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文化|周朝時,輝縣在城外住的人叫什麼?

輝縣文化|周朝時,輝縣在城外住的人叫什麼?

圖片來源▲美篇·郭玉順

輝縣市區內,現存一座土城。土城基本上是正方形,城牆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 1200米。高6米,底寬60米,上寬40米。築城方式為分層夯築,夯土層一般厚10釐米左右。夯築方式有圓夯、橢圓夯和平板夯三種,以圓夯為主。夯土層中,曾採集到很多龍山、商、周時期的器物和陶片,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因時代久遠,土城原貌已遭損毀,現在只有西北部、東北部和東南部三段牆址儲存較好。原有南門、東門和西門,門上各有城樓一座,現均已不存。

輝縣文化|周朝時,輝縣在城外住的人叫什麼?

圖片來源▲美篇·郭玉順

此城即為西周時期共國之城,名為“共城”。共城是西周初年周朝王室大分封71國中的共國之城。始封國君不詳。從始封開始(周成王),經過八個王,到第九個王周厲王胡(從西周第一王周武王算起,周厲王是第十王)時,共國國君是共伯和。共伯和的出現,使原本不太聞名的一般小國,一躍而聞名於天下,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遺留下來的共城遺址現在仍然熠熠生輝。為什麼呢?事出有因,這與共伯和時期的政治狀況有關。

輝縣文化|周朝時,輝縣在城外住的人叫什麼?

圖片來源▲美篇·郭玉順

共伯和在共國為國君時,周天子為周厲王胡。厲王是周夷王的兒子。公元前878年,(見《史綱·上古篇》)夷王逝世,厲王登位。厲王在位共37年。前30年,厲王當政還較謹慎。但從第三十一年開始,厲王開始墮落起來,貪財圖利,統治十分殘暴。當時有一個叫榮夷公(封地在榮,今河南省鞏義市西)的人,私慾極重,貪得無厭,民怨極大。厲王不但不制止,反而親近他,還準備重用他,大夫芮良(封地在芮,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見此,心情十分沉重與不安,想盡辦法,用各種道理勸解厲王說:“榮夷公是什麼人?他獨佔財利,只圖眼前快活,而不去考慮大的禍患。財利,是各種東西生長出來的,是自然界所公有的,自然界公有的財物是人人都可以取得一份的,怎麼能夠獨佔呢?如果獨佔了,就會招來很多的憤怒,引來很多的禍患。榮夷公用這樣的行為來引導您,您難道能夠長久安寧嗎?《詩經》上的《頌》詩說:‘有文德的后稷,能夠與天神相配。你使我們民眾自立生存,沒有誰不以你做榜樣’;《大雅》詩中說:’普遍地給民眾賜福,就成了周朝的天下’。您現在作為一個君主,本應該獎勵生產,公平地將財物分給上上下下的每一個人,使天神、人民和萬事萬物無不各得其所。即便是這樣,還需要每天警惕,恐怕招來怨恨。您現在卻也在獨佔財利,就不怕招來禍患嗎?普通人獨佔財利,還被稱為強盜;您如果幹這樣的事,歸附您的人就少了。你如果再重用榮夷公,周朝就一定會衰敗的。”但是,周厲王不聽勸告,還是重用了榮夷公做卿士,主管國事。

輝縣文化|周朝時,輝縣在城外住的人叫什麼?

圖片來源▲搜狐·蝸牛童書

從此以後,周厲王不但不聽眾勸,反而變本加厲,實行暴虐的統治,奢侈驕傲,引起國都民眾的怨恨,都在議論他的過失。這時候,召公(此處《史記》記載為召公。甚疑。召公從周武王始即已輔政,到周厲王時已經過十王數百年,他仍在輔政,可能嗎?是否是召公的後代?文中沒提,不得而知)勸誡說:“民眾都不能忍受你的政令了。”厲王聽後大怒,找來一個巫師,讓他去監督議論的人。巫師報告說誰議論,就把誰殺掉。於是,議論的人就少了,諸侯們也不來朝見了。到了第三十四年,厲王更加暴戾,使得“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就是說國都的民眾再也不敢說話,在路上互相遇見時,連招呼也不敢打,只能用眼色互相示意一下。這一下,厲王高興了,告訴召公說:“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就是說:我能制止議論了,看誰還敢再議論我。召公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水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說:這不過是堵塞民眾講話罷了。堵塞人民的嘴巴比堵塞河流的後果還嚴重哩!河水堵塞起來,一旦決口,傷害人一定很多。民眾也是一樣,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流暢通;治理民眾的人,要開導他們,讓他們講話。召公還勸誡他說:“天子辦理政務,要讓大臣、普通官吏進諫言;樂官獻歌曲;史官供史書;樂師進箴言。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種官吏都可進諫,就連普通民眾也可間接地將議論傳給天子。只有這樣,才不違背情理,把事情辦好。民眾有嘴巴,正像大地有山河。民眾中可以有好的建議,大地可以生出財富。民眾想在心裡,說在嘴上,成熟的意見便予以推行,這樣政務就可以辦理得順利。若是堵住他們的嘴巴,那麼還能有幾個人支援你呢?”召公的苦苦勸誡,沒有起到作用。厲王一句也不聽,一意孤行。不僅不讓人講話,而且變本加厲,霸佔一切山川林澤,不準人民利用這些天然資源謀生,繼而還勒索財物,殘暴地虐待人民。終於,在三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841年,矛盾發展到了極點,國人(那時候,住在野外的農夫叫“野人”,住在周都鎬京城裡的平民叫“國人”)再也忍受不了厲王的暴虐統治,一轟而起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暴動。國人團團圍住王宮,要殺厲王。厲王聞知風聲,慌慌忙忙帶了一些人逃命,一直逃過黃河,到彘地(今山西霍縣東北)才停了下來。十四年後,厲王死於此地。

資料來源:《共城史話》 張有新 著

「連結」

作者/來源:輝縣永珍

輝縣文化|周朝時,輝縣在城外住的人叫什麼?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