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1位皇帝,不僅是明君多還沒小皇帝,吃丹藥的和太上皇比較

唐朝,這個王朝大家非常熟悉,提到這個大家的自豪感都油然而生。至今,唐朝還在很多方面影響著我們,比如唐裝就是其中之一。我們之所以對唐朝感到自豪是因為唐朝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實力強大的大一統王朝。當然,唐朝的強大,和其皇帝有直接關係。我們現在看一下唐朝皇帝的大致狀況,這個王朝不僅明君多,也是我國為數不多幾乎沒小皇帝的王朝。不過很多皇帝都是因吃丹藥而死的。

唐朝21位皇帝,不僅是明君多還沒小皇帝,吃丹藥的和太上皇比較

公元618年,李淵強迫楊侑禪位給自己,李淵稱帝,唐朝正式建立。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建立後梁,唐朝正式滅亡。唐朝從建立到滅亡,國祚289年,傳21帝。

在我國大一統王朝中,唐朝是存在時間最久的王朝。雖然漢朝時間更久,但很多人不認可東漢是西漢的延續。至於宋朝,南宋屬於偏安一隅,不是大一統王朝。

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淵。

作為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唐朝之所以能建立都是李淵兒子的功勞,和李淵自身沒太大關係。其實這件事仔細想一下,李淵是開國皇帝,要真沒點本事的話,他能建立唐朝嗎,能統一全國嗎?可以說作為皇帝的李淵絕對是明君,他在位期間虛心納諫、寬簡刑罰、繼續科舉制、加強軍事力量、厲行節儉、進行貨幣改革、抑制佛教發展等等。為唐朝後來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這些事都表明李淵是個明君,不過李淵雖然是明君,卻沒處理好一件事,就是自己兒子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的關係,這件事帶來的後果就是玄武門事變發生,太子及其黨羽被殺,之後李淵被迫禪讓。

唐朝21位皇帝,不僅是明君多還沒小皇帝,吃丹藥的和太上皇比較

李淵一共在位8年,這八年期間,李淵為政做得還是不錯的,也是明君。如果不是玄武門事變的話,李淵在歷史上的影響遠比現在要大。公元635年,禪讓9年的李淵因病去世。不過李淵的禪讓還是不錯的,畢竟李世民的功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李世民在位期間什麼虛心納諫、厲行節約、休養生息之類的他都做了一遍。不僅如此他還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這些軍事行動極大地擴大的唐朝的版圖和勢力範圍。當然,唐太宗雖然是明君但也做了一些昏庸的事,比如修改實錄、想吃丹藥長生不老、晚年不太喜歡納諫等。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唐太宗爭議最大的就是玄武門之變了,這件事是他一生的汙點。不過這些汙點並不影響唐太宗的光輝形象,不管怎麼說唐太宗都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唐朝21位皇帝,不僅是明君多還沒小皇帝,吃丹藥的和太上皇比較

唐太宗是唐朝第一個因吃丹藥而死的皇帝,不過這對唐朝皇帝來說只是個開始。因為後來有太多的皇帝都在效仿唐太宗,唐朝的明君很多都和唐太宗一樣。

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

李治和他爺爺李淵一樣,都是被嚴重低估的皇帝。唐高宗之所以被忽略是因為他的父親唐太宗很厲害,他老婆武則天也很厲害,他夾在中間名氣相對來說小了點。不過唐高宗在位期間做的事都還不錯。比如虛心納諫、節儉、關注民生什麼的,他都做過,所以才開創了永徽之治。不僅如此,在軍事上,唐朝還滅亡了西突厥、高句麗、百濟,唐朝的版圖在唐高宗時期達到了巔峰。這樣看來,他的功績和他父親唐太宗差不多。

不過唐高宗在位期間做了一件錯得非常離譜的事,就是讓後宮干政。尤其是他在位晚期,皇后武則天幾乎掌握了所有大權。這件事差點斷送了唐朝。除了這件事,唐高宗沒做什麼其他昏庸的事。總的來說,唐高宗也是明君,放在任何一個王朝都是比較顯眼的明君。

