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文/陳二虎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後周版圖)

【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由作者授權釋出】

審視歷史,禍起蕭牆皆因人的慾望,權力是最具誘惑力的。

五代十國是一個生產皇帝的流水線,隨時隨地地變幻著大王旗,後周世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具有英明果斷,遠見卓識,史稱“五代第一名君”。

公元959年,柴榮滿懷壯志,劍指北方,親帥馬步軍數萬從滄州北上,僅用了四十二天就收復燕南之地,奪取了契丹人佔領的三關:瓦橋關(今河北雄縣境內)、益津關(今河北文安縣境內)、淤口關(今河北霸州境內)以及寧州(今河北青縣)、瀛州(今河北河間)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三州之地,十七個縣,共一萬八千餘戶。然而,就在準備全力攻取幽州時,柴榮突然染病,無奈被迫還師。據說攻打幽州之前,柴榮志得意滿地縱馬躍上一處高坡,“駐馬高阜,以觀六師”,他望著自己挺進的軍隊,隨口問了一句:“此地何名?”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一組《趙匡胤》劇照)

手下親兵回答:“回陛下,故老相傳,謂之病龍臺!”

病龍臺?柴榮皺了一下眉,聽了驚愕良久,黯然策馬下坡,當天夜裡就突然發病,臥床不起……

返回都城開封不久,就帶著未完的事業離開了人間。在臨死前拖著病軀,給自己年幼的兒子,七歲的柴宗訓安排種種軍國大事,冊立自己死去的老婆的妹妹也就是手下大將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這樣自己年幼的兒子有個媽幫助,又可得到符彥卿的支援;立皇子柴宗訓為國儲,封梁王,領左衛上將軍,另一個更小的兒子柴宗讓為燕公,領左驍衛上將軍;讓範質、王溥、魏仁浦輔佐朝政,為託孤大臣。

並且在最關鍵用人的時候,罷免了殿前都指揮使司大內都點檢張永德的職務,外放到澶州當節度使,罷了他的兵權。起用資歷較淺的,一直努力工作的趙匡胤頂替了都點檢的位置。這似乎太反常,有點自斷臂膀,張永德是值得信賴的皇親國戚呀。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那麼,柴榮為什麼做出這種選擇,源於一塊木頭,這塊木頭長約三尺,“藏”於一個皮囊之中,被發現於柴榮北征幽燕的半途中,史料上如此說:“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題雲‘點檢作天子’!”

這塊木頭出現的不是時候?!更重要的是那行字太醒目:“點檢作天子”,不巧的是,當時的後周都點檢是張永德,更不巧的是,就是發現這塊木頭後,他染病了。

當時柴榮就暗中派人追查過是那個搗亂的,卻不了了之。如今自己要不行了,這塊“木頭”是心病呀!

那麼誰是這個“木匠”,許多人說是趙匡胤,因為他就是以後周都點檢黃袍加身,替代了後周幼主當上了皇帝。理由是“誰犯罪誰受益”的原則,因為當時趙匡胤是殿前司都指揮使,也就是軍隊副司令,唯一的上司就是殿前司一把,司令都點檢張永德,他是張永德的下屬,雖然頗有些實力,但根基不行,張永德不離職,趙匡胤永遠沒戲,從硬體上比較,他不是皇帝親信。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禁軍是當時五代立國的命脈,趙匡胤是一個外人,年輕的後生,憑勇敢與軍功,不會一步登天,所以必須搞倒張永德,必須玩點下三濫,也為他的日後取而代之鋪平道路,在柴榮北伐的時候,趙匡胤統率親軍,護衛柴榮左右,大有機會弄這三尺木頭,也就是說,柴榮在時,這趙匡胤就有了野心,嫌疑最大……

然而事實真象到底如何?這趙匡胤是不是這個“木匠”?筆者認為趙匡胤是冤枉的,就算趙匡胤幹掉張永德,那柴榮手下武將比他資歷威望高的不是一個兩個,趙匡胤能冒著殺頭當這個“木匠”嗎?話又說回來,柴榮北伐時才三十三歲,正值壯年,趙匡胤不可能預見柴榮的死,這時他一直為柴榮衝鋒陷陣,立功表現自己,不可能有這非分之想。在去分析,趙匡胤是不離柴榮左右,但他是一員統兵的大將,幾乎沒有機會在這些進奏文書中做手腳,這不是一張紙,三尺木頭,目標很大。趙匡胤是一個很理智又很厚道的人,假如換了其弟趙光義,或許真有可能。

