心態的一個代表性作品,當然這樣的一系列作品有很多不只是馬致遠的《漢宮秋》,還有其他的一些元朝戲曲家的一些作品。

畢竟元朝戲曲家之所以可以繁茂的誕生,其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元朝取消了科舉制度,使得原來想要透過讀書博取功名的那一部分人,被迫轉為了戲曲學家。馬致遠的《漢宮秋》,其實是在描寫一個很簡單的愛情故事。

當然這只是從表面上來說,馬致遠的《漢宮秋》中描寫的是漢元帝與當時王昭君的一個愛情故事,但是這樣的愛情結局無疑是悲劇的。

因為最後昭君並沒有和漢元帝在一起,反而因為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因素嫁到了匈奴

,昭君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展,或者為了捍衛自己的愛情,從而在和親匈奴的途中選擇了自殺。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點,真實的歷史事實其實並不像馬致遠的《漢宮秋》中所描述的,王昭君在和親匈奴的途中自殺。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真實的歷史故事,應該是王昭君同意了和親匈奴的政策,並且自己嫁到了匈奴,生活過一段時間。這其實就是馬致遠的一個用意所在,為什麼要在這樣的一個故事當中,歪曲一定的歷史史實。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透過這樣的一種歪曲來表達自己的一個心態,以及當時在元朝沒有辦法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仕途的文人形態。裡面很典型的一種分析,就是王昭君其實是一個很堅毅以及很果敢的一個女子,面對這樣的一種看似對自己不公平的政策或者命運的時候,王昭君選擇了反抗。而漢元帝難道不想反抗嗎?

實是這樣想的,但是因為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因素,使得漢元帝沒有辦法進行這樣的一種反抗

。而這樣的不可反抗性的因素,主要取決於當時國家的一個總體命運,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朝政政治格局的一種綜合考慮,而這些考慮並非是漢元帝的個人意志可以決定的。

所以即使漢元帝非常的喜歡王昭君,想要和王昭君在一起,但是在馬致遠的《漢宮秋》中,由於這樣一系列因素的出現,也導致了兩個人悲劇結局。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二、漢宮秋中對於元代早期的文人心態進行了一個細緻的描繪並給出了一個烏托邦

1。元代早期的文人心態,在《漢宮秋》中得到了很明顯的體現

在《漢宮秋》的故事描繪之中,元帝並沒去追逐最後的結果,反而只能不斷地感嘆,然後對著美人圖思念。其實當時馬致遠將早期的文人心態並不是寄予在王昭君這個人物形象上,而是將大多數的文人心還集中反映到漢元帝的身上。

對於王昭君去和親的一系列因素,可以理解為當時元代早期為什麼沒有采取科舉制度的因素,而面對這樣的一種因素,當時的文人集團沒有辦法對這些因素進行一個集中反抗。

但是又因為自己內心的理想與當時的現實極不相符,而表現出來的一種非常無奈的情緒。而這樣無奈的情緒與馬致遠的漢宮秋中對於漢元帝的在深宮之中只能表現自己的無奈是十分相符的。“未遇宮娃,是幾度添白髮 ”。

這種心理就體現了馬致遠自己的一種想象,其實就是一種渴望的心理狀態。據《錄鬼簿》記載:“馬致遠,號東籬,任江浙省務官。”

可見,當時的馬致遠是有這樣的一種文化體驗,所以馬致遠會有這樣的心理狀態也就可以理解了。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2。在漢宮秋的故事結尾為了彌補當時的文人心態所以構造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

當然基於元代的一種社會現實,很明顯的是科舉制度,並不能因為文人心態的改變而得到任何的發生。當時的文人團體也意識到了這樣的社會情況,所以採取了一種自愈行動。

就是在很多文學作品,尤其是在元雜劇中表現自己的一種自愈,其目的就是為了構建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來安慰自己。

這樣的一種文學目的,在馬致遠的《漢宮秋》中也格外明顯,漢元帝送別和親的王昭君之後,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舉動。

反而回到了自己的宮中,對著美人圖思念。這就是漢元帝自愈自己的一個很明顯的行為標誌。如果漢元帝沒有采取這樣的一種自由行動那麼應該是處於一個長期的悲痛狀態,並且沉迷其中(這是悲劇的典型寫法)。

但是就情節中的漢元帝來說,似乎並沒有陷入那種比較長期的悲痛的情緒當中。雖然也有一定的悲痛情緒,但是這樣的情緒是比較短暫的。在這樣的情緒之後,取代這樣的情緒是比較長穩的思念之情。

馬致遠的《漢宮秋》,體現了元代早期文人什麼心態?

三、總結

文學作品雖然是基於人的主觀性,以及一定的藝術行為發生的。但是在主觀性和藝術性背後反應的就是那個時代的總體時代特徵。而元雜劇的流行也表現出來了元朝的時代特徵,是十分劇烈的,至少是與以往的中原王朝是不一樣的。

並且由於元雜劇的流行導致了當時的很多細節都有一種隱晦的方式來諷刺當時的社會現實。主要就是表達這些戲曲家,對於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

參考文獻:

1、《元史》

2、《宋史》

3、《明清史》

4、《從馬致遠《漢宮秋》看元代早期的文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