唐朝第四位皇帝武則天。

其實武則天是唐朝第六位皇帝,之所以說她是第四位皇帝是因為從唐高宗晚期她一直掌握政權,中間兩個都是傀儡。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她是我國唯一一個女皇帝,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所有人敬佩。武則天在位期間把唐太宗、唐高宗期間做的好事也都做了一遍。她在位期間的缺點是喜歡重用酷吏、晚年生活奢侈。對於重用酷吏這一點也能理解,畢竟當時皇權專制不嚴重。武則天要是不這樣做的話,根本維持不了自己的地位。生活奢侈也能理解,很多皇帝都是這樣的。總的來說,她絕對是明君。他做的這些錯事第但是朝政並沒太大的影響。

705年,發生神龍革命,武則天被迫退位。退位後的武則天沒多久就去世了。雖然她退位了,但是皇帝的稱號卻一直保留下來。一直到她去世前,主動要求去掉自己的皇帝稱號。對於武則天的影響,怎麼誇大都不為過。光是唯一一個女皇帝的頭銜就能讓她名垂千古。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中宗李顯。

對於唐中宗,可以說他不算是昏君,不過也不是明君,只能說比庸君好一點。他第一次在位時是傀儡,沒任何作為。第二次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再次擊敗突厥等。這些行為確實都是明君所為。不過他怕老婆,所以第二次在位時讓老婆和女兒一起幹政,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唐朝第六位皇帝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是唐中宗的弟弟,他和哥哥李顯一樣,第一次做皇帝是傀儡。後面皇位本來並不是他的,他是靠著兒子發動政變奪來的。唐中宗去世後,韋皇后掌權,韋皇后大肆捕殺皇室成員,想要學習武則天稱帝。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發動政變處死了韋皇后及其黨羽,之後唐中宗的兒子把皇位禪讓給了李旦,李旦就成了皇帝。唐睿宗和唐中宗這哥倆各方面都差不多,都當過皇帝被廢過,後來又再次做皇帝。雖然都做了一些明君做的事,但他們倆始終都沒完全掌控朝政。唐中宗時自己老婆和女兒干涉朝政,唐睿宗時自己妹妹太平公主幹涉朝政,而且和自己兒子李隆基的矛盾越來越嚴重。他們的母親武則天這麼厲害,但生的兩個兒子確實不怎麼樣。當然,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還是很厲害的。

公元712年,唐睿宗禪讓給兒子李隆基,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他是唐朝第二個太上皇。他這麼做,很大程度上是支援自己的兒子。716年,唐睿宗去世。唐睿宗和唐中宗一樣,都算不上是明君或者昏君,只能說一般般。

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唐睿宗之所以能二次做皇帝全因李隆基發動政變,不過李隆基雖然在唐睿宗的禪讓下成了皇帝,但大權仍舊被太平公主掌控。李隆基繼位之初主要任務就是從太平公主手中奪權。713年,唐玄宗奪權成功,賜死了太平公主。雖然他父親唐睿宗為這個妹妹求情,但唐玄宗始終沒答應。之後的唐玄宗真的把明君做的事都做到了極致。開元年間在他的統治下,唐朝國力達到了頂峰,遠超之前任何一個王朝。不過在他執政晚期時生活奢侈、沉迷於酒色、任用奸臣等,什麼昏庸做什麼。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這次內亂直接成了唐朝的轉折點,唐朝由盛而衰。而唐玄宗本人也因此逃往成都。公元756年,唐玄宗兒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唐玄宗被迫成了太上皇。他是唐朝第三位太上皇。

唐玄宗在位期間有開元盛世,也有安史之亂。說真的,他做的事明君都做過。不過安史之亂問題太嚴重了,差點毀滅了唐朝。從這兩件事上看,唐玄宗可以說是一半明君、一半昏君,這樣的評價或許是最公平的。唐玄宗時期,宦官開始掌握一定的權力,這一點對後面影響特別大,之後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

