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時代的極致:三元及第

科舉時代的極致:三元及第

1906年《Peking》中的北京貢院明遠樓

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或“殿元”,合稱“三元”。中國科舉史上,只有14人曾三元及第,名單如下:

唐朝:崔元翰、張又新;

遼朝:王棠;

宋朝:孫何、王曾、宋庠、楊寘、王巖叟(明經科)、馮京;

金朝:孟宗獻(孟四元);

元朝:王宗哲;

明朝:黃觀、商輅;

清朝:錢棨、陳繼昌。

其中連中三元者只有王曾、宋庠(因改取得狀元)、馮京、錢棨。

展開剩餘66%

值得一提的是 宋庠。宋庠 (996年-1066年),字公序,原名宋郊,後改名庠。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他是 宋祁之兄,人稱“二宋”。生於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原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後徙安州安陸(今屬湖北)。天聖二年(1024年)進士,宋庠在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連中三元。當時曾取宋庠弟宋祁為第一,因“長幼有序”而改取宋庠。仁宗命改“郊”為“庠”。這個三元及第頗有些成色不足的味道。他 初仕襄州通判、大理評事。累遷右諫議大夫,參政知事。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治平三年(1066年)卒。著有《元憲集》、《校定國語補音》三卷、《通譜叢志》十二卷等,其中《元憲集》已佚,清初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宋元憲集》四十卷。

另外,《雞窗剩言》記洪武年間黃觀亦為三元及第,但《明史》僅記黃觀以貢入太學,後會試、殿試第一,未記有鄉試解元之歷。

中國歷史上也出過六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宣德年間,江西的易智超,連中武科三元。此人在參加武秀才考試,力舉三千斤巨石,名達天聽。後憑戰功官至兵部尚書,為明清兩代唯一以武人出身而為六部長官的。其人豐身玉碩,神采照人,且精通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時人贊為“儒將一枝花”。曾自做一聯曰:“天生風雅最惜花,心懷春色更撩人”名動文壇。

其二是明朝嘉靖年間的尹鳳,連中武科三元,官拜參將,輔於大逑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戰爭中屢建戰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紀念。

其三是明朝萬曆年間浙江永嘉人王名世,連中武科三元,官授錦衣衛千戶。他博通經史,工詩善書,時人稱其武藝、詩詞、書法為“三絕”。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秉性剛介,不媚權貴,頗有直道君子之風。

其四是清朝順治年間,也是浙江人王玉璧,連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參加武秀才考試,射箭第一,號稱“神射手”,故人們贊其為“武四元”。他雖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釋卷,文筆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譽。

其五是清朝康熙年間曹曰瑋,康熙三十三年考中武科,連捷三元並擔任陝西靖遠總鎮都督,後來因仕途失意而退隱,為形意拳發展史的重要人物。

其六是清朝乾隆年間顧麟,曾中乾隆壬申榜順天鄉試解元,後連捷為甲戌科會元。乾隆十九年九月,顧麟又在天下數以百計的貢士中獨佔鰲頭,中武狀元,授頭等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