那麼,這個“木匠”是張永德?不會,他不會傻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對柴榮很忠誠,也是一個本份人。是先帝郭威的女婿,忠於後周,盡心盡力,忠貞不二,對於下屬也是禮賢下士,關心部下疾苦,公認的寬厚仁慈,很有德性又有才幹的一個人,可惜人都有毛病,他最大的短處就是嫉妒與自己不相上下的人,那些資歷,威望,戰功,職位與自己差不多的人,而後周這樣的人數來數去只有一個最大的對手,這個人就是郭威的外甥李重進。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所以,張永德怎麼看都不順眼,對於李重進心胸狹隘,時不時的打小報告,說點李重進的壞話,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玩這小兒科的把戲,自己給自己下圈,弄這個“點檢作天子”的把戲,張永德也沒有這個野心,除了後周皇帝,不希望別人比他大是真。

梳理了一下,這個“木匠”極有可能是李重進。張永德倒臺,無論是從形勢上,心理上,最大的受益者都極有可能是李重進,這涉及後周的權力之爭與兩個人的恩怨。張永德是殿前都指揮使司馬步都點檢,是殿前司一把;李重進是侍衛馬步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二人分掌後周兵馬,彼此獨立,直接聽命皇帝,相互牽制的關係,藉以平衡兵權,這事怨郭威,在他之前根本就沒有殿前司這一說,只有侍衛馬步親軍司,統率天下正規部隊,當年郭威“黃旗加身”當了皇帝,就是由於他是侍衛司老大,握有軍權,前車之鑑,讓郭威一分為二,造出個殿前司,把兵馬一分為二,消弱了軍權,又能彼此壓制。這兩個頭就分別是張永德與李重進,二人與郭威都是直系親屬,歲數,能力,資歷都旗鼓相當,也由之讓二人很好的關係由於權力之爭日漸惡化,彼此拆臺,這似乎也達到郭威的目的……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李重進城府比張永德深,當年郭威去世,他覺得自己是繼位的最佳人選,沒想到郭威讓這個“假子”柴榮當了皇帝,他內心有一萬個不服,也只好忍著,看柴榮的笑話,暗暗積蓄自己的實力,預謀了這次“木頭事件”,下手就要狠,一著致命,這“點檢作天子”是大逆不道,殺頭之罪。這也符合李重進的個性。

所以柴榮得病回師,路過他發祥之地澶州,停下來休息,一個人關起來,一定思考著什麼。

隨行的文武大臣幾日見不到聖上,很著急,也不知老大病的怎麼樣,天下未平,深怕出事呀,紛紛來找張永德,因為只有他能見到柴榮:“如有不可諱,奈宗廟何?”(萬一柴榮死了,這天下說不定是誰的呀!)

張永德不由點頭,大家說的對呀,就進去按原話對柴榮講了,柴榮不動聲色地問:“誰使汝為此言?”(是那個告訴你如此說的呀)

張永德不知柴榮的用意,告訴柴榮是大家的意思。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

這柴榮的心一下就涼透了,張永德呀張永德,你小子是個窩囊廢,如此之人怎麼可能託付大事,又聯想到那“木匠”事件,張永德根本做不來,是被人利用,有一個狡猾的人存在。柴榮從開始的懷疑張永德一下子想到一個人——李重進,對,就應該是這小子,別人沒這個膽,圖謀不軌的該是他,雖然這也是一種猜測,看來自己真的要安排一下了。

張永德,李重進都不行,那麼,柴榮只好無奈地提拔了趙匡胤,把更危險的李重進統兵外放,可以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牽制握有兵權的新任趙匡胤,又防了他近水樓臺奪權。都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柴榮機關算盡,成全了外人,讓趙匡胤漁翁得利,複製了一段“黃袍加身”的把戲,當了事實上的“木匠”!趙匡胤真的感謝那個“木匠”,預言了他的未來,也讓趙匡胤有了奪權當皇帝的野心,給他創造了最佳的機會。

人的慾望都是無休止的,所謂道義與忠誠,在權力面前,黯然失色呀……

誰是那個“木匠”, 要了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