唐朝第八位皇帝唐肅宗李亨。

唐玄宗逃亡成都時,李亨跑到了靈武,在武將的支援下登基。他登基時正值安史之亂,所以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平定叛亂。在平亂期間他做的還不錯。此時唐朝收復了兩京,而且還迎回了太上皇唐玄宗,這兩點是他在位最大的功績。不過他在位時有一點不足,就是讓皇后干政。他去世後,皇后甚至還一度想廢了太子。好在這件事沒成功,否則,唐朝又會出現大動亂。762年,唐肅宗去世,在他去世時,安史之亂雖然沒結束,但已經進入了尾聲。

個人覺得唐朝所有的皇帝中,唐肅宗還是不容易的,在位期間一直在平亂。不過在個人能力上,他顯然不如自己的父親唐玄宗。但說他是明君也不為過。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也算是明君。他在位期間結束了安史之亂,任用郭子儀擊敗吐蕃、平定僕固懷恩之亂,至此之後,國家處於和平發展時期。之後唐代宗又誅殺了權臣和宦官、選賢任能、改革漕運、鹽價、糧價等,可以說唐朝整體發展還不錯。這都是唐代宗的貢獻。不過唐代宗在位期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出現了,就是藩鎮實力逐漸壯大,出現了割據狀態。這是導致唐朝後期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而唐代宗始終沒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唐代宗的個人能力說真的遠沒有唐玄宗、唐太宗強,但他在位期間做的還不錯,所以也是明君。如果他能力再強一點的話,藩鎮割據問題或許能解決,那樣的話,唐朝或許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適。

對於唐德宗,他在位期間所做的事還是很複雜的。唐德宗在位初期嚴禁宦官干政、選賢任能、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這些都促進了唐朝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對外關係上,唐朝

,北和回紇、南和南詔、西結大食、天竺,打擊吐蕃。

唐朝甚至出現了中興的景象。這樣看的話,唐德宗確實是個明君,不過他賢明沒幾天就開始增收苛捐雜稅,唐朝開始江河日下。個人覺得唐德宗之所以收苛捐雜稅和當時的狀況有很大關係,因為藩鎮割據,他想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需要大量財力。

不過唐德宗對藩鎮問題的處理並沒達到預料的結果,他削藩時,很多藩鎮起兵造反。唐德宗不得不和唐玄宗一樣,不得不逃離長安。造反雖然最後被平定了,但唐德宗也改變了對藩鎮的態度,之後不敢輕易對藩鎮動手。或許這就是他後期重視宦官的結果,畢竟宦官是自己人,可以牽制一下藩鎮。

總得給來說,唐德宗算不上是明君,但也不是昏君。尤其是他晚年重用宦官,造成很大的隱患。雖然他想解決藩鎮問題,但方式不對。用宦官解決藩鎮,也算是飲鴆止渴。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順宗李誦。

其實唐順宗的個人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這個人非常孝順而且多謀善斷,這樣的人多皇帝肯定是明君。他即位之後發現父親留下的是爛攤子,宦官和藩鎮掌握了大權。於是他想改革,從宦官和藩鎮手裡把權力奪回來。結果宦官和藩鎮權力太大了,唐順宗奪權失敗。最後本人被迫禪讓給自己的兒子李純,做了太上皇,他確實唐朝第四個太上皇。唐順宗在位一共一年左右,還沒來得及做什麼就被迫禪讓了。禪讓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對於唐順宗,雖然被迫禪讓,但史書上對他的評價還不錯。他是真正的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人。不過是做太子、皇帝、還是太上皇,心態都還不錯。雖然不算明君,但做太子時做的還不錯。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在中唐時期也是少有的明君,個人能力非常強。按理說他是在宦官和藩鎮的支援下才成為皇帝的,應該是個傀儡。但他做了皇帝后並不是傀儡,而且還做了很多明君做的事。比如

停獻祥瑞,修訂律令,整頓科舉,減省官員,加強財政管理等,這些都是唐憲宗做的。正因如此,唐朝在他的統治下再次出現了中興。不僅如此,唐德宗沒解決的藩鎮問題,也在他手裡解決了。此時各個藩鎮都歸附中央,唐朝中央權力得到了提升。如果他一直賢明下去的話,藩鎮問題或許真的能根除。不過他執政後期犯了很多唐朝皇帝都會犯的錯誤,就是吃丹藥。

