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雙方智謀PK, 袁紹若換成阿斗曹操可能就輸了

以下內容以《三國演義》來講解,切莫用正史來向小編開火!

在三國世界裡,若要問哪一場戰爭雙方實力最懸殊,答案可能就是曹操PK袁紹的官渡之戰了,當時雙方兵力是7比70,曹操才7萬人,但袁紹有70萬大軍,可是結果卻是曹操贏了,袁紹輸了。

官渡之戰雙方智謀PK, 袁紹若換成阿斗曹操可能就輸了

所以說官渡之戰是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一場戰爭,後人在評論官渡之戰時都說是曹操智商高,袁紹智商低,這個倒是事實,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點,就是當時雙方陣營裡的謀士水平是旗鼓相當的,如果把袁紹換成是阿斗的話,那麼這場戰爭曹操輸定了。

大夥都知道,在官渡之戰前的中國版圖中袁紹的實力是最強,他虎踞翼州,兵多糧足,又因其家四世三公,所以身邊也跟隨著一群非常厲害的謀士和武將。此時的曹操雖然經過多年經營,他消滅了腋下之患的袁術、呂布勢力,並趁劉備羽“毛末豐”將其打敗,實力已經大有長進,但是跟袁紹相比還是差很多的。我們可以看到,領地和兵力,袁紹是佔有絕對優勢;武將雙方差不多;謀士方面雙方依然不相上下;總指揮官來看曹操當然比袁紹強,這一點曹操也是相當自信的,所以他才敢以少吃多向袁紹發起挑戰。

曹操自信並沒有錯,但是袁紹跟曹操一樣對於消滅對方竟然也是自信滿滿的,其實到了這個時候袁紹對自己的軍隊和實力有自信依然不會有錯,他錯就錯在對自己太自信了。

於是,雙方終於在官渡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結果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說的,“曹操勢不及袁紹, 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意思就是曹操兵力不如袁紹,想贏袁紹只能用計謀。但是當時雙方謀士的能力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官渡之戰雙方智謀PK, 袁紹若換成阿斗曹操可能就輸了

在戰爭之初,沮授向袁紹提出“緩守”的方針,他對袁紹說:我們的部隊雖然比人家多,但是人家的部隊比我們勇敢。

沮授又說:曹操的部隊雖然勇敢,但他的糧草沒有我們多,所以他們需要急攻急打;而我們後方有的是糧食,這時候如果能慢慢守它一兩個月,穩穩的我們就能不戰而勝。

不過袁紹不願意聽沮授的話,他自恃兵力強可以打敗一切,便大罵沮授搗亂軍心,結果沮授被關了起來,差點沒有被當場殺掉。

我們再來看曹操是怎麼對謀士的建議,曹操先是聽從了荀攸的意見打算跟袁紹速戰。但是我們前面說過,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是7萬比70萬,曹操一下子沒有吃下袁紹。曹操再自信他也是個聰明人,由於兵力懸殊過大,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後,曹操因軍力漸乏,糧草不繼,他曾一度想退兵。但是曹操雖然這樣想,在執行的時候他卻虛心徵求謀士的意見。這個謀士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袁紹的舊部荀彧。

於是荀彧跟曹操說:現在的情況是袁紹強我們弱,如果我們現在撤軍,必定會被袁紹所乘,所以他建議曹操堅守官渡,尋找戰機。

曹操認同了荀彧的策略,便寫了一封信送到許昌去催糧。因為之前我們說過,曹操糧草不足,消耗不起,既然一下無法急攻,也不能撤退那隻能補充糧草。但是曹操的這封信竟然被袁紹另一個很厲害的謀士許攸給截獲了。

官渡之戰雙方智謀PK, 袁紹若換成阿斗曹操可能就輸了

許攸看了信知道曹操已經沒有糧食了,便向袁紹建議分兵兩路剿滅曹操。可是袁紹還是不聽謀士的,他竟自作聰明,以為曹操的催糧書是假的,又因為許攸跟曹操是故交,就懷疑許攸跟曹操有奸。活生生的又把一個謀士逼給了曹操。

結果許攸到了曹操那裡去獻計燒烏巢的糧草,曹操反而不懷疑許攸。至此,最終的結果大夥都知道了。

袁紹敗得一塌糊塗,曹操從此稱雄北方。

在這場戰爭中雙方出場的軍師袁紹方是沮授和許攸,曹操方是荀攸和荀彧。他們都想出過很好的策略,但是結局卻截然不同,袁紹的兩個軍師一個被關起來,一個被逼跑了。而曹操則靠荀彧和剛剛投靠來的許攸最終贏得了官渡之戰,也贏得了未來的天下。

官渡之戰雙方智謀PK, 袁紹若換成阿斗曹操可能就輸了

在這裡,我們想,如果當年官渡之戰袁紹方的總指揮不是袁紹,而把袁紹的那些兵馬、謀臣武將全部交給阿斗,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我想那樣的話曹操輸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