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精選之二:為政以德

《論語》精選之二:為政以德

2。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這句話是《論語 · 為政》篇第一章,意思是:

孔子說:“以德治政,當政者就會像北極星一樣安居其位,而眾星都環繞著它。”也就是說,以華夏道德來治理國家,當政者就會像北極星那樣穩守自己的執政目標,大家都會團結在他的周圍,和他一起去努力實現這個的目標。這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也非無政府主義。

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所提倡的德是有範圍的,也就是必須是華夏內部,因為華夷觀是儒家以及當時華人的基礎理念。儒家所有提倡的仁義禮信等美德都是限定於華夏範圍內的,適用於華人之間的關係往來,而不適用於對待夷狄的情況,因為華夷不兩立,是徹底的敵對關係。

為政以德包括三個方面的涵義:一是目標,二是手段,三是效果。以下分別進行闡述。

一、為政的目標必須合乎道德

為政目標必須是正當的、正義的。自古華人是一家,都有建立美好家園,一起過上幸福生活的共同理想,這個理想社會被稱為“大同社會”。

為政必須是朝著建設美好家園這個目標去努力,這種努力還必須是身體力行的,不能是口是心非或者說一套做一套的,否則就是欺騙了,是最大的不道德行為。

二、為政的手段要合乎道德

為政的手段也要合乎道德,對民生和強國要同等重視。對民眾要講仁義禮信,要信任他們,把他們當作人來對待,而不能把他們當作雞犬牛羊。以德為政就不能搞什麼“犧牲一代人,建設新國家”等套路,也不應該認為“民眾素質差,不適合…”云云,更不能像法家那樣搞“愚民、辱民、貧民、疲民”那一套。

再次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提倡的為政以德是建立在儒家的華夷觀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德僅僅是用來對待華夏人的,包括本諸侯國民眾,如魯國民眾,和其他諸侯國民眾,如齊國、楚國、晉國、秦國民眾,不包括四夷諸狄。

另外,為政以德並不排斥權謀手段,但權謀的目的必須是以華夏美好家園為目標,而且不能對普通民眾進行權謀。

孔子在魯國曾任大司寇並代理相國,短暫執政過幾個月。就在這短短的幾個月裡,孔子在魯國內外大展權謀,打擊權臣大夫三桓和擅權的大夫家臣公孫不狃和陽虎,並果斷誅殺了投效他們的學者少正卯,很大程度上扭轉了魯國君不君、大夫不大夫、家臣不家臣的混亂局面。

孔子對長期欺壓魯國的齊國也展開鬥爭,在兩國會盟時施展謀略,沉重打擊了齊國的囂張氣焰並逼迫齊國歸還了以前侵佔的魯國領土。

三、以德為政的效果

孔子認為,領導人或領導群體只要按照德的目標和手段來為政,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並且這個效果不止對民眾有利,對領導群體同樣也是有利的。在這樣的為政體系下,領導群體和民眾的願景、期望和目標都是一致的,會形成天下一心,同心同德的局面。領導群體之間、民眾之間、和各群體之間都不會產生猜忌疑慮,有這樣良好的社會局面還有什麼美好目標不能實現的呢?

以孔子短暫的執政經歷來看,以德為政的效果是很好的。孔子在很短時間就能做到自己治理的城市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在國家層面,孔子攝政期間魯國內部趨向團結,收回了被齊國佔領的領土,內修文德、外治武備,震動了諸侯,魯國隱隱有王霸之氣。

總之,在孔子看來,以德為政是良好的為政方式,對領導人、領導群體、民眾都是好的局面。上古聖賢五皇五帝以德為政,華夏人和他們自身家族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

相對的,以欺瞞為政,必然會偏離華夏美好家園的目標,只會損害民眾利益成就領導群體的短期私利;而以暴為政,則只會把國家變成奴隸莊園。欺瞞也好,暴力也好,都只能逞一時之快,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內部殘殺上下爭亂。很多歷史人物不懂這一點,帶來了生死名滅家族喪亂的局面,比比事例,不絕於史,華夏民眾也跟隨被禍,生靈塗炭。

吾等後人應當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