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四百年:元略為求自保投降南梁,蕭綜身為皇子心向北魏

激盪四百年:元略為求自保投降南梁,蕭綜身為皇子心向北魏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盪四百年》的第518篇

在南梁的強大攻勢之下,北魏的內部矛盾開始激化。徐州刺史元法僧向來依附元叉,他見元叉驕橫縱恣,害怕禍及己身,暗中準備謀反。

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正月,北魏朝廷派中書舍人張文伯前往彭城,督促元法僧抗擊南梁。

元法僧對張文伯道:“我想與你去危就安,你能和我一起嗎?”張文伯斷然拒絕道:“我寧可去死,也不會跟你一起叛逆!”元法僧怒而殺之。

正月十五,元法僧殺了行臺高諒,自行稱帝,改元天啟,立幾個兒子為王。北魏發兵討伐,元法僧遂派兒子元景仲向南梁投降。

安東長史元顯和(元麗之子)忠於朝廷,起兵討伐元法僧。元法僧將其擒獲,拉著他的手,令他和自己一起就座,元顯和不肯,斥責道:“我與你都出身皇室,你卻據地外叛,就不怕醜行記入史冊嗎?”

元法僧還想要勸說元顯和,元顯和正色道:“我寧肯死為忠義之鬼,也不肯活著做叛逆之臣。”元法僧只能殺了他。

蕭衍派散騎常侍朱異作為使者面見元法僧,又以宣城太守元略為大都督,令元略與將軍陳慶之、胡龍牙、成景俊等人率兵接應。

特別介紹下陳慶之,這是一位即將大放異彩的名將。

陳慶之,義興郡人,出身寒門,自幼追隨蕭衍。蕭衍喜歡下棋,經常通宵達旦,對弈者都睏倦而寐,避之唯恐不及,唯有陳慶之聽到召喚馬上就到,對弈時狀態拉滿,從不疲倦,由此深得蕭衍的喜愛和賞識。

蕭衍建立南梁後,陳慶之逐漸升任主書,他胸懷大志,散去財產,招募賢能,一心想著為國效力。但陳慶之實乃一介文人,身體瘦弱,連普通的弓都拉不開,也不擅長騎馬射箭,故而蕭衍一直沒給他機會。

這一年,陳慶之已經四十一歲,終於等來了一次機會。當時誰也想不到,這個一直陪蕭衍下棋的文弱書生竟一路開掛,閃爆所有人的眼球。

北魏安樂王元鑑奉命討伐元法僧,在彭城之南大敗前來接應的元略,元略與數十騎逃入城中。獲勝後,元鑑不加設防,元法僧趁機出城襲擊,大破之,元鑑單人匹馬而逃。

正月二十九,蕭衍以元法僧為司空,封始安郡公。北魏則繼續派軍討伐,以安豐王元延明為東道行臺,臨淮王元彧為都督,一起攻打彭城。

元延明,北魏宗室,拓跋濬之孫,拓跋猛嫡長子。元詡即位後,元延明歷任豫州刺史、徵虜將軍、徐州刺史、雍州刺史,任內皆有政績。除了是一名合格的封疆大吏,元延明還是?數學家、藏書家,著述頗豐?。

三月初五,蕭衍親自前往白下城,視察六軍駐守之地。三月二十一,蕭衍命豫章王蕭綜臨時駐紮彭城,總督各路軍隊,併兼管徐州府事。

三月二十五,蕭衍以元法僧的兒子元景隆為衡州刺史,元景仲為廣州刺史,徵召元法僧及元略回建康,元法僧驅趕彭城吏民一萬多人南渡。

元法僧到了建康後,蕭衍對其特別寵待。同為北魏叛臣,元略卻十分厭惡元法僧的為人,與他說話時,從來沒有笑過。

彭城是徐州重鎮,對於南朝有著特殊的意義,南梁佔據彭城準備大幹一場時,一件匪夷所思之事讓蕭衍的謀劃成為泡影。

這件事簡單來說就是蕭衍的兒子蕭綜懷疑自己不是蕭衍的兒子,臨陣叛逃北魏,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二十多年前說起。

當年,蕭衍攻入建康後,收納了蕭寶卷的寵姬吳淑媛。七個月後,吳淑媛生下蕭綜,宮中許多人由此懷疑蕭綜是蕭寶卷的兒子。

後來,吳淑媛失寵,對蕭衍心懷怨恨,偷偷地對蕭綜道:“你七個月就生下來了,怎能與其他皇子相比呢!然而你是太子的大弟弟,一定要保住富貴,千萬不要洩露出去!”說畢便與蕭綜抱頭而哭。

連親生母親都這麼說,蕭綜對自己的身世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白天舉止如常,到了夜間就關門閉戶獨處靜室,披頭散髮的坐在草蓆上,私下裡祭祀南齊的七廟祖先。

聽說民間有滴血認親的方法,蕭綜便穿上平民服裝到曲阿拜祭齊明帝陵,偷偷挖開蕭寶卷的墳墓,並親自殺死一個男子來試驗。

結果,蕭綜的血滲進了蕭寶卷的屍骨,而被他殺死的那個人的血卻沒滲進去,他由此起了異心,一心伺機起事,復辟南齊。

蕭綜生有猛力,能用手製服狂奔之馬。他輕財好士,只留下自己穿的衣服,其他財物都分給他人,經常弄得手頭很緊。他又多次上陳機宜,請求到邊關任職,蕭衍不予批准。

為了磨礪自己的心性,蕭綜在內室的地上佈滿沙子,終日光著腳在上面行走,練得腳底長滿老繭,一天能走三百里。

擔任南兗州刺史時,蕭綜從不接見賓客,審判案件時隔著簾子審問斷決,外出時則在車前掛著布帷,特別不喜歡人認識他,又派使者與蕭寶寅接上關係,將其認作叔父。

當時,很多王、侯、妃、主以及外人都知道了蕭綜的心思,但因蕭衍性格嚴酷,事情又過於敏感,誰也不敢說出來。

如今,蕭綜奉命出征,鎮守彭城,元延明和元彧率領兩萬兵馬逼攻彭城,相持日久。蕭衍擔心他戰敗被擒,便命他帶兵返回。蕭綜害怕南歸之後再也沒機會前往北魏,便秘密派人給元彧送去降書。

收到蕭綜的降書,元延明和元彧驚呆了,根本不敢相信。最終,元彧決定派人進入蕭綜軍中驗明真假,但誰也不敢去。

最後,還是擔任監軍的殿中侍御史鹿悆主動請纓,對元彧道:“如果蕭綜有誠意的話,便同他訂立盟約;如果他是使詭詐之計,您又何必可惜一個普通人!”頗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氣概。?

鹿悆,濟陰人,出身官宦世家,父親鹿生曾任兗州刺史,從小愛好兵書、陰陽、釋氏之學,起家元勰的館客,遷殿中侍御史?。如今,他作為元彧的監軍,竟主動請纓執行如此驚險的任務,殊為難得。