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老話說的好,“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雖然這話是民間的流行語,但也間接證明了一種最為簡單,也最被大家認可的“法律觀念”。

從古至今,大慧想世人都會理所應當的認為:只要是觸碰了法律的紅線,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和制裁。可是當我們翻開古代的史書,就會發現真實的情況或許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一種古老的制度一直活躍著,這就是贖刑制度,即用財物或者是勞動的形式來減免原有的刑罰。

那麼這種制度是如何產生的?又對整個古代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一、簡單瞭解何為“贖刑制度”

1、這是怎樣的制度

贖刑說到底並非一種法律層面上的刑罰,而是透過金錢、勞動等其他方式,來抵消犯罪帶來的部分罪責,慢慢的形成了一種共識和規範。雖然在某些時期,這種制度也被認為是法律範疇內的產物,但區別在於它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刑種”。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

贖刑不能單獨以任何形式作用在某個人身上,必須要配合其他的刑名,比如死刑、徒刑等等,

因此,我們也可以把贖刑認為是一種對主刑罰的附帶執行方式。

這個時候就有人會說了,這不就是老百姓說的拿錢買命,交贖金嗎?乍一看,確實是和讓犯罪者付諸其他代價來減少罪行,但是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兩者自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2、贖刑也有很多種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贖刑的種類開始越來越多,使用的情況也完全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把贖刑在每個歷史時期的演變和最後的分類、作用全部說出來,顯然是不現實的,目前也沒看到有哪位學者專家去專門研究贖刑的。

不過從宏觀上來分析,贖刑最明顯的區分方式有兩種,即身份贖和非身份贖,

前者主要的適用群體是古代社會上的特權階層,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地主士紳。

他們在封建時代不和一般人一樣,屬於“三六九等”的上游,統治者們必須維繫住和他們的關係,才能確保其對政權效忠,於是身份贖就應運而生,並且涉及範圍越來越廣。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非身份贖自然就是針對老百姓的了,由於牽扯的範圍更大,案情也更復雜,

所以非身份贖還要進行很多的細分,比如主觀贖適用於過失的或者自首的,

官府會減去一些罪罰,類似現在的“坦白從寬”。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1、經濟層面的影響

贖刑制度到底出現在什麼時候,目前史學界還沒有給出定論,但是有一種較為主流的說法,認為《漢書》中記載了孝文帝時期已經有“亡贖罪之法”一事,因此學者猜測,贖刑應該出現在漢武帝統治期間。

至於出現的原因,大家也更樂意歸結為皇帝好大喜功,凡事都喜歡講排面,最後導致財政入不敷出,為了解決掉財政緊張的問題,贖刑這種“偏門”的方式就出現了。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當然了,刑罰的目的不單單是為懲罰和教育人,還要考慮很多層面的東西,大慧認為首當其衝的就是經濟因素,即用最小的代價,實現刑罰效益的最大化。

可是在古代,刑罰落實下去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徒刑這一類的刑罰,為了維護國家司法機構的正常運作,贖刑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這上面,大幅降低了原有的支出。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2、思想層面的影響

贖刑既然是作為一種制度存在的,那麼對人們的思想必然會產生些許影響,首先最直觀的一點就是恤刑觀念的產生,這是什麼意思呢?

司法部門會針對犯罪人所對應的群體,比如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等等,適當在量刑上予以照顧,毫無疑問,這就是贖刑制度對人們思想的良性影響之一。

早在漢代的時候,這一思想就已經體現了出來,到了明代的時候,不僅量刑上會減免,相關附帶罪責的追究也會相應減少。

什麼是“贖刑制度”它對古代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另外,還有一種“刑罰交易”理論認為,為了實現法律原有的震懾作用,還可以在不同的刑罰之間相互轉換,這應該也是古代贖刑制度發展過程中遵循的基礎理論之一,換言之,這也是對我國刑罰文化的另一層面的影響。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