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舉兵克商設略安邦,周武王姬發克商

周文王有10個兒子,武王排行老二。長子伯邑考被商封王殘殺。武王有同母弟8人,即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丹季載。他們兄弟10人中,武王和周公最有才幹,經常幫助父親處理政事。周文王病死,由武王繼位。據《禮記·文王世子》說,武王只比父親小14歲。文王97歲而終,武王即位時,已經84歲。武王至93歲而終,則在位僅10年(《漢書·律曆志》作11年)。

古代歷史,舉兵克商設略安邦,周武王姬發克商

周文王在位50年,作了許多滅商的準備,他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勵精圖治,以德治國,禮賢下士,使周繁榮興盛起來。同時,以服事殷,以“西伯”之身據有關中,暗地與殷商展開生死較量。特別是周文王最後7年中,一年斷虞、苪之訟,二年伐犬戎,三年伐密須,四年敗著國,五年伐斌,六年伐崇。7年幹了6件大事,造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好形勢,滅商的條件基本成熟。 當時,商封王愈加荒淫殘暴,窮奢極欲,在商王朝自是眾叛親離,怨聲四起。封王的叔父比干、哥哥微子多次勸諫,封王根本不聽。

古代歷史,舉兵克商設略安邦,周武王姬發克商

商容掌管朝廷祭祀、宴會的奏樂,頗有賢名,深得人們的愛戴。但封王嫌商容凡事都要按典章制度辦,有礙他的淫樂,將商容罷官逐出朝廷。眾官員見封王愈來愈亂其祖制國法,不理朝政,日夜玩樂,都為商王朝的前途擔憂。微子見封王不聽勸諫,估計終有一天會亡國,想自殺,又想逃走,不能決定,便和太師、少師兩樂官商議,最後微子逃到民間隱藏起來。封王另一個叔父箕子也是多次勸諫,見封王不聽,便裝成瘋子混在奴隸中。紛王知道後,命武士把箕子囚禁起來。比干見箕子被囚,冒死勸諫。封王惱羞成怒,下令殺了比干,還剖挖其心,眾朝臣見封王對自己的親人都如此殘暴,更加恐懼,紛紛逃跑,投奔於周。周武王即位後9年,周武王把都城由豐遷至鎬(今陝西西安西南、豐水東岸。謂之宗周,又稱西都)。接著,在姜子牙、周公旦的輔佐下,對商進行了一次試探性進攻。周武王用戰車載著文王的神牌,準備到畢邑祭掃文王墓。

古代歷史,舉兵克商設略安邦,周武王姬發克商

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意思是奉文王之命伐封,不敢自專,利用文王的威望來號召諸侯。他親率大隊人馬,東觀兵於孟津(今河南孟津)。孟津在黃河渡口以南,距商都還較遠,只是試探一下,實際上是一次軍事大演習、大檢閱。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在於用武力向敵人示威,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壓力;鍛鍊自的軍隊,以取得實戰經驗。同時,這也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會,收到一次聚眾的效果,即“是時,諸侯不期而會孟津者,八百諸侯”《史記·周本紀》。武王沒有事先約會諸侯,800個諸侯自動前來孟津會盟。所謂“八百諸侯”,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幾百個氏族、方國的首領。這表明周在政治、軍事上都取得了對殷的優勢。人心向周,商封王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這些參加盟會的諸侯都勸武王說:“可以伐封了。”但武王仍不為之所動,心中自有主張,他說:“時期還未到。不可以伐。”武王深知,伐封一仗事關全域性,不打則已,打則必勝。若一步走錯,全盤皆輸。他考慮再三,決定班師暫回西土,派人去商察看動靜。

古代歷史,舉兵克商設略安邦,周武王姬發克商

當週武王觀兵孟津後,商封王根本不作任何準備,仍在淫樂,而且暴行還愈來愈厲害,不僅發展到六親不認,囚箕子,剖比干,甚至太師疵、少師強把宗廟中的樂器抱著逃走,他都不聞不問。賢臣離位,百姓閉口不敢言語了。這時武王認為滅商時機已到,又準備了兩年,才向全國諸侯發表伐封檄文說:“商封罪孽實在深重,為順天應人,不可不消滅他!”於是,武王果斷下令發兵伐封。

古代歷史,舉兵克商設略安邦,周武王姬發克商

1976年在陝西臨撞零口鄉發現了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利篡,上面有銘雲:“斌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自,賜右史利金,用作旅公寶尊彝。”銘文記載周武王在甲子日早晨滅了商,因一個叫利的右史有建議之功,甲子後8天,武王在闌師這個地方賞賜給利以金(青銅)。右史利感到很光榮,就鑄了這個簋來作紀念。由於利簋的發現,證明了古書中記載的武王伐封是甲子日早上開始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