唐憲宗由於經常吃丹藥,所以變得容易暴躁,因此殺了很多身邊的宦官。他是第二個吃丹藥吃死的唐朝皇帝。後來宦官為了自保殺了他。雖然他是明君,但這種死法還是比較憋屈的。但不管怎麼說,他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唐朝的局勢。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李恆。

唐穆宗即位時,唐朝整體局勢在唐憲宗的努力下還是比較好的。如果唐穆宗繼續自己父親的勵精圖治,唐朝實力或許能更上一層樓。不過他不僅沒繼承父親的賢明,反而把昏君做的事基本上都做了一遍。沉迷酒色、大興土木、重用宦官等,一時間朝政昏暗。不僅如此,由於他沒處理好裁軍問題,使得河朔三鎮再度叛亂,這一點差點毀了唐朝。

可以說唐穆宗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他也算是唐朝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昏君。但這只是個開始,後面還有其他昏君。

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

唐敬宗即位是16歲,已經成年了。不過他和唐穆宗一樣,基本上沒做什麼正事。唐敬宗不理朝政,沉迷於蹴鞠和其他遊戲。在位期間宦官和權臣相互勾結,此時皇權差點被架空。在位一年左右,被假宦官劉克明所殺,這在歷史上也是第一個。

唐敬宗和他父親唐穆宗一樣,也是昏君。好在這父子倆在位時間並不長,加起來也就六年左右的時間,對唐朝的禍害不是特別大。要是時間再長點的話,唐朝真的要提前滅亡了。

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

由於唐敬宗去世比較早,所以他死後自己弟弟李昂繼位。唐文宗即位的時候18年,正值壯年。此時的唐朝宦官從唐德宗時期權力不斷增大,到現在已經五代了,實力越來越大。所以唐文宗即位後就想削弱宦官的權力,從宦官手中奪權。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奪權失敗。最後被軟禁起來抑鬱而終,31歲就去世了。

雖然唐文宗掌權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根據他初期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得出他也算是明君。唐文宗不近女色、勤於政事、厲行節儉,這些明顯都是朝著明君去的。不過他能力並不是很強,否則也不會和宦官爭權失敗。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李炎。

李炎也是唐穆宗的兒子,他是唐敬宗、唐文宗的弟弟,這是哪個皇帝都是唐穆宗兒子。李炎是在宦官的支援下成為皇帝的,否則按照正常狀況,應該是唐敬宗兒子或者唐文宗兒子繼位,根本輪不到他。宦官本以為唐武宗會和唐敬宗、唐文宗一樣,能力一般。但唐武宗這個人還是有雄才大略的。他即位之後在大臣李德裕的支援下,開始了勵精圖治。簡單的說就是澄清吏治,發展經濟,削弱宦官、藩鎮和僧侶地主的勢力等。在軍事上,唐武宗擊敗了回鶻。唐朝再一次出現了中興。

看到這的時候我們能發現,唐朝還是容易出明君的。畢竟他們有狠多賢明的祖先,直接學習他們就行了。不過這些人在學習的時候也學習了祖先那些缺點,唐武宗就是其中之一。唐武宗和唐太宗、唐穆宗一樣,晚年沉迷於求仙問道,經常吃仙丹。最後在33歲的時候吃的身亡,唐武宗也成了第三個吃丹藥吃死的唐朝皇帝。這可能和他們姓李有直接關係,他們認為老子是自己的祖先。所以很多唐朝皇帝痴迷於道教。但總的來說,唐武宗也是明君。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比較特殊,他是唐憲宗的兒子,唐穆宗的弟弟。前面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都是他的侄子。按理說皇位是傳不到他這的,唐武宗病重的時候,在宦官的支援下李忱成了皇太叔,開始監國。唐武宗去世後李忱順利即位。李忱年輕的時候在,唐憲宗還是很重視他的。不過他為了自保,一直裝瘋賣傻,正因如此,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代皇帝時才能躲過一劫。宦官之所以支援他做皇帝,也想借機掌控朝政。但讓宦官沒想到的是,李忱是裝傻,登基之後立刻顯示非凡的能力。

唐宣宗在位期間選賢任能、削弱宦官權力、結束牛李之爭,這些都加強了皇權。之後他整肅吏治、厲行節儉等,唐朝再一次出現中興。不僅如此,在軍事上,唐宣宗擊敗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並接納歸唐的河湟,唐朝邊境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可以說他在唐朝皇帝中,賢明程度也是前列。不過他晚年和他唐武宗一樣,喜歡吃丹藥,最後中毒身亡,成了第四個吃丹藥吃死的皇帝。這個真的是唐朝皇帝的通病,有事沒事吃丹藥玩。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

唐懿宗也是在宦官的支援登基的,從這裡能看出來唐朝宦官的勢力真的非常大,不管怎麼限制都無法根除。唐懿宗這個人個人能力非常強,不僅善於治國,而且個人修養非常高。他在位期間除了勵精圖治還通曉音律,看起來是個全才,也是少有的明君。不過在位後期,唐懿宗開始作死了。總的來說就是不理朝政、驕奢淫逸、還崇尚佛教,最後導致民不聊生。

873年,41歲的唐懿宗去世。他去世時,唐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了,隨時會滅亡。可以說他也是明君,只不過後期昏庸了一下。這個錯誤是所有明君都會犯的,他的皇帝歷程和唐玄宗比較像。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

舊事重彈,唐僖宗也是在宦官支援下登基的。他登基的時候唐朝已經是個爛攤子了,因為唐懿宗晚期昏庸,導致民不聊生。唐僖宗還不如唐懿宗,他登基之後大權被宦官和權臣掌控,他自己只知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最終爆發了王仙芝起義、黃巢起義,這兩次起義對唐朝形成毀滅性的打擊,唐朝連長安都丟了。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地方節度使趁機崛起,實力越來越大。他在位末期的時候,節度使之間的爭奪越來越嚴重,唐朝中央基本上名存實亡了。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唐朝少有的昏君,沒做任何好事。他去世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弟弟,也就是後來的唐昭宗。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曄。

和前面的皇帝一樣,唐昭宗也是在宦官的支援下才登基的。唐昭宗即位時面臨的是一個爛攤子,所以他也想像其他皇帝那樣希望能崇重振唐朝。即位後的唐昭宗開始選賢任能、勵精圖治。總的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打敗了眾多節度使,唐朝中央的權力進一步增大。不過長時間的對外使用軍力,使得唐朝中央軍事力量嚴重受損。後面只能任用朱溫實力最大,而他本人也受到宦官的限制。最後的結果是朱溫在爭奪中稱霸中原,最後屠殺了所有宦官,唐朝的官宦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不過至此之後,朱溫掌握大權,唐昭宗也成了傀儡。904年,38歲的唐昭宗被朱溫派人處死。

可以說唐昭宗也算是明君,只能說是生不逢時。主要是唐朝中期之後宦官問題和藩鎮問題太嚴重了,不管他怎麼努力也無法根治,唐朝正因如此才不斷衰落。

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唐昭宗被朱溫派人處死之後,立了李柷為帝,李柷即位後就是個傀儡,年齡只有12歲。雖然是小皇帝,但年紀並不算特別小。他在位期間,朱溫誅殺了眾多忠於皇室的大臣。最終在907年,朱溫強迫李柷禪讓給自己,唐朝到此正式滅亡。908年,禪讓後的李柷被朱溫派人毒死。他不僅是唐朝最後一個皇帝,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廟號的皇帝。可以說他成為亡國之君還是被悲催的,畢竟天下不是在他手裡敗的。

這就是唐朝21個皇帝的大致狀況。看完我們能發現,唐朝的明君確實多,不過明君在位後期大多數都比較昏庸。這個王朝基本上沒有小皇帝,這個還是很不容易的。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他們都喜歡吃丹藥,很多皇帝都是吃仙丹吃死的。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有這麼多皇帝都吃死了,後面的皇帝為何還要接著吃。除了喜歡吃丹藥,還有就是太上皇也挺多的,一共有四個太上皇。

參考資料:

